对红4军进行了整编,下辖4个师。军长旷继勋,政委曾中生,第10师师长方英、第11师师长周维炯、第12师师长许继慎、第13师师长徐向前。
张国焘来鄂豫皖后,为了独揽大权,排除异己,大搞肃反扩大化,大批红军指战员及革命干部惨遭错杀。在鄂豫皖杀掉的军级干部17人、师级35人、团级44人,营连排级更多。如许继慎、周维炯、徐百川、姜镜堂、廖业祺、桂伯炎等人都被张国焘杀害。徐向前元帅在《历史的回顾》中记述:“将近3个月的‘肃反’,肃掉了2500名以上的红军指战员,被肃掉的大都是有能力、有作战经验、和群众有密切联系的最早革命的领导人,令人痛心。由于大肃反,使红军的战斗力大大削弱了,部队中的知识分子有军事知识、战斗经验、勇而机智的大批干部被杀害了,使红4军在军事理论上与作战指挥上大大削弱了。”
金寨籍被杀害的有1600余人,其中道、师级干部23人,县团级干部98人,已平反1300余人。
6月30日,在新集成立中共鄂豫皖临时省委,书记沈泽民。
7月8日,成立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高敬亭。
为了加强武装力量,扩大根据地,10月25日,根据中共鄂豫皖分局指示,在麻埠建立红25军军部及73师(第7支),军长旷继勋,政委王平章,73师师长方英。
11月7日,根据中央军委指示,在七里坪将红4军及红25军合编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下辖4个师,10师师长倪志亮,11师师长王树声,12师师长陈赓,73师,师长刘英,共3万余人。红四方面军成立后为扩大鄂豫皖根据地发挥了重大作用。
蒋介石于1931年11月,调集15个师,约20万人,对鄂豫皖进行第3次“围剿”。
红四方面军主动发起黄安战役、商潢战役、苏家埠战役、潢光战役4大战役,共歼敌6万余人,取得第3次反“围剿”的巨大胜利。
1932年1月10日,在新集正式成立中共鄂豫皖省委,书记沈泽民。
3月,在麻埠成立75师,师长廖荣坤(第8支)。
5月,在白塔畈成立74师,师长汪明国(第9支)。
6月,在汤家汇建立中共豫东南道委,书记高敬亭,同时成立道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张德山。
红四方面军发展到2个军6个师,共4.5万余人。鄂豫皖的地方赤卫军、游击队发展到20多万人,其中金寨境内5.9万余人。
鄂豫皖根据地扩大到4万平方公里,建立了3个道区苏维埃政权。在27个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人口达350万,党、政、军机构健全,根据地欣欣向荣。成为全国第二大重要根据地,各项事业发展达到鼎盛时期。
金寨成为核心区。1932年夏在金寨境内有2个道苏、8个县苏维埃政府、10个区苏维埃政府、100个乡苏维埃政府。党政、军、群机关集中在金寨办公,是鄂豫皖苏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建立了各种组织,兴办了兵工厂、机场、造纸、染色、五金、印刷、医院、列宁小学、邮局、造币厂等。
1932年5月22日,蒋介石亲任鄂豫皖剿匪总司令。
6月12日,蒋介石在庐山召开会议,部署对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围剿”。
6月29日,蒋介石抵汉口,开始实施对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围剿”。蒋介石集中9个纵队,总兵力达30万人,采取所谓“纵深配备,并列推进,步步为营,边进边剿”的战术,围剿鄂豫皖根据地,寻找红军主力作战,企图以重兵在长江沿岸歼灭红四方面军。
由于张国焘对敌认识不足,麻痹大意,认为国民党主力部队只有7个偏师,其他都是杂牌部队,因此对蒋介石第四次“围剿”漫不经心。又因肃反扩大化,杀掉了红军许多优秀将领,红军大伤元气,给苏区军民心理造成严重伤害。所以,红四方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利,致使红军死伤1万余人。
