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论陈云对中国早期人民空军创建的贡献(组图)
2018-11-19 14:37:24
作者:方芳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陈云同志。(中红网红色图库)

新疆航空队学员回延安后合影。(中红网红色图库)

上海陈云纪念馆副馆长、研究馆员方芳。(中红网红色图库)

    中红网北京2018年11月19日电(方芳)中国共产党很早就重视发展航空事业,早在1924年至1935年,中国共产党曾先后选调过近20人,到苏联红军航空学校学习航空技术。但由于中国共产党当时不具备航空条件,这些人后来大多改了行。回顾中国空军孕育创建的历史,在谋划创建我军第一支红色航空队的历史扉页中,陈云的历史贡献不可磨灭。陈云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开创者和奠基人。陈云也是以经济才干著称的老一辈革命家。而他重视军事技术,对军事工作给予极大关注,尤其重视中国空军的建设和航空人才的培养,知道的人就不多了。1937年4月至11月,陈云在新疆进行了为期七个月的工作,虽驻足时间不长,却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利用与新疆军阀盛世才建立统一战线的有利环境,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富于开拓性的工作,培养出了第一支我党直接领导的空、地勤配套的航空队伍,为人民空军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搞好统战,开辟新疆作为航空队的培养基地

    新疆是中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是抗日救亡运动的后方基地。陈云从新疆的实际情况出发,以“既代表共产国际又代表中共中央的代表团”双重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团结新疆盛世才,建立了我党和新疆地方当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辟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疆的工作局面,为培养航空人才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政治环境。

    (一)团结盛世才,建立统一战线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 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中国东北地区,并大肆向华北和西北推进。为维护自身在新疆的统治地位,新疆边防督办盛世才在中国共产党政策和共产党人的帮助下,提出“反帝、亲苏、民平(民族平等)、清廉、和平、建设”六大政策,与苏联保持友好关系。

    在这种有利情况下,陈云采取了苏联延续下来的对盛世才的统战做法,积极宣传中央的统战政策。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陈云从抗战大局出发,指出:大敌当前,中国共产党愿意联合全国各党、各派、各军队、各地政府一致抗日,以达到领导力量的统一。“只有国共合作,才能够救中国”[《陈云文集》第1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68页,第72-73页。],并最终通过苏联建立起与盛世才的统战关系。

    为延续这种统战关系以适应战时需要,1937年回到延安后,担任中组部部长的陈云在主持从抗大和陕北公学中选调党员干部赴新疆工作时特别强调:新疆是个特殊地方,那里实行的“六大政策”与我们党的最低纲领相一致,是我们与盛世才建立统一战线的基础。因此,到新疆帮助盛世才推行“六大政策”,也就是贯彻党的最低纲领,把新疆建设成巩固的大后方,对抗日战争和国家民族都大有好处。[《陈云年谱》(1905- 1995)上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31页。]

    (二)保持清醒认识,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新疆的统一战线,是在特殊情况下的特殊的统一战线。这就决定了我们党在新疆开展工作有别于全国其他地方,有特定的任务和方针”。[党育林、张志安:《试论我党与盛世才统战关系的建立及其特点》,《实事求是》1984年第5期。]陈云深刻认识到,盛世才虽然奉行亲苏政策,愿意和中共建立统一战线,但其军阀本质未变,基于这种认识,陈云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在我军是否放下武器、是否取消番号、是否改穿国民党军装、是否进行合编等问题上,从容地同盛世才展开斡旋,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方式,巧妙地开展党的统战工作,始终保证党的领导权和主动权。

    此外,陈云还不忘提醒大家要时刻保持清醒,提高警惕,坚持原则。在迎接西路军左支队由星星峡到迪化(今乌鲁木齐)的途中,陈云不仅向西路军左支队介绍了新疆的社会状况和党的斗争策略,同时告诫大家要谨慎从事。据吕黎平和冉正全回忆,陈云当时特别强调:由于新疆与苏联接壤,远离国民党统治中心,盛世才为了自身利益,采取了一些进步措施,实行“六大政策”,对中国共产党也表示友好。我们进入新疆,是利用统一战线的特殊环境,保存和发展我们的力量。但是,大家不要忘记他是国民党政府的新疆督办,是上将军官,我们同他打交道,一定要提高警惕,坚持原则,谨慎从事。[《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左支队在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6页,第47页。]

