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衣、食、住、行的变化
2018-03-28 16:39:16
作者:芦山县太平镇 何培均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1978年前,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物资匮乏。粮、油、肉、糖、棉、布等日常食品、用品,皆是凭票供应。那时,能购到诸如:的确良布,有机塑料纽扣,维尼伦袜,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这类货物,是极不容易的事。没有供销部门掌权人物的关系,想购到这些货,简直是痴心妄想。

    购不到贷是另一回事,就算能购到,钱从何来?中专毕业生月工资是28.50元,一年后转正,转正定级工资是34.50元。大学本科毕业转正是54元。只有这点工资收入,是无任何其它津贴或奖金的。农民的收入就更低了,最少的,一天劳动只能挣010元左右。农民是不允许私自挣钱的,私自挣钱是资本主义行为,将会要受到严厉的打击。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城乡,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思想的解放,观念的更新,人们日常衣食住行也一天天好转,一步步迈进了小康的美好岁月。 我们芦山县太平镇也和全国一样,历经了这一段由穷到富的难忘历程。                 

    一、穿着的变化

    计划经济时,人们穿的衣服,大多灰兰白三色。四个兜的中山服、军干服。热天能穿一件短袖白衬衫,也算是很“操”的操哥了。女装也十分简朴,在农村,几乎找不到一人穿裙装的。偶有城里人到农村,穿着裙子,也就是最时尚的“操妹”。衣裤普遍是打着补丁,甚至补丁重补丁。衣服补丁最多的是肩,裤子补丁最多的坐的那一方及膝盖部分。衣料洗得褪色,仍是舍不得丢弃的。一般人常是十年难添置一件新衣服。大人穿旧的衣服,剪去损坏部份,东拼西凑又改成小孩的服装,凑合一下又是几年。还有一种小孩穿的衣服,是用裁缝剪下的小布块。一个布片大约5公分见方,将这些布块,三角的,方形的,不规则的拼凑缝在一起,就成了布料。然后,制成衣服,花花绿绿,象万国彩旗。这种彩旗衣服,价格便宜,又不要布票,很受欢迎。有时,供销社也卖一些处理布料,消息传出,抢购者往往疯拥而至,排长长的队希望碰碰运气。但常常是排了半天,布没有了,只得垂头丧气,
怨自已运气不好。

    冬天,穿着自制的棉袄,一件棉袄常常穿十多年还在穿。棉花往往成了板状,棉疙瘩硬硬的,依然用它御寒。穿在身上冷冰冰的。出门裹着袖筒,冷来缩着颈项,勾着背。就这样,打发着一年复一年的严冬。许多贫寒的家庭,虽然发了布票,但无钱买布料,只得偷偷的卖了布票,(布票是不准买卖的)换钱顾生活。

    人们常调侃说:“有钱的人,大不相同,身上穿的是灯草绒”。能穿一件灯草绒的衣服,那可不是一般的豪华。少数机关工作人员才玩得起,农民能玩灯草绒布料的则是凤毛麟角。 

    常常看见一些人,针织了一件毛线衣,冬天本当用于御寒,而他们却将衣服搭在背肩上,招摇过市。大约太珍贵了,搭在面上显示一下而巳。就尤如孔雀喜欢张开尾翎炫耀是同一道理。仅仅是一件毛线衣,都会有此风景。那时的衣着水平由此可见一斑。

    农村有个别在城市有亲戚的人家,有时去一趟,则会带几件旧衣服回家,尽管旧,穿在身上也仍不失城市的那一点洋气。

    七十年代末,有人从日本等地收购废旧衣服,运回后主要在乡下卖,因价格较低,生意还做得十分火爆。那些服装有的还有血迹。可见是病人、伤员或死人穿过的。但它却在市场上大行其道。也有收荒匠,专收国内城市各户废旧衣服,然后到农村偷卖,销路依然很好。