9月27日,鄂豫皖中央央分局在燕子河刘老庄举行紧急会议,决定主力西移,包括红4军,红25军73师及75师的1个团,共2万余人。由红25军军长蔡申熙率74师、75师2个团、27师掩护。
敌人以6个师另1个旅进行围追堵截,10月8日-10日,红25军在河口遭敌第2师、88师围攻,蔡申熙牺牲,74师伤亡过大,被撤销建制。
红四方面军转移后留下鄂豫皖省委和25军的75师、军特务营、红27师,共5个团5000余人。地方独立团(营)等万余人。此外,还有红军伤病员共约2万人,由鄂豫皖省委领导继续坚持鄂豫皖根据地斗争。
9月20日,卫立煌占领金家寨后,蒋介石下令建立立煌县,将鄂豫皖三省边区的55个保,划归立煌县建制。
蒋介石命令国民党军彻底消灭根据地留下的红军,对“匪区壮丁一律处决”、“匪区房屋一律烧毁”、“匪”区粮食分给剿共义勇队,以达到“民尽匪尽”的目的。
如在六安、商城两县边区“清剿”的曾万钟部,在金家寨附近的柳树湾、古碑冲月亮地和上楼房3处,共枪杀、活埋共产党员、干部、群众5600多人。敌人采取轧杠、坐老虎凳、电绞、背抽筋、辣椒水、割耳、割舌、剜眼、御膀、砸踝骨、钉门神、活埋等各种酷刑,而且还不准收尸。
国民党13军军长夏斗寅、75师师长宋天才,用汽车装走几千青年妇女,贩卖到湖北、河南。
12月17日,红四方面军进入川北。在反川陕边区“剿匪”督办田颂尧组织的“三路围攻”及反以刘湘为四川“剿匪”总司令组织的“六路围攻”胜利后,建立了川陕根据地,红军扩大到5个军,8万余人。
为了接应中央红军长征北上,1935年3月28日,红四方面军放弃川陕根据地,进行嘉陵江战役和土门战役,牺牲了许多红军指战员。
由于张国焘分裂党中央、分裂红军,命令红军自阿坝南下,致使红四方面军在长征中三过雪山草地,牺牲巨大,至1936年10月22日,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会宁会师,红四方面军只有3.8万人。
红四方面军南下,在总的战略方向上是错误的,但是红四方面军的广大指战员,从南下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期间,仍然做出了一些有益的贡献。
如红四方面军南下,牵制了川军也南下,极大减轻了川军对中央红军的追剿危害。
挫败川军,打乱蒋介石的战略部署,配合了转战于湘鄂川黔的红二、六军团。红四方面军南下,在绥、崇、丹、懋战役中,击溃了杨森、刘文辉部6个旅,攻占了丹巴、懋功两城和绥靖、崇化、达维等重要村镇。接着,又在天、芦、名、雅战役中,歼敌2万多人,攻占了宝兴、天全、芦山、名山等城镇,一度还形成了对雅安的包围,令蒋介石为之不安。蒋介石急忙调薛岳的二路军4个军西调,协助川军全力进攻川康边区红军,减轻了敌人对红二、六军团的压力。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的一个最为主要任务是“打通国际路线”。
根据中革军委命令,红四方面军30军、9军、5军(由原第33军与红一方面军第5军合编)及总指挥部,从25日开始陆续渡过黄河,组成河西部队,准备在宁夏等地接应苏联支援的物资。
后因形势变化,中革军委于11月11日,发布命令:由渡过黄河的3个军组成西路军,准备打通到新疆通道,接应苏联物资。
西路军随向西北杀过去,经过一条山、古浪、永昌、山丹、高台、倪家营子等地区,同马家军的10几万优势兵力进行了英勇作战,共毙伤俘马家军约2.5万人,但西路军几乎全军覆亡。后来通过突围、营救等途径返回延安约4700人。
西路军为消灭敌人,减轻敌人对延安根据地的压力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二)境内组建的第10、11支红军队伍,成为红25军主力,为保卫鄂豫皖根据地及创建鄂豫陕根据地作出巨大贡献
10月2日,由红27师、没有转移的部分红军指战员及干部,在英山组建红27军,军长刘士奇,政委为郭述申,共4500余人。
11月30日,鄂豫皖省委,遵照中央指示,在七里坪檀树岗重建红25军,军长:吴焕先,政治委员:王平章,红27军编入红25军,恢复74师建制。共7000余人。