    可见,在新疆这种特殊的背景下,陈云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充分考虑到我党在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策略的特殊性,又严格遵循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原则。可以说,“我党和盛世才的统战关系,是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有机组成部分”,党在新疆统战工作是成功的,为日后将新疆开辟为中国共产党培养和训练航空等特种军事技术干部的基地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三)建立办事处,开创我党在新疆工作的新局面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共两党再度携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作为苏联和延安之间的重要通道,新疆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保卫和建设新疆这一抗日大后方,中共中央决定在迪化也设立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

    根据党中央关于建立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的指示,陈云、滕代远等人与盛世才进行多次商谈,征得盛世才同意后,于1937年10月在迪化正式设立了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对外称“南梁第三招待所”,陈云担任中共中央驻新疆首任代表,滕代远担任办事处主任。至此,中国共产党在新疆有了自己的专门机构和人员, 这也标志着新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八路军新疆办事处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新疆民众抗日救国的办事机构。

    在陈云和滕代远等人的领导下,办事处干部积极投入工作,将“搞好统一战线,执行盛世才在我党帮助下制定的‘六大政策’,维护祖国统一”[《陈云年谱》(1905-1995):上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211- 212页。]作为主要任务之一,广泛动员新疆各族人民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壮大抗日力量,管理在迪化治疗养病的八路军伤残病员,推动新疆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事业的发展,开辟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工作的局面。

    同时,由于当时特殊的历史条件、新疆所处的地理条件和电信条件等客观因素限制,陈云在新疆的半年时间里,很难与延安党中央直接取得联系,主要是通过苏联驻迪化总领事馆,以电信和写信形式,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联系,我党在新疆工作人员和西路军余部学习、生活所需经费,也主要由共产国际供给。随着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建立以来,陈云沟通了与延安党中央的直接联系,保持了“一条和苏联之间的物资运送与人员往来的通道”[陈云:《关于中共在新疆做盛世才统战工作的几点看法》,1984年12月20日,载《党的文献》1993年第2期。],加强了我党和共产国际的联系,建立了一条由延安经新疆到莫斯科的红色交通线,新疆不仅成为运输国际援华物资的重要通道,而且成为延安与莫斯科之间最安全的桥梁和纽带。

    二、援接西路军,全力保存党的红色种子

1936年12月2日,共产国际和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决定,派陈云和滕代远等人前往新疆,负责接送苏联援助的1600吨物资。但形势瞬息万变,任务数次变更,西安事变突然爆发,陈云等人只能停下待命,直到1937年4月23日,已到达迪化的陈云才接到指示,要他们急速赶到新疆与甘肃交界处的星星峡“去把西路军残部援救到新疆的安全地点”,这次援接西路军的任务,意义重大。正如陈云后来所说:“西路军余部四百多人,浴血奋战,历尽艰辛,到达甘肃、新疆交界的星星峡,我以中央代表名义从苏联回到迪化然后去星星峡接应他们。这在当时极为困难的条件下,为党和红军保存了一部分力量,尤其是保存了一批干部”。[《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8页。]

    但是,当时的西路军余部刚刚经历了失败,又几经辗转最终得以幸存下来,战士们不仅身体十分疲惫,而且心情异常沉重,失败的阴影一直萦绕在他们的心头。为此,陈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他们能够在新疆这样一个特殊复杂的环境中安顿下来。

    (一)下达“特殊”任务

    收到援救任务后,陈云便积极开展救援的准备工作,多次找盛世才商谈救援方案,请盛世才两次派飞机空投衣物、粮食、枪支、弹药,准备援接车辆和人员。

    1937年5月1日,陈云和滕代远等带着一个由40多辆汽车组成的车队赶到星星峡,成功与西路军领导干部和指战员400多人会面,大家热烈拥抱,百感交集。当看到战士们衣衫褴褛,瘦骨如柴,简直不类人形时,陈云大声地向战士们下达了“特殊”任务,他说:“有什么话,有什么事,以后慢慢再讲,你们先给我执行两个任务,第一,要吃好饭,第二,要睡好觉”。[《陈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78—379页。]