    人们穿的鞋,在农村,多数是解放鞋。那是一种军用胶、布混做的简易轻便鞋。夏天则是塑料凉鞋。冬季多是自制的的棉质鸡婆鞋。鞋底是用废旧布一层层用浆糊沾在一起,约一公分厚,然后用细麻绳一针一针纳制而成。如在底上钉上一层胶,则就更耐穿了。上述这些都只是一部份人的鞋。而农村多数是自打草鞋穿,夏天穿边耳子,冬天则穿麻窝子。脚上包上鬃皮。腿上用如崩带那样的布做成“裹足”,一圈圈缠上去,也称打绑腿。皮鞋是奢侈品。能穿皮鞋,那是想都不敢想。脚一抬,穿皮鞋,这是有身份的人才办得到。一般百姓穿不起,只能说:“那是干壳壳皮鞋”。自然,这肯定是狐狸吃萄葡的心态。都是想穿的,但,穿得起吗?那是何等昂贵之物?于是就有了干壳壳的美称。

    家庭最高挡、最适用的物件是:“三转,一响”。三转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一响:是收音机。家庭有缝纫机,则可自巳修补衣服。人们常在口边的话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但有能力购买并有关系弄到三转一响的家庭,是极其稀少的。日子俭朴,人人省穿顾嘴。

    到了七十年代,农村尚有不少人头上的帽子仅是一张帕子,帕子长约两米,裹缠在头上。有黑纱帕,也有白布帕,这些头帕一用就是一二十年。据说包头帕的习俗从东汉时期起,一直沿袭了两千年。

    那时,农村还有许多人穿着民国时期的长衫。男人喜在小腹部栓一个半圆的,用羊皮做的盛物包,名叫半肚子。因要装烟盒子,打火石等,所以非常结实。妇女则常在腹部围一个短裙包。这是夹层的围腰帕,一方遮在外面的布绣有简易花朵。

    那个时代,人们的穿着,无论从色彩,款式,成色看,普遍十分单调,并多显出几分清贫。老年人若穿着稍讲究一点,前卫一点,人们总是在背后指责为“老妖精。”

    乘改革开放的春风,时代一天天改变,人们的衣着也不断随经济的好转演变着。用布票的时代早巳成了历史。从八十年代初起,西服巳风靡城乡,穿西服打领带,着皮鞋。以往认为了不起的西装革履,巳是太寻常的装束。中国人也“洋”盘起来了,我们太平农村的人也同样洋盘起来了。

    90年代初,妇女才时兴穿健美裤时,开初人们还觉新奇,有人还认为是妖冶,可是很快也就习惯了,并迅速普及。牛仔裤,袜裤、裙裤、长裤、短裤,使人眼花缭乱。女装的品种更是众多,城市赶时髦,农村也赶时髦。穿衣巳不再仅是御寒,人们追求衣着的合身和美。城市、农村巳无什么区别,城里人“操”的,乡下人也“操”。春夏秋冬,全身上下各种时装奇装,衣裤鞋袜都在追赶潮流。中老年穿着也新颖鲜艳,拼着去“妖精”,不妖精则被斥为“土。除了着装,男女各种发型也花样百出,染各种颜色的,本色的,卷曲的,飘逸的,张扬的,舒展的,城市流行什么,农村也紧跟流行,不慢半拍。

    凭衣帽取人这句话巳毫无意义。到处衣服店铺林立,布料品种不计其数。各种料子,商铺,网店,各型服装,花色品种琳琅满目,由你尽兴挑选。如今要找到一个穿补丁衣服的人,反倒成了难事。时装制成旧貌,留有烂孔穿着还成了新颖。城乡市场活跃,价廉物美。路边卖鞋的在喊:“快点,快点,来叼,来选!”。那边卖衣的在吆喝:“走过,路过,好机会不要错过”。铺面这里是的广告是:“搬迁大处理”!那里又是:“换季大减价”!货物丰富,要有尽有。

