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组图)
2018-10-16 10:05:14
作者:王兴和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素有“塞上江南、北凉古都”之称的高台县城东南角,前身为“高台烈士陵园”。

(上图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通透式大门)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奉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之命,红四方面军总部率五军、九军、三十军,共21800余人,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后由于时局变化,宁夏战役计划被迫中止。渡河部队奉命组成西路军,转战河西走廊。西路军两万余名将士为完成在河西建立根据地、打通国际通道的重大使命,在河西走廊浴血奋战半年之久,歼敌25000余人。西路军终因寡不敌众等因素兵殇河西走廊。红西路军征战史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一页。

    1937年1月,在高台发生的攻防战,是其中最惊心动魄、悲壮惨烈的一战。1日,红五军大部分指战员在军长董振堂的率领下攻占高台县城。12日,红五军遭到六倍于己的敌人的包围,在与敌人进行了九天八夜的殊死战斗后,弹尽援绝,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等红五军将士2000余人和800多名抗日救国义勇军全部壮烈牺牲。

    为纪念在高台英勇牺牲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红五军指战员,高台县人民群众自发倡议修建革命烈士纪念地。

    1953年,为了纪念红西路军烈士,在高台县城东南始建“高台烈士陵园”。园内掩埋着转战河西、血战高台而壮烈牺牲的红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等3000多名红西路军革命烈士的忠骨。

    2009年3月,经张掖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同意将高台烈士陵园定名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一、红西路军在高台

    1936年10月7日(农历八月廿二)、8日,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在甘肃会宁青江驿、界石铺等地与前来迎接的红一方面军部队会师。9日,张国焘、朱德、徐向前、陈昌浩率红四方面军指挥部到达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合。此时,红四方面军有3万多人。红四方面军长征历时一年半,曾三过草地,历经艰苦曲折。21日,贺龙、任弼时、关向应、刘伯承在甘肃静宁平铎镇与红一方面军代军团长左权、政委聂荣臻会面。22日,红二军团在静宁将台堡。23日,红六军团在兴隆镇,同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至此,红二方面军结束长征,全军将士有1万余人。红二方面军长征历时近一年,在途中经艰苦作战,爬雪山过草地,冲破国民党军的围追阻截,战胜党内分裂的危机,克服艰难险阻,红军三大主力最终实现了会师。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11日,在红一、四方面军会宁会师的第2天,中共中央和军委正式发布了夺取宁夏的具体战略部署——《十月份作战纲领》。《十月份作战纲领》提出:“攻宁部队准备以一方面军西方野战军全部及定盐一部、四方面军之三个军组成之,其余两个军及二方面军全部,一方面军之独四师组成向南防御部队,可能与必要时,抽一部参加攻宁。”十月份作战纲领明确规定:“攻宁开始时机依造船情况决定,但至迟十一月十号前须完成一切攻宁准备。” 

        为了统一宁夏战役的军事指挥,中央书记处决定三个方面军的行动由朱德、张国焘“以总司令、总政委的名义,依照中央与军委的决定组织指挥”,而《十月份作战纲领》的各项任务,亦由“朱张两总及各方面军首长以个别命令行之”。

    至此,宁夏战役计划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

    1936年10月24日,红四方面军三十军抢渡黄河成功,标志宁夏战役正式实施。

    1936年10月25日至30日,红四方面军之三十军、九军、五军及总部渡过了黄河,并控制了一条山、五佛寺等战略要地,打开了北进宁夏的门户。但这时河东的敌人,正齐头并进,全力向北压迫。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按照中央的部署多次设伏诱歼敌人,但均未成功。而敌人却控制了靖远、打拉池、中卫等地,打通了增援宁夏的道路,隔断了红军主力同河西部队的联系,宁夏战役计划被迫搁置。 由于敌情变化,军委命令屡有变更,致使四方面军主力未能全部渡过黄河。

    1936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电令渡过黄河的红军组成“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政委陈昌浩,副总指挥王树声,参谋长李特,政治部主任李卓然,政治保卫局局长曾传六。下辖三个军:五军军长董振堂,政委黄超,参谋长李屏仁,政治部主任杨克明,辖2师4个团,3000余人,枪1000余支,平均每枪子弹5发。九军军长孙玉清,政委陈海松,参谋长陈伯稚,政治部主任曾日三,辖2师6个团,6500余人,枪2500余支,平均每枪子弹15发。三十军军长程世才,政委李先念,参谋长黄鹄显,政治部主任李天焕,辖2师6个团,7000余人,枪3200余支,平均每枪子弹25发。另有骑兵师,200人马,200支枪,平均每枪子弹25发,妇女独立团等。全军计21800人,机关、医院、伤病员及勤杂人员占百分之四十左右。

    西路军原为实现《平(番)大(靖)古(浪)凉(州)战役计划》,单独西进,接通新疆,但在古浪一役中,损失惨重,伤亡2000余人……由此,西路军就在该地点进行大规模的惨烈战斗,部队严重损耗,由21000余人锐减至15000余人,渐渐陷入绝境。

    1936年11月11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命令渡河部队组成西路军,向河西走廊进军。

    1936年12月27日,军委主席团电示徐向前、陈昌浩:“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前途甚佳。西路军仍执行西进任务,占领甘、肃二州,一部占领安西。”当晚,红五军撤离山丹,向高台、临泽(抚彝)开进。总部及直属队在九军掩护下,突出永昌城,转移到水磨关至新城堡一线。红军西路军冒着严寒与前堵后追的敌兵且战且行,经民乐洪水,越张掖(甘州),涉黑河,西行进入临泽(抚彝)境内。