    为了更好的帮助战士们完成这个“特殊”的任务,陈云为他们做了体贴入微的安排。在援接路上,陈云便将在迪化早已准备好的衣服、食物、武器和日常用品等最需要的物质,下发给每一位战士,让大家很快恢复了体力。到达迪化后,陈云又先安排他们休息、检查身体、治疗伤病、恢复健康,当觉得菜金不够时,他又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津贴,给每人每天加菜金,以保证每餐还有豆腐吃。

    经过陈云的努力和一个多月的休整,战士们的身体有了明显的改善,健康也很快得到恢复。陈云欣慰地说:“如果把初到星星峡时的四百多人,再现在来看一下,那简直认不得。现在经过一个多月的休息,吃饭吃饱,大家脸亦长得胖胖的,个个年轻力壮。我相信你们随便哪一个看了都会觉得是可爱的革命子弟。如果现在把我们的与本地的军队一比较,那就立刻可以看出我们的比本地的要年轻、精干、清洁、聪敏。”

    但即便如此,陈云认为恢复和保证战士的身体依然是当前的重要任务。6月中旬,他在向共产国际汇报中指出:“现在的任务,还是要保证他们恢复与保护身体的康健”。

    (二)设法稳定情绪

    无论是面对失败的事实,还是被要求脱掉军装,战士们一时都难以接受,出现了种种复杂思想和负面情绪。为稳定大家的情绪,陈云多管齐下,通过言语鼓励、个别谈话、摸清思想、不说失败、政策团结等一系列措施,最终实现了思想上的统一。

    一方面,面对西路军的失败,陈云注重鼓励以稳定情绪。西路军的失败,使得战士们个个情绪低落,背上了极其沉重的思想包袱。在援接西路军的五一劳动节纪念大会上,陈云不仅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向将士们表示关心和慰问,还鼓励大家要向前看,他说:“革命斗争中有胜利也有失败,只要我们保存下革命的有生力量,我们就会发展壮大起来。你们现在的几十几百人,将来可以扩充到几千几万人,夺取革命更大的胜利!”[李天焕《气壮山河》,见《红旗飘飘》(10),中国青年出版社1959年版,第111页。]陈云以党中央的名义对西路军进行鼓舞,使大家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慰藉。黄火青说:“党中央的关心对我们是很大的鼓舞。陈云同志在五一劳动节大会上的讲话,大家听了更是兴高采烈,使我们这些从祁连山荒原僻野中历尽艰辛长途跋涉出来的红军战士,精神上得到极大慰藉。”[黄火青:《新疆工作的回顾》,载《中共党史资料》第39辑,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第48页。]

    为了稳定战士的情绪,除了多次进行言语鼓励外,陈云还在部队休整期间,通过找个别谈话,摸清了西路军将士的思想状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决定在迪化不讨论西路军的失败原因等问题,仅学习中央和共产国际一些新的指示精神,从而以党的政策对他们进行团结,减少了大家的思想负担。

    另一方面,面对是否脱下军装,陈云重在劝导以保存力量。盛世才认为红西路军左支队进疆“恐引起中央(指南京国民党政府)注意及当地人民疑惧”。因此,他提出,红军进疆后必须换服装、改称号。要听从盛世才的要求让他们脱下军装,这让战士们一时都难以接受,为此,陈云不仅耐心的向他们讲明了当前所处的环境,还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他说:“同志们的心情,我是完全理解的。但军队的本质不在于穿什么服装,而在于人员的信仰和听谁的指挥。我们穿的服装虽然变了,但我们的信仰没有变,仍然是一切听中国共产党领导与指挥的红军嘛!我们换装就是为了很好地保存和发展我们的红军。”[《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左支队在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7页。 ]