    回想起当年“开后门”,求别人买一截免布票的确良布时的情景,是何等寒酸和凄凉。两相对比,恍若隔世。

    二、饮食的变化

    度过困难关瓜菜半年粮的日子,进入七十年代,生活虽好一点。但粮食仍是不够,家家省着吃。在农村,口粮多是玉米,有少量小麦和黄谷。玉米的吃法常见有几种:玉米做成馍馍吃。也有头一天和水后,发一夜,第二天做出的馍有一点酸甜味,称为发馍馍。加上薤子混在一起叫薤子馍馍,加上酸菜,豆腐做馅叫包心馍馍。加上水楂子叫水渣子馍馍。(水楂子,芦山一带叫豆姑娘)玉米调少量水后,蒸熟吃称面饭,混少量大米蒸吃,叫蚂蚁子钻沙。用水调少许玉米面粉加干盐菜煮面糊叫面汤。芦山叫面茶。太平一带山区农村,小麦产量少,一般农户吃一顿灰面(面粉)馒头或面条也是很少的。磨小麦面普遍是不去麦麸,磨出的面做的馍是棕色的,不叫馒头,叫麦子馍馍。黄豆则泡后,用手磨磨成浆,加上蔬菜或南瓜嫩叶煮吃,叫粗豆花。若要做成豆花、豆腐;一般是招待客人的,日常很难如此享受。

    平常的蔬菜,则是自留地自产。青菜、白菜、莲花白,萝卜、苦瓜、南瓜、冬瓜、土耳瓜等。用鲜蔬菜混煮豆腐,则叫白牛困水。多数吃菜是水煮盐飨,少许菜油而巳。

    在70年代末,米每斤0.138元,肉每斤0.68元。单位或居民户口,由国家按计划供应,每月粮食定量,大小人平均在20斤左右,清油4两左右,肉,5两左右。肉、油仅够每天炒菜使用。想吃一顿肉,是不容易办到的,吃肉称为“打牙祭”,也就是说,牙齿多久未沾油了,祭它一下。每月用于吃饭的开支,要占工资收入的70%以上。在农村,生猪的收购、宰杀、发计划票证、销售权在供销社。给供销社执掌肉销售权有关系的人,常可在计划外弄到猪肉。掌肉权的人是很吃香的,极受尊重和拥戴。城乡,杀猪匠都很“昂”,对他们,人人礼遇有加,招呼应酬,不敢怠慢。过节时,有时能发一点糖票,买到几两白糖或红糖。小孩想吃水果糖、棒棒糖,那是很难的。

    每天两顿饭。做饭务计划着,万不能贪嘴多下锅。不然,提前吃完本月之粮,则会挨饿。人们无吃好的奢望,唯有吃饱的渴求。吃食讲究的不是营养,而是经得饿。有一个口溜:荞翻山,麦倒拐,玉麦馍馍经得甩。也就说,吃了荞麦,翻过山就饿了,吃麦面走路,才拐过一个弯拐也饿了,只有玉米馍馍经得熬。家里来了客人,也只能忍嘴待客。那时,各家亲戚、朋友是很少往来的,尽管心里惦着,但明知去吃人家一顿,人家就会饿一顿,也就不去了。

    拨乱反正后,计划经济的产物:粮站、食品站、供销社也完成了自巳的历史使命,纷纷解体。这几个掌控人们食品物资的单位垮台后,随之产生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农村改革,抛弃了大集体的生产模式,实行连产承包责任制。新政的产生,迅速的、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奇迹般的一下就多起来了。家禽家畜一年比一年丰富。粮票、肉、油票、糖票等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了如今的文物古董。粮食、油盐酱醋糖,各类副食品,猪肉、牛肉、鸡鸭鱼,要有尽有,多得不计其数。农家乐、饭店、酒馆,火锅小食,举目皆是。饮食行业繁荣倡盛。农村场镇也开设了一家家食品超市。食品物资品种繁多,烟酒饮料、糖果糕点,机制的饺子汤圆、调料香料,乳品豆粉,货物新鲜,价廉物美,争相竞售。农贸市场十分活跃,各类瓜果疏菜,家禽海鲜,精米精面,带丝虾蟹,要啥有啥。三餐粮足早巳是居民农民的现实,顿顿有肉巳是千家万户寻常之事。卖水果和各种食品的商人常开车拉着货物到乡村人户满山遍野销售,叫买声不绝,农民购物极其便捷。六、七十年代,红白事大多都不办酒席,谁也无能力去操办,经济拮据,物质欠缺,即使举办,酒宴的菜肴也很简单,无非几种蔬菜一样荤菜加粗豆花而已。能办5桌也就不错了。如今,酒宴大多150桌以上,九碗加冷盘菜十几个菜肴,桌上酒、饮料饭菜普遍剩余,一些肉类常原封不动,无人问津。精美的饮食走进了千家万户。

