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何光宇在冀鲁豫军区
何光宇照片
中红网北京2018年11月19日(何绍全)
2018年11月6日,我们冀鲁豫的后代们策划去徐州纪念淮海战役70周年举行活动,我的脑海里不时的闪过父亲生前讲过的许多淮海战役的亲历故事,那些故事至今记忆犹新,也正好有了个考证的机会。感到这次纪念活动机会难得,于是好好的做了功课。找来了淮海战役态势图,开始认真的判读,慢慢从这张关乎国家命运之战的地图中,父亲的足迹清晰的显现出来。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渡过了黄河,父亲(何光宇,时任冀鲁豫七分区司令员)送走部队后返回了冀鲁豫。这一年,冀鲁豫11纵(司令王秉章,政委张霖之),在掩护晋冀鲁豫大军过黄河后,归属山东军区,参加了开封、豫东、济南等战役。冀鲁豫军区也归属山东军区,在坚守根据地,休养生息中度过了一年时间。1948年7月1日,冀鲁豫军区奉中央军委命令,率新编独1旅(旅长况玉纯)、新编独3旅(旅长闵学胜)及军区所属部队(不要忘记他们:冀鲁豫2分区基干团,3分区8团、基干团,5分区基干团,7分区15团、基干团)共15个团14000余人,经山东单县参加淮海作战。其初期任务为“配合中野11纵钳制敌25师及快3纵”。于是,在《淮海战役态势图》的西北方向,出现了一个大大的“人”字形图标。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后,分部分兵力配合中野1纵于张公店围歼敌181师。冀鲁豫军区赵健民司令员、何光宇副参谋长(后任冀鲁豫军区战勤司令员)率独1旅及部分兵力,负责监视徐州敌人动向。
战役进行了数日,徐州东面,华野在碾庄围住了敌黄百韬(7)兵团。南面,中野围住了黄维(12)兵团,同时,眼睛还盯着徐州杜聿明集团。此时战场出现了我“吃一个,夹一个,看一个”战局。中野、华野已经是投入了全部的兵力,中野是刚从大别山出来的,人员装备都很差,已经到了刘伯承元帅所说的:“瘦狗拉硬屎”的程度。华野虽是经过一年的征战补充,人强马壮。一下子围住敌军两个集团,也是“五个指头按跳蚤,动弹不得”。如果不马上歼灭敌人的一个集团,战局就有可能向相反的方向倾斜。
细观我们熟知的《淮海战役态势图》,是以纵队运动为依据标注的图标。可此时却在淮海战役态势图中出现了一个大大的以“旅”级单位的图标。为什么会出现一个“旅”级单位运动的图标呢?我此时想起来父亲在讲述淮海战役时说的话,“用望远镜看见杜聿明集团打开防御工事,夹杂着成千上万的老百姓,一窝蜂的拥出徐州城,当时急的我们直跺脚!挡不住呀!”这又是怎么回事情?细细的判读地图,扳着指头计算战役进程的日子,终于读出了历史的答案。
此时的冀鲁豫军区和所属部队正在徐州外围监视杜聿明集团的动向。父亲说,那时候,除了每天用望远镜监视徐州敌人的动向外,就是打击敌人出城的零星部队,基本没有大的任务。1948年11月22日黄百韬兵团被全歼;11月25日黄维兵团虽被围于双堆集,但中野也由于缺少支援,屡攻不下,以致双堆集战役不能迅速结束,战局僵持。而11月30日徐州杜聿明集团(含邱清泉、孙元良、李弥兵团)在蒋介石的强令下,放弃徐州,驰援黄维兵团。30万敌军裹挟众多老百姓,潮水般的拥出了徐州城,沿萧永(萧县,永城)公路往南撤退。这一突发事件几乎打乱了战局。当时南面的黄维兵团还实力正强,负隅顽抗。如果杜聿明集团和黄维兵团汇合,淮海战役将结局难料。可监视部队只有不足两个旅的兵力,堵是堵不住了。危急情况下,司令员赵健民和我父亲连商量的时间都没有了,边追边报告;独一旅旅长况玉纯也是边追边报告。在请示回复中,粟裕司令员指示,追!待杜集团放弃徐州后,在敌无依托的情况下堵住它!就这样,冀鲁豫军区的监视部队,就是凭两条腿,从杜聿明集团的后面一直追至当面,边缴获边走,边追边换装。终于在预定时间堵住了杜集团,为淮海总前委赢得了调动中野、华野部队的时间。这一行动在淮海战役态势图上形成了一个以“旅”级单位行动轨迹。当时的报纸上也有关于冀鲁豫军区的部队如何“兜击”杜聿明集团的报道,而“兜击”也成了当时新发明的一个新军事术语。
事后,军事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是当时的总前委因为碾庄、双堆集的战事,已无兵可用,情况十分危急,战局几乎出现了失控状况;二是华野刚完成碾庄战役,部队尚未休整,投入新的作战也有困难,从徐州以东运动到位,需要较长的时间。这也几乎是淮海战役的转折点。也因为当时蒋介石的直接干预,命令混乱,使杜聿明集团无所适从。终于在冀鲁豫军区部队的死缠烂打下,于12月4日,在陈官庄地区,杜聿明集团停住了前进的步伐。事后,华野一纵司令员叶飞夸奖旅长况玉纯说道,你真是立了大功啊!敌人瞧不起你们这支地方部队,可你们不到一个旅,就把敌人扭得团团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