    (三)争取发展利益

    1937年4月7日,共产国际执委会书记处致电中共中央书记处:“已经决定西路军人员进入新疆后即转送苏联学习。”[秦生:《红西路军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98页。] 4月20日,中共中央向西路军发来电报:“远方(指共产国际)对于西路军进入新疆赴远方求学问题已决定了”。因此,在进疆之前,中央和共产国际已对西路军以后的去向作了安排。然而在历经艰险进疆后,赴苏学习的计划却迟迟得不到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指示,新疆同陕北的路途又十分遥远,短期内显然难以返回陕北。

    面对这种情况,陈云决定用这段时间,组织西路军战士学习文化知识,不仅将大家的生活和学习安排得井井有条,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体育和娱乐活动,既充实又有趣。同时,以对革命和对干部战士高度负责的态度,陈云多次发电报催促,积极争取,但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总是以不理或者不着边际的‘考虑’二字进行答复。对于他们的这种态度,陈云在一封长信中提出了尖锐的意见,明确表示“很不满,难以共事”,“一个干部也不放手”,并在信的最后,提出希望解决莫斯科出版的中文书籍、军事教官和学习军事用的汽车等问题,力争为西路军战士争取到更多生存和发展的利益。

    此外,陈云还对西路军的未来进行了慎重考虑,决定利用新疆这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和有利条件,就地取材,把“新兵营”进一步办成学习现代化军事技术的学校。

    三、高瞻远瞩,培养航空专业人才

    针对中国革命缺乏航空人才,延安和各抗日根据地又没有条件培养的现状,陈云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将西路军战士的前途与中国革命未来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适时地提出在新疆培养党的空军人才,建设强大的人民空军,这为中国空军部队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普及知识,掀起学习热潮

    “七七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全面展开,国内外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判断当时的战争形势和西路军目前的处境,陈云决定利用在新疆的这段时间,组织西路军学习基础文化知识,他根据个人文化程度的不同,对部队的学习作了细致安排,将学员分别编成甲、乙、丙三个班,教员则本着能者为师的原则,由西路军内部文化程度较高的同志兼任,为加强干部的政治素养,陈云还在新兵营内建立健全了党组织机构,制定了严格的政治纪律,亲自抓“新兵营”的政治学习,主讲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共产国际七大决议和国际形势等。这样,在陈云的组织指导下,大家比着学、赛着学,白天黑夜都在学,很快就在西路军官兵中形成了学习热潮。

    通过两个多月的学习,到7月上旬,文化程度比较低的指战员,在过去学习的基础上,大都掌握了近两三千字,达到能记笔记和阅读报纸,数学则学会四则运算及百分数。在7月中旬组织的文化考核中,参加语文测验的106人中,有51人得了90分以上;参加算术测验的390人中,有192人在90分以上。参加政治测验的48名干部,对党的重要政策问题都有所了解。[《陈云、滕代远给王明、康生、邓发的信》,陈云手稿,1937年7月15日。]为下一步学习军事化技术学习作了准备。

    (二)就地取材,夯实军事技术基础

    西路军余部400多人在迪化五个多月的时间,“仅以本身力量进行中文、算术、常识、军事、政治的训练,进步虽有,而新武器还没有学习”,随着抗日战争的激烈进行,陈云又提出利用盛世才航空队的条件,为八路军培养航空人才和特种兵,把“新兵营”进一步办成学习现代军事技术学校的目标,并得到中共中央的批准。

    为了使西路军总支队官兵尽快开始学习军事技术,陈云从苏联顾问那里详细了解盛世才机械化旅的装备情况。这时,盛世才在苏联的帮助下已经组建了自己的航空队,而且聘有苏联教官执教。据苏方统计:盛世才的航空队共有飞机15架,其中有6架初级教练机,另有9架侦察轰炸机亦可用作教练机,苏联教官已帮其训练了两批飞行员和一期地面维修人员,准备再培训一期飞行和机械人员。现有苏联飞行教官2人,机械、领航教官各1人,下期能训练飞行、机械人员各30名左右。这对红军长远发展是需要的。西路军指战员在这里学习军事技术,条件是不错的。摸清情况后,陈云利用与盛世才的统战关系,“借鸡生蛋”。在苏方的协助下,陈云多次主动同盛世才交涉,请他的航空队限期为八路军培训50名空、地勤干部。对此,盛世才向陈云提出三项条件:第一,他的飞机不多,要求中国共产党出面请苏联再援助几架比较先进的飞机,用于培训共产党的飞行人员;学员要由50名减为45名,其中飞行25名,机械20名。第二,为八路军训练的这批飞行员毕业后,不要马上回延安,要他们帮助航空队把军威建立起来,因为他训练的头两批飞行员都是学生出身,胆子小,不愿意打仗。第三,要求中国共产党派一批得力干部在新疆工作,帮助发展文化教育,整理财政经济,卫戍边防。 

