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坚如(1900.10—1973.8),原名敬鑫,博士,享誉国内外的著名林学家,二级教授,和县历阳镇人。其爱人范培淑与笔者父亲是姑舅老表,从小父辈多次讲述齐坚如聪明好学,留德博士,深研国防用木,撰写《气候种》,西北大造核桃林,善结友人林散之,知恩图报感亲人等传奇故事。1973年8月,笔者从安徽日报看到齐坚如去世讣告,剪裁下来,保存至今,每每看到讣告,便思念亲人,往事再现眼前。今年是齐坚如诞辰120周年,回忆往事,搜集新事,撰写短文,以示纪念。
一、知恩图报感亲人
齐坚如赴德留学时,倾其家中所有,携带两千余元留学费行至上海,因当日是星期天,外国银行不办公,无法兑换外汇,不意在旅馆被盗,难以成行。只得重返家乡求亲托友,特别是在妻子的舅舅、姨娘等鼎力资助下,凑足费用重登赴德留学之途。在德国明兴大学林业研究院学习3年中,夜以继日,刻苦学习,于1933年终以优异成绩获得慕尼黑明星大学林业研究森林学博士学位,完成博士学业。同年10月回国,先后任西北农学院教授、教务长,国民政府教育农业教育委员会常委、学术审议委员会专门委员,西北农专校长。当时,因范培淑三姨娘家境困难,为报助其留学之恩,随即把三姨娘女儿带到西安,解决生计。1945年底,范培淑四舅被错定汉奸,齐坚如闻知,立即写信委托范培淑前去和县政府说明当时情况。范培淑四舅家住和县姥桥街道,开店做生意,与新四军、顽固派、日伪政权人士均有交往,四处花钱,求得平安,所作所为均不得已,不是汉奸。在范培淑的解释下,县政府派员核实后,不定汉奸,予以释放。故而帮助其四舅解脱牢狱之灾。范培淑生母过世较早,二姨娘无儿无女,早先收养范培淑,供其读书,培养成人。解放后,二姨娘无收入,生活困难。齐坚如夫妇为报资助和养育之恩,每月按时汇款,供其生活之用,使其在姥桥生活有保障,不为吃喝而烦神。文化大革命时,范培淑去世,齐坚如下放无工资收入。为继续汇钱资助二姨娘,保证二姨娘生活无经济困难。于是,他召集子女,把当年二姨娘倾其所有,资助他赴德国留学及养育其母一事告知子女,要他们将二姨娘当作祖母赡养,代尽孝心,继续汇款,资助二姨娘生活费。10个子女均孝顺,接受父命,每月轮流出钱汇款,资助二姨娘体面生活在姥桥,直至过世。后有人写西江月词,称赞知恩图报齐坚如:
西江月·赞知恩图报齐坚如
林学敬鑫①博士,春风欣有文章。 姨娘鼎力助成航,戴德感恩敬仰。 每月坚持汇款,常时夜静通忙。 身居牛屋念高堂②,儿女一如既往③。
注:①齐坚如原名敬鑫。②高堂此处指其姨娘傅大芸。③身居牛棚无钱时,发动儿女寄钱给其姨娘。
二、结交草圣林散之
林散之(1898—1989),先师从前清进士张栗庵先生,后经张老夫子推荐又师从黄宾虹。林散之天分极高,青壮年时期不被名气所累,寒灯苦读数十年,大器晚成。启功、赵朴初二位先生称赞林散之的诗、书、画是“当代三绝”,被誉为“草圣”。1934年,37岁的林散之并不出名,遵从黄宾虹先生的教导,孤身行万里游,饱览山河胜景、中原名山,积累素材,为提升自身书画技艺打下坚实基础。在游览途中作画稿八百余幅,诗近两百首。而齐坚如当时是留德博士,西北农学院教授、教务长,专家学者,名声很大,但他却不摆架子。听说家乡来人,便在长安西门大有巷造林筹备处,与林散之相见。同乡王醒黎陪同前往相见。齐坚如与林散之为同乡,年龄相仿,又是文人,二人在西安相见甚欢。
自林散之到西安后,齐坚如热情招待,终日相陪,二人无话不谈,互视知己;空闲谈笑甚欢,都言相见恨晚。齐坚如先陪林散之乘车前往咸阳,看周文王、周武王的陵墓;到镐水东边看周代都城镐京,看未央宫故址。陪林散之拜见书画鉴赏家寿天章。空闲之时,将自己收藏的朱拓《石门铭》取出,供林散之欣赏,林散之爱不释手;后又将完好珍贵的《砖塔铭》《广武将军碑》取出,共同赏之;随后,齐坚如还将最喜欢的黄宾虹先生及徐悲鸿画,毫不吝啬,一一取出。林散之欣赏之余,甚是高兴,令其阅后时时不能忘也。
