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抗日战争时期的1938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东南分局的决定,在景德镇秘密建立中共赣北特委。中共赣北特委在中共皖浙赣省委的直接领导下,积极统一领导赣北地区的党组织活动和抗日救亡工作。同年9月,中共景德镇市委秘密成立。并利用新四军驻各地办事处、留守处公开合法机构的身份,推动了以景德镇为核心、以瓷业工人为主体的赣浙皖边区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成为江西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之一。陈毅先后两次莅临景德镇指导工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时实施具体领导的就是中共赣北特委及所属的中共景德镇市委。
[关键词]赣北特委;抗战时期;功标青史
为了加强党对红军游击队改编的领导,尽快实现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投入抗日战争,1937年12月14日,中共中央决定:撤消“中共中央分局”,在南昌成立由项英为书记,曾山、陈毅等为委员的“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和“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负责领导新四军的工作。1938年1月,活动于皖赣边区的红军游击队集中于瑶里,在陈毅主持下改编为新四军并开赴抗日前线。陈毅在指导瑶里改编的同时,加强了赣浙皖边区共产党各级组织建设,实现了战略任务的转变。1938年2月,根据中共中央东南分局的决定,在景德镇秘密建立中共赣北特委(地点在景德镇市区中渡口的朱氏上弄10号),朱辉任书记,统一领导赣北地区的党组织活动和抗日救亡工作。同年9月,中共景德镇市委秘密成立。并利用新四军驻各地办事处、留守处公开合法机构的身份,推动了以景德镇为核心、以瓷业工人为主体的赣浙皖边区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成为江西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景德镇市委旧址(湖北书院)。
中共赣北特委受中共皖浙赣省委领导,而中共皖浙赣省委是由1938年2月皖浙赣特委改为皖浙赣省委的,书记由李步新担任,江天辉、陈时夫、朱辉、熊刚等为省委委员。中共赣北特委管辖景德镇、都昌、湖口、彭泽、婺源、德兴、乐平、浮梁和安徽的休宁、祁门等地,并下辖瑶里留守处和都昌留守处。这些办事机构,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以公开合法身份,在国民党统治区开展工作。
1938年2月初,陈毅以中共中央代表身份再次来到皖赣边区。先到景德镇,在新四军驻景德镇办事处安排下,会晤了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专员、浮梁县长、县党部书记、浮梁驻军军官等上层人士,重申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和主张,希望国民党和地方当局团结抗日;就红军游击队改编中的相关问题和新四军驻景办事处工作等事宜提出了具体意见;出席江西省陶业管理局举办的各界人士欢迎会并作《目前形势与团结抗日》的报告,广泛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促进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陈毅先后于1937年冬和1938年春两次莅临景德镇指导工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当时实施具体领导的就是中共赣北特委及所属的中共景德镇市委。
瑶里改编后,中共赣北特委遵照党中央关于“共产党员不应拒绝去参加国民党所包办的、有群众的抗敌后援会”“参加的目的是争取后援会的群众走上积极抗日道路,团结其中左倾的积极分子在自己的周围,并利用后援会的合法组织与其中的积极分子去开展群众的救亡运动”的指示,利用一切机会,派共产党员团结各阶层进步人士,开展有效的统战工作,推动皖赣边区抗日救亡运动有序发展。
一是为了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赣北特委秘密举办了几期党员骨干训练班,讲授党的宗旨、游击战争、统一战线以及抗战时期开展群众工作的方法。通过党的基本知识教育,这些党员骨干分赴边区各地开展工作。
二是在新四军驻景德镇办事处指导下,各种抗日救亡团体纷纷成立。景德镇抗日救亡歌咏团、青年抗敌宣传团等组织,经常分批深入到街头、窑厂、坯房、农村,运用演讲、歌咏、话剧、标语、壁报等多种形式,向居民、工人、农民宣传抗日救亡道理,唤起民众的抗日救亡热情。“第五行政区战时服务团”和“浮梁县各界民众抗敌后援会”等团体,直接或间接协助有关部门广泛开展宣传号召、募款募物、筹办军需、鼓励从军、前线慰问、优待军属、慰劳伤兵、救济难民、出版专利、举办义演等活动,取得明显效果。在江西省青年抗日救国服务团第四大队秘密成立党支部,赴瑶里、臧湾、城区等地开展抗日宣传、开办工作训练班、培养积极分子。以江苏、浙江一带流亡到景德镇的难民儿童为骨干,组织战时孩子剧团,围绕抗战主题,编墙报、画漫画、表演戏剧,做大量的社会工作。
三是培养抗日救亡工作的骨干,从组织上保证抗日救亡运动发展的需要。通过培养的积极分子,组织“七七”献金活动,3天时间内,仅在厂前、南昌会馆、福建会馆3处献金台就获献金近千元;举办游艺募捐,获得各机关、团体、同业公会和广大居民的赞助和认购,筹措到大量慰劳基金;倾情赈济难民,1939年春,成立难民大部队,下设老年中队、青年中队和妇女中队,做好安置难民住宿、发放救济款物,慰问难民和生产自救等工作,同时成立“难民商店”“难民茶社”“难民教养团”,深得难民好评;建立伤兵俱乐部,每周一至周六开展固定的活动,慰问伤兵、服务伤兵、鼓励伤兵康复后重返前线、再立新功,既为抗战前线补充了兵源,又稳定了当地社会秩序,推动了皖赣边区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地向前发展。
四是动员广大妇女参加抗日救亡运动行列。在妇女指导处的带领下,各区镇(乡)成立妇女队,由各区镇(乡)长兼任队,先组织妇女代表培训学习,讲授政治、卫生、农村妇女工作等课程,再赴各地开展活动。(1)、举办妇女识字班。既教妇女识字,又利用识字班进行抗日宣传,发动妇女鼓励丈夫、儿子参军上前线杀敌,教育妇女剪发、放足,开展讲卫生移风易俗工作,降低婴儿死亡率。(2)、举办递步哨训练班。由于战争形势吃紧,县与区、区与乡之间公函、密件的传递非常紧急,而原来做递步哨工作的一些男青年先后应征入伍了,急需人员替补。妇女指导处与各区商量决定,挑选年轻力壮、没有家庭负担的妇女经过短期训练,接替这项工作,做到不管白天黑夜,随到随送。并且在瑶里试点开办小型纱厂,解决战时穿衣困难的问题。(3)、发动妇女缝制军鞋、慰问袋、寒衣,开展征募捐献工作。由于宣传工作到位,各界妇女都积极出钱出力,将征募来的现金、物品列表转交抗敌后援会,集中送到前线慰劳抗日将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