年底,鄂豫皖省委指示豫东南道委、道苏和皖西北道委、道苏合并,统称皖西北道委、道苏。书记:郭述申。
1933年1月,在麻城大畈组建红28军,军长;廖荣坤,政治委员:王平章,全军3000余人。
这2支正规主力红军在省委的指挥下,时而遥相呼应分兵作战,时而集中兵力共同战斗,在鄂东北和皖西北地区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收复失地,先后取得郭家河、潘家河、杨泗寨3次大捷,消灭敌人数千之众,扭转了红四方面军主力西撤后鄂豫皖根据地的不利形势。
4月8日,鄂豫皖省委决定将28军编入红25军73师,廖荣坤任28军副军长兼73师师长,全军12000余人。
4月,在汤家汇组建红82师(第10支),师长卢永彬,全师1000余人。
鄂豫皖省委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发出《中央给鄂豫皖省委的军事指令》,命令红25军从5月2日夜开始围攻七里坪,进行阵地战,至6月13日夜,红25军被迫撤出围攻七里坪的阵地,历时42天,以失利而告终,牺牲了6000余人,不得不转回皖西。
沈泽民在《鄂豫皖省委给中央的报告》中提到:皖西北根据地人民对红25军是异常热烈欢迎的,双河、南溪一带群众看到25军回来后,有的战士饿得骨瘦如柴,送饭者云集。这里群众对25军欢迎之情形,迥异于黄麻群众对25军之态度。
9月,蒋介石发动第5次“围剿”,以10万余人,重点进攻皖西北地。
红25军在保卫皖西北的战斗中又牺牲了近3000人。
10月2日,鄂豫皖省委率红25军向鄂东北转移,在泗道河过潢麻公路时,遭敌31师93旅猛烈攻击,被截成两部分,一部分没有过去的转回南溪。
皖西北道委在南溪吕家大院已未转移到鄂东北的红军为基础,重建红28军(第11支),军长:徐海东,政治委员:郭述申任,下辖第82师、第84师,共计2300余人。
1934年4月17日,红28军在胡氏祠再次编入红25军,全军3000余人,军长徐海东,政委吴焕先。原红82师编入红25军73师。不久红82师重建(对外仍称红28军),师长林维先。
8月28日,程子华(中央苏区红22师师长)受中央派遣,到达鄂豫皖带来周恩来的指示:红25军主力应进行战略转移,建立新的苏区。
11月11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花山寨召开会议,讨论红25军战略转移。决定由程子华任红25军军长,吴焕先任政治委员,徐海东任副军长。鄂豫皖省委随同转移,留下省委委员高敬亭领导红82师及1路、2路、3路游击师等武装,继续坚持鄂豫皖地区的斗争。
11月16日,红25军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名义从罗山县何家冲出发开始长征,共2980余人,平均年龄只有16岁。
红25军,在长征途中,与10几万围追堵截之敌,进行了顽强战斗。11月26日,红25军在独树镇与敌40军115旅和骑兵团近万人进行了恶战,红军战士以不怕牺牲的巨大勇气,压制住敌人。天黑后,全体指战员不顾极度的饥饿疲劳,由中共鄂豫边工委书记张星江和张庄农民王永合带路,绕道突出重围。
12月9日,红25军进至陕西省雒南县庾家河。10日上午,中共鄂豫皖省委正在庾家河召开常委会议,研究在鄂豫陕边界地区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问题时,敌第60师突然向庾家河猛攻。中共鄂豫皖省委立即停止会议,当即命红25军迅速反击。经过20多次反复冲杀,战至黄昏,红军终于将国民党军第60师3个团击溃。此次战斗中,副军长徐海东、军长程子华先后身负重伤。
此次战斗胜利后,粉碎了10余倍于已之敌的围追堵截,省委决定在此建立鄂豫陕根据地。
1935年4月,鄂陕边区苏维埃政府在山阳县小河袁家沟口成立,标志着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建成。