齐坚如在西安大有巷租房居住,房屋多且宽大,内有回栏曲院,甚是幽深宏肆,为南方所不多见。林散之到西安,时住其内,与齐坚如隔房而睡。初来之夜,林方入睡,忽感有物压其身上,并觉甚重,不能翻身,奋臂挥之,始得去,去又复来,相侵不已,搅闹不息,林散之不能入睡。齐坚如在隔房听后,问道:“散之怎么了?”林答道:“无事”。而林散之此时始知是狐,默默祷告:“我南方人,初游来此,未曾相犯,何相欺弄我?”祷后,声影俱寂,安眠无异。翌日,齐坚如得知此事,笑道:“我不信,果有此物,何数月来不能扰我,岂以为我是文曲星啊!”数日晚间,二人随意谈家庭琐屑事后,各自睡去。不一会,齐坚如惊呼曰:“散之,散之!门可关好?”林散之惊起,不知何事。齐坚如神秘兮兮细语告知:“此间多匪,行踪甚秘,时有暗杀事发。”林散之急道:“奈何?”齐坚如不语,赶紧将文件收藏密室,同坐待之。少顷,没有声响,以为匪去,不一会,忽闻院内以掌击双肩,声势甚急;后闻门外嘈嘈杂杂,声音渐小。时夜已半,万籁俱寂,耿耿星光,百无一物,方知为狐。第二天,林散之戏问齐坚如:“文曲星若何?”齐坚如笑答:“文曲星不当道,恶作剧!恶作剧!”相视抚掌开怀大笑。
林散之在西安游览时,一心想去太白山。因去华山时,老道长清纯法师就给他说过太白山的雄奇险峻,要远远胜过五岳。而齐坚如却三番五次阻扰林散之说:“太白山高,其间山阻水隔、盗匪纵横,山顶杳无人迹、终年积雪,你虽是喜欢行游,也不至于非要冒着生命危险去这样做吧?”且拿出德国人林学博士芬次尔,刚从汉中写的一封信,说他在小南海游览的时候,路中遇险,几乎丧命在那里!一再奉劝林散之不要到太白山。而林散之执意要去,齐坚如见劝阻不了,又不放心,遂写一信,委托他人代为沿途照顾,并为林散之筹措不少钱款,使之安心游览,完成心愿。事后,有学者写诗赞道:
赞齐坚如西安结交林散之
散之游览初来镐,博士坚如喜接迎。 解卷清吟观画贴,开怀畅饮叙欢情。 夜深静听狐仙闹,晓起方知恶剧惊。 太白山中无足迹,四方筹款助君行。
三、含泪撰写张亮传
张亮(1899—1942),家谱名为张家锦,字叔明,又卬亮,安徽和县白桥镇张家湾村人。曾两度出任和县一中校长,热爱教育,治学有方,成绩显著,深受师生爱戴,社会好评。1942年2月,因公从香泉到善厚洽领钱款,途中被日寇杀害,以身殉职。解放后,被追认为烈士。齐坚如和张亮于1910年同学于和县县立高小,初中二人分别到芜湖、南京就读,1930年齐坚如赴德国留学,1933年毕于德国明星大学,获慕尼黑明星大学林业研究森林学博士学位。同年10月回国,在西安工作。
张亮遇害,齐坚如在陕西,并不知晓。1944年8月,调到重庆教育部任中华农业教育委员会常委。1945年春,又调任国立西北技艺专科学校(后改为国立西北农业专科学校)教授、校长。1946年7月人民解放战争开始,齐坚如回安徽,担任了安徽大学农学院院长、教授,接着任安徽大学教授、教务长。1947年农历六月初六(农村为宗族修谱、晒谱节日)前,西梁山张家湾张氏宗族修谱,得知张亮与齐坚如是同学,又是博士、教授,遂派人前往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找到齐坚如,告知张亮遇害一事。齐坚如听后为英才早逝深感悲痛,为失挚友同学泪流满脸,于是含泪提笔为张亮写传,以示纪念。传记后被张氏族人带回故里,编入“历阳天门张氏宗谱”(卷一P34—35页)。
附张叔明先生传:
先生姓张氏,讳亮,字叔明,安徽和县张家湾人也。童年就业于县立高小,每遇夜阑人静之际,辄见其孳孳不已。卒业后,求学于江苏省立一中,学大进,品益敦,师友称之,嗣游学于晋冀。先后入山西及北京大学,专攻哲教,旁及政治经济。国府成立后,乃致力于党政,备极辛勤。旋因地方教育亟待推进,遂长县立初中。今日吾和青年之佼佼者,莫不出其门下甚盛矣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