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密支那战役
2019-05-20 09:32:14
作者:段艳华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战争的硝烟已经过去,历史的印迹却留下来了,知道吗?在异国他乡,有一个美丽的城市:密支那。听过许多关于密支那的故事,为了能对这场战争有更深入的了解,于是有了我的2018年春节几天的密支那之行。在这次行程中,给我非常震撼的是中国远征军的纪念碑,当我静静的矗立于此,那场久远在战争,虽然在工作中,也不知讲述了多少次,但真正近距离接触后,我触摸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痛。

    密支那是缅甸克钦邦的首府。是缅甸的第三大城市,是克钦邦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密支那人从小接受佛教的教育,使人们变得温和、恬静、谦让、善良。是一座位于伊洛瓦底江西岸,被群山围绕的平原与丘陵交杂的城市。北距八莫217公里,中国边境腾冲有165公里。是那条贯穿南北,缅甸南北的大铁路在缅北的终点站。还有密集的公路网通向四周的城乡,一向是缅甸北部南出北进的交通枢纽,战略上攻守必争的咽喉要地。     

    1942年夏,中国远征军从缅甸南部向北退却的时候,就想扼守密支那以控制缅北,从而与向北攻击的日军展开了一场比速度的大转移,但是在1942年5月8日,日军第56师团松本部队以快速穿插的速度占领缅北重镇密支那。

    1944年4月,中国驻印军新编22师和新编38师发起孟拱河谷之战时,史迪威将军考虑到在缅北的日军经过几次败仗后,日军第十八师团和新增援的其他师团都调到孟拱河谷前线,处于战场后方的密支那兵力空虚。据可靠情报,只有300人的一支小部队担任警戒。于是史迪威将军就有了要派遣一支中美混合部队远程奇袭密支那的作战计划。他把这个计划的方案交给了有着丰富军事经验的新一军的军长郑洞国和军参谋长舒适存来制定。他们根据日军当时的防御思路,拟定了“侧翼奇袭”的作战方案:部队经过远程奔袭抵达密支那以后,应该迅速接近西边的飞机场,攻击得手后立即清理出跑道和场地,通知美国空军用飞机把后续部队空运过来,再用优势的兵力去攻取城区。

    史迪威将军批准了的这一作战方案。

    史迪威将军组成了一支中美混合旅团,有美军的5307支队和新编第30师第89团和第50师的第150团来承担这一奇袭的任务。第89团来缅北前,在兰姆伽受过几个月热带丛林作战训练,还能适应这孟拱河谷的气候和山林的艰险,第150团的官兵从中国云南飞到印度以后,下了飞机,换上新的武器装备,一天没也没有接受过丛林作战训练,就编入了这远程奔袭的战斗群体。面对这恶劣的自然环境,显示了他们朴实,吃苦耐劳的天性。他们经过二十多天的艰难前行,正悄悄地靠近密支那的西机场。但是密支那的守敌并不如史迪威将军原先所了解的只有300人。而是驻有第18师团丸山房安大佐指挥的第114联队的联队部,猪濑重雄少佐的第一大队及其他中队,共有1000余人。

    中美军队悄悄接近密支那的同一天,美军十几架的轰炸机在战斗机群的掩护下。突然飞临密支那的城的上空,对城内城外能发现的军用设施和可疑的地点进行了长时间的轰炸。一时之间,炸的这江边小城大火熊熊,硝烟弥漫。第二天清晨大批美军飞机又飞临密支那轰炸,到下午一点左右,美国运输机一架接一架的从西北方向飞了过来,这次他们没有在城区上空盘旋投弹,而是每架飞机后边都拖拽着一架满载兵员的滑翔机在机场降落。第一批降落的中国军队是第14师龙天武师长属下的第42团第三营500多人。他们下了飞机以后,就精神抖擞的和第89团、第150团迅速占领了西机场,随后一起向密支那市区的日军进行攻击。丸山房安大佐很快从惊骇中恢复了神智,他深感这将是一场大的攻击战,他趁中美军队立足未稳之时,派出了平井柳铺大队长率领部队扑向机场,以扰乱中美军队的空降和攻击阵势,并迅速电告师团部和军部派兵增援,一周之后,兵员增至3000人,两周之后,兵员增至5000人。

    史迪威将军得知密支那攻击受阻后,他和郑洞国将军等人又飞往密支那,亲临指挥现场!他分析战况受挫原因,除了对地形不熟,又逢大雨,以及美军指挥官战略上的指挥错误,没有搞清敌情就仓促发动攻击,从而被日军利用中国军队之间的间隙,调动部队来机动穿插,导致我军伤亡惨重。

    日军第33军司令官本多政材也深知密支那战略要地的重要性,于是他忙把第56师团水上源藏少将指挥的步兵团,第148联队水渊嘉平大尉指挥的第一大队,也分别从中国的怒江以西和胡康河谷调往密支那。水上源藏少将原来是指挥着步兵第113联队第三大队、炮兵、工兵、电信、卫生的大部分。第56师团参谋长川道富士雄大佐接到第33军命令以后,考虑到滇西严峻的战况,只给了水上源藏一个步兵小队和一部分炮兵,工兵,大约120人去增援密支那。

    史迪威将军原来只想用奇袭和空投的战术在短时间内快速拿下密支那,没想到事与愿违,兵临城下了,还节节受阻,久攻不下,而中美官兵的伤亡也比较大。面对这样的战局,他于6月17日飞往密支那视查后,他决定把指挥无方的海登.鲍特纳换成韦瑟尔斯,韦瑟尔斯是个谦逊的、做事周到的军人,曾经在印度兰姆伽训练过中国驻印军,和中国官兵相处的很好,他到达密支那以后,对战地进行实地考察以后,他接受了新编第30师参谋主任唐泊三上校和其他将领的建议,采取挖掘坑道,逐步推进的战术来消灭日军的前沿阵地。每个攻击方向成纵队形挖出三条堑壕,这样就可以利用这些堑壕做掩护,减少自身的伤亡。

    日军被被这种步步为营的战术挤压,伤亡过大,丸山房安大佐决定死守待援,等待入印度英帕尔的第十五军来增援,但对入侵英帕尔一直充满自信,持积极态度的第15军司令官牟田口廉也这时候也无力派兵增援密支那。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走进延安“硅谷”遗址(一)(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走进延安“硅谷”遗址(一)(组图)
·特稿:“五四运动”的当代现实意义——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
·特稿:传承红色基因 传统连接未来——朱德铜像纪念园 2019年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
·特稿:重走故乡之路 追寻红色基因(组图)
·特稿:初心如磐 践行笃实
·特稿:八宝山上悼忠魂(组图)
·特稿:晋绥儿女段云之女段晓峤一行到黑茶山四八烈士纪念馆祭拜先烈(组图)
·特稿: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组图)
·特稿:谢荫南:怕死不革命的秀才
·特稿:黑茶山4A级文化旅游景区提升建设(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段艳华:密支那战役
特稿:密支那战役
崔建东:走进延安“硅谷”遗址(一)(组图)
特稿:走进延安“硅谷”遗址(一)(组图)
郝贵生:“五四运动”的当代现实意义——纪念五四运
特稿:“五四运动”的当代现实意义——纪念五四运动
英魂长眠,为海地维和八烈士祭
传承红色基因 传统连接未来——朱德铜像纪念园 2019
罗淑蓉:传承红色基因 传统连接未来——朱德铜像纪念
特稿:传承红色基因 传统连接未来——朱德铜像纪念园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