    其实,在八十年代,温饱问题巳经解决,吃饭巳不再是人们的追求。如今,人们见面问候是:“您好”。但在以往,人们成天关心的就是能吃饱,希望亲朋同事也能吃饱。见面问候,开口就是:“吃饭没有”?现在听来,觉得似乎有一些俗气,而那时却是最实在,最关心的问候。除了吃饭,还有什么能超出人们的追求?吃饱是人的第一需要,也就成了人们的第一关心。中国人饱尝饥饿之苦,历经数千年之久。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才彻底走完了之前那么漫长的苦难历程。步入了人人吃饱吃好的小康岁月。

    偶尔也有人说:“七十年代前,食品价格比现在便宜多了”。言下之意,好像今不如昔。其实,这是非常片面,非常肤浅的曲解。在此,笔者仅取两样物资,站在买方角度作个对比,则可说明问题。大米,那时是每斤0.138元,肉,每斤0.68元。如今,大米每斤1.50元左右,肉每斤10元左右。大米涨了11倍,肉涨了15倍。二者平均涨幅为13倍。七十年代前,农民收入每天0.20元左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按实际出勤算)每天1.70元左右,二者平均日工资不到0.95元。而如今民工工资每天收入在70元左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按实际出勤算),每天80元左右。现在的经济收入是那时的84倍。收入增长远远大于物价上涨幅度,购买力远远强过当时。而最关键的是,那时是有钱也买不到,如今是商家争着卖给你。改革前后,二者是无法比拟的。

    三、住房的变化

    1949年解放后,进行土地改革,重新分配房产、家具、农具。穷人分得了地主的房产,终于有了居所。那时,面对旧中国留下的烂摊子。国家一穷二白,百废待兴。首先是发展生产,力争人人有吃有穿。

    由于工农业产能薄弱,国家要进行基础建设。说不上,也顾不了住房问题。在七十年代之前,人们的住房是无多大改变的。农村除了生产队新修少量简易公房,学校、医院修少数简易平房,人们居所基本保持在五十年代时的状况。在太平镇农村,除了一般木结构瓦房,不少人户是用杉树皮或谷草盖房背,墙用玉米杆围栏遮掩则可。也有用竹片编排后,用黄泥土加切碎的谷草、头发混和做筋,用水调匀后,作为墙壁粉糊。也有少数人户在木房上用剽砖砌墙,(将砖楞着砌,称剽)墙厚仅6公分。这就是那时砖木结构的上等房了。

    房内的锅灶十分简陋。烧锅煮饭,大多燃料是柴、竹槁,嵇杆等。床则就更陈旧了。甚至还有不少人的床仅用石头砌起来,搭上木棒,铺上谷草就成,一住就是十几年。大多数人床上垫的是草席,甚至还有洞。有的虽是木瓦房,但无能力装修,墙壁空空,用柴捆、晒店围挡,凑合着将就居住。地下无地板,坑坑洼洼的土地,一漏雨,堂屋也是稀泥浆。楼梯是用竹或木条做成,爬楼上梯,十分危险。厕所普遍简陋,有的人户,仅用一草席做门,又脏又臭。一般家具,无非简单的桌橙。拒子更是粗糙,装衣服有一木箱就满足了。点灯多是煤油灯,清油灯。昏黄的,暗暗的,油烟常熏黑墙壁。不仅农村,就是机关单位的职工住房,也十分简单,木结构房,一户一间,大约在14平方米左右,有的还是集体宿舍,几人住一间。无卫生间,无厨房。都是在单位食堂凭票吃饭买菜。家中来一个客人,只能去住旅店。