7月15日,原鄂豫皖省委交通员石健民从上海转道西安抵达25军,带来了中央文件和一、四方面军会合、并有北上动向的消息。为进一步摆脱敌人“围剿”,配合主力红军长征,15日晚省委在沣峪口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立即西征甘肃,北上陕北,巩固陕北苏区,同时决定将鄂陕、豫陕两个特委合并,统一领导根据地的武装力量,成立红74师,师长陈先瑞,坚持斗争。7月30日,中共鄂豫陕省委率红25军主力,离开鄂豫陕苏区,继续长征。随即攻占双石铺(今凤县城),连克两当、天水、秦安、隆德县城。8月21日,红25军在泾川县四坡村与敌第35师208团激战,军政委吴焕先英勇牺牲。9月15日到达陕北的延川县永坪镇,成为红军长征中先期到陕北的第一支队伍,16日与陕北红军第26军、第27军胜利会师,合编为红15军团,军团长徐海东。
红25军长征:被誉为“长征先锋”、“百将之师”。
3支骁勇善战的铁军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之后,接连取得了劳山战役、直罗镇战役的胜利,打破了国民党军队对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围剿”,为中共中央把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创造了条件。
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也曾说:“徐海东部队之由陕南经陇东入陕北,乃偶然作成中央红军之向导。”
中央红军经过长途跋涉到达陕北时,人困马乏给养紧缺,生活极其困难。红25军将一些物资及5000元银元送到中央红军驻地,解决了中央红军的燃眉之急。
毛泽东曾称赞红25军的远征为中国革命立下了大功。
红74师在鄂豫陕根据地坚持了20多个月的艰苦斗争,有力打击了敌人,为牵制敌人对陕甘宁根据地的进攻发挥了重要作用,毛主席称赞陈先瑞为:陕南王。
红25军转移后,敌人以56个团17万兵力对鄂豫皖根据地继续进行“清剿”。留在鄂豫皖边区的红82师、六安6区独立营以及1、2、3路游击师总共不足2千人。敌人妄图将红军全部铲尽,将革命根据地彻底摧毁,疯狂残杀我革命干部和群众,国民党第11路军60师在立煌县柳树庄,一夜间活埋苏维埃干部、群众3500余人。
史末莱特说:战争使金寨人们流离失所、十室九空,到处都是断壁残垣、荒芜田园,白天不见人,晚上不见灯,凄惨触目惊心!
1934年12月3日,红82师和3路游击师在游击中,于长岭乌凤沟遭国民党第11路军194旅387团和顽匪黄英民团的伏击,仅突围200余人,师长周世觉等600余名红军指战员壮烈牺牲。
(三)境内组建的红218团成为第三次组建的红28军主力,始终坚持鄂豫皖根据地的游击战争
红25军主力北上抗日后,1934年12月下旬,在熊家河沙河店,高敬亭将红82师余部同3路游击师编为红218团(第12支)。
因肃反扩大化被打入苦工队的林维先于12月25日,随红218团在白塔畈打粮,带领苦工队打败安徽保安第3团,因作战立功,被提升为特务营营长。
1935月2月3日,高敬亭在太湖凉亭坳,以红218团和护送伤病员的原红74师1营4连、手枪团1 分队、鄂东北独立团为基本力量,第3次组建红28军,高敬亭任军政委。下辖82师、手枪团和特务营,全军1100余人。
在3年游击战争中,红28军面对10几万国民党军的围剿,采取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转战于鄂豫皖3省45个县,取得了歼敌18个营、15个连等辉煌战绩,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创造了无数奇迹,粉碎了敌人无数的 “围剿”、“追剿”,战胜了敌3任“剿共”总指挥(刘镇华、梁冠英、卫立煌),使革命红旗始终不倒。
毛泽东曾高度赞扬红28军“很有成绩、很了不起”,称林维先为“游击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