    经过慎重考虑,陈云认为这三条切实可行:首先,此举有利于发展同盛世才的合作关系,可以扩大统一战线,保持一条和苏联之间的物资运输与人员往来的通道。其次,这并不丧失原则,对八路军也是有利的。空军是很复杂的技术兵种,要建设自己的空军,必须及早培养人才。最后,考虑到当时苏联同国民党政府有外交关系,不可能为中国共产党培训成批的军事技术人才,尤其像训练飞行人员这样敏感的问题,他们更不会轻易答应。若能利用盛世才的航空队,为八路军培养一支既会驾驶飞机,又会维护飞机、修理飞机的航空技术队伍,不是比去苏联学习更便利吗?基于上述的分析,陈云答应了盛世才提出的条件,并和他达成了用盛世才的名义,以苏联的教官和装备,为八路军培养航空技术人才的协议。

    1937年10月23日,陈云和滕代远致电毛泽东、张闻天,汇报西路军余部入疆以来的情况,说:“现在要求护送皮衣回陕北上前线抗日,否则即准备全部分到迪化学习飞机、铁甲、汽车、炮兵和骑兵。则今日已商准督办,下星期送一百五十人入学学汽车三月,毕业后再学铁甲车、坦克。我们认为,利用新疆在三年内培养五千军事的新干部是可能的、必需的,且学校名称、设备现比陕北完备些。中央意见如何,望转报国际和指示我们,以便遵行。”25日,中共中央很快批准了陈云、滕代远提出的这个计划,张闻天同毛泽东复电陈云、滕代远:“同意将四方面军人员分配到迪化各学校去学习新技术。”

    协议达成了,教官、学校都有了,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着手招收学员。招收飞行员,这是战争年代摆在我党领导干部面前的又一项崭新的课题,谁都没有经验,而陈云面对这一新问题,认真思考、周密部署,创造性地开展招飞工作,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昔日翱翔蓝天 今日英姿不减——女飞行员联谊会举行2018年联谊活动(组图)
·下一篇:无
·特稿:昔日翱翔蓝天 今日英姿不减——女飞行员联谊会举行2018年联谊活动(组图)
·特稿:父亲的足迹——最后的冀鲁豫(组图)
·特稿:肝胆相照战友情——朱德与刘少奇的革命友谊与交往(组图)
·特稿:国史学会会长朱佳木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座谈会上的讲话(组图)
·特稿:国史学会会长朱佳木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座谈会上的讲话(组图)
·特稿:王明富诗文选集《在伟人毛泽东身边》赠书活动在泽园酒家举行(组图)
·特稿:王明富诗文选集《在伟人毛泽东身边》赠书活动在泽园酒家举行(组图)
·特稿:育英同学会老校友庆祝育英学校建校70周年(组图)
·特稿:育英同学会老校友庆祝育英学校建校70周年(组图)
·特稿: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座谈会在京举行(组图)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方芳:论陈云对中国早期人民空军创建的贡献(组图)
特稿:论陈云对中国早期人民空军创建的贡献(组图)
刘钇宏:昔日翱翔蓝天 今日英姿不减——女飞行员联谊
特稿:昔日翱翔蓝天 今日英姿不减——女飞行员联谊会
何绍全:父亲的足迹——最后的冀鲁豫(组图)
特稿:父亲的足迹——最后的冀鲁豫(组图)
肝胆相照战友情——朱德与刘少奇的革命友谊与交往(
刘建:肝胆相照战友情——朱德与刘少奇的革命友谊与
特稿:肝胆相照战友情——朱德与刘少奇的革命友谊与
特稿:国史学会会长朱佳木在纪念刘少奇同志诞辰120周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