    进入八十年代,人们的住房逐渐发生了变化。我的家乡芦山县太平乡,1983年,当第一户人修起两楼一底三间砖混结构房时,曾轰动全乡。不少人认为,太吓人了,私人胆敢如此铺张,修出超过国家单位标准的房。似乎太张扬,太大逆不道。时光流逝,逐渐的,私人建房越来越多,巳就不足为奇了。新修的木房,砖混房在农村巳成普遍。但凡新住房,普遍增添钢筋,抗震性能加强。就是农户,房屋的内外装修也越来越考就。房内安有地砖,墙砖。卫生间,厨房也趋向城市的潮流。床上席梦思床垫等一应铺陈新色。油灯早巳被人们遗忘。电灯,LED节能灯,彩灯进入家家户户。电热毯,台灯、书拒、灯拒时尚。客厅的沙发、液晶电视、电话、音响、饮水机、茶几处处透露出现代的气息。不少人家还安装了电脑、WLAN,互联网迅速拉近了乡村人民与外界的交流。在农村,厨房告别了烧柴禾的日子。以往逢场赶集,集市上常有人背着竹稿,柴禾去销售。如今,这一商品早已绝迹。电、煤、燃气、太阳能成了主要生活能源。电饭煲,电磁炉,微波炉,冰箱,冰柜,电风扇,取暖炉,热水器,洗衣机等电器成了家庭必备之物。自来水进了每户人家。单位职工的住房也一样发生了巨大变化,住房面积增大,家具陈设新颖。除了电视机顶盒,在山区,你还可看到户户房上、屋前,都安有卫星电视接收天线。一口口的朝天大“锅”小“锅”,成了独特的景观。

    手机已近乎人人拥有。微信短语,迅速传递天下大事,沟通亲情友情。

    网购活跃,邮政、申通、中通、圆通、韵达、百事、天天、顺风等快递物流往来货运繁忙。微信、支付宝收付款十分方便。足不出户,即可买遍天下奇珍万物,无须开店,就能销售本土农付产品。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清明思故人——田普同志至今无法与许世友将军相聚安息(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清明思故人——田普同志至今无法与许世友将军相聚安息(组图)
·特稿:省社科联来连云港邓演达文献馆调研考察(组图)
·特稿:涪陵:做雷锋精神的种子,共建守护绿色家园(组图)
·特稿:海南临高社会各界举行清明节祭奠革命先烈活动仪式(组图)
·特稿:江苏财院学生参加纪念周恩来珍品展暨新书首发式(组图)
·特稿:助春耕:扎兰屯市农资市场专项检查为农民保驾护航(组图)
·特稿:扎兰屯市中小学校:传唱经典歌曲·传承优秀文化(组图)
·特稿:学雷锋月:扎兰屯市人民医院志愿者引领文明服务风尚(组图)
·特稿:全国“双百”英烈谱(上)018——卢德铭(图)
·特稿:全国“双百”英烈谱(上)018——卢德铭(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何培均: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衣、食、住、行的变化
特稿:改革开放四十年来衣、食、住、行的变化
顾征:清明思故人——田普同志至今无法与许世友将军
特稿:清明思故人——田普同志至今无法与许世友将军
川军,雄起!中国,崛起!
陈建林、李华:省社科联来连云港邓演达文献馆调研考
特稿:省社科联来连云港邓演达文献馆调研考察(组图
陈婷婷、张小君:涪陵:做雷锋精神的种子,共建守护
特稿:涪陵:做雷锋精神的种子,共建守护绿色家园(
朱老总结婚品罐头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