    1936年12月30日,红五军占领临泽县城。军长董振堂与政委黄超商议,决定由黄超带三十七团、四十三团及其他直属单位留守临泽,筹备粮草,为西路军总部及后续部队西进做准备。董振堂、杨克明(陶正)率三十九团、四十五团、骑兵团两个连和军部直属分队特务团所辖警卫连、侦察连、通讯连和妇女抗日先锋团三营一部2800多人前去攻占高台县城。政委黄超把全军仅有的一部无线电台留在身边。

    红五军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率部队日夜兼程,以四十五团为左路,三十九团为右路,特务团、骑兵团居中,向高台进发。

    1936年12月30日晚,部队到达高台县渠口堡(今巷道乡渠口村),与敌增援部队遭遇,四十五团、特务团战士果断出击,奋勇杀敌,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敌两个连400多人被全歼。

    1937年1月1日黎明,红五军进攻高台城。高台城位于河西走廊中部,是穿越河西走廊的必经之路。城内守敌除马步芳堂兄马步康的一个排和保安队外,另有国民党地方政府仓促组建的民团1400多人。军长董振堂下达战斗命令,红五军将士一鼓作气,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战斗,攻入城内,保安队和民团1400多人全部缴械投降。高台解放。

    红五军攻占高台后,立即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政权。因电台不在身边,董振堂令骑兵团派人飞马赶回临泽报信,希望政委黄超带领留守在临泽的五军余部迅速跟进,同时让其将高台战况电告西路军总指挥部。

    1937年1月2日,红五军政治部主任杨克明在县城主持召开群众大会,宣传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政治主张和红军宗旨,号召社会各界支援红军西进。在文庙(今高台县政府东侧)宣布开仓放粮,救济贫苦百姓。红军宣传队走街串巷,书写标语,深入群众,进行宣传。红军指战员们不怕天寒地冻,身穿单衣为群众挑水、劈柴、扫地,医务人员积极为病人治疗疾病,很快赢得群众的好感。

    1937年1月3日,红五军召开群众大会,当场逮捕国民党高台县党部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王兆德和恶贯满盈的县政府捕班头目赵仓。会上董振堂号召高台人民闹革命,求解放,大家团结一心,抗日救国。董振堂的讲话鼓舞了高台人民,部分群众对红军有了新的认识,开始信任、支持,配合红军行动。红军宣传队走家入户,组织动员群众翻身闹革命。还张贴标语,表演文艺节目,宣传共产党的主张。

    1937年1月4日,红五军在指挥部驻地天主教堂召开群众大会,高台县贫民救济委员会成立。会上,红五军战士和高台群众一起斗争清算土豪劣绅和不法商人,逮捕土豪卢荣,不法商人董子清,没收他们的银元、布匹,粮食、绸缎、分给困难群众。群众看到红军确实是穷人的队伍,部分群众纷纷响应号召参加革命行动。

    1937年1月5日,红五军在十字街召开群众大会,选举产生中华苏维埃高台县政府,许青年任主席,白希斋任副主席。红军俘获的民团团丁1400多名,有300多人不愿回家,主动要求参加红军。经审查后,以此为基础成立抗日救国义勇军甘肃省第五路军司令部,白希斋任司令,胡宗经、郑柄伦任参谋部参谋,张荣任供给部部长,李洁任通讯排排长,贺瑕玲任第一团团长。大会根据群众揭发,将任职后被地主老财收买叛变、乘机贪污敲诈勒索群众的贫民救济委员会主任王天佑公审后就地处决。

    红五军在高台成立东街、西街苏维埃政府。东街苏维埃政府设在文庙万寿宫,由张正福、夏登云等五人组成,张正福任主席。西街苏维埃政府设在城隍庙圣母宫(今人武部驻地),由陈锡福、赵辅、李兹等七人组成,陈锡福任主席。同时,成立少先队、儿童团、妇救会等群众团体,筹办合作社、互助组。多次将没收地主土豪和不法商人的财物分给贫苦人民,为群众解决困难。

    高台人民积极响应苏维埃倡议,为红军筹备军需。骆驼队的刘林带头为红军捐献棉布、棉花、皮张等军需物资,“德胜荣”“瑞兴昌”“义兴和”“复顺兴”等商号不仅纷纷为红军捐款、捐献粮食,而且红军购物,一律低价出售。东湾、南湾等城附近的富户也积极捐钱、捐物、捐粮,五军很快就筹集到急需的过冬物资。红五军的行动得到高台人民的热烈拥护,妇女日夜为红军赶制棉衣和棉鞋,男人们帮助红军修筑城墙、工事。有八九百名高台热血青年踊跃报名参加红军。原四十五团政委张力雄回忆,当时仅四十五团就补充新兵528人。

    时值寒冬腊月,滴水成冰,有些战士还穿着单衣草鞋,中华苏维埃高台县政府组织三个裁剪组为红军战士缝制冬衣。仅仅几天时间,就使红五军3000多名指战员换上了冬装,就连义勇军的部分战士也换上新棉衣。五军的战士在战斗间隙,为群众演出文艺节目,教青年人唱歌。

    董振堂派去临泽给政委黄超送信的小分队回来了。黄超带领的红五军余部并没有开到高台。小分队带来中革军委的命令:“在高台、临泽地区集结,暂时勿再西进。”西安事变后,回到南京的蒋介石在扣押张学良的同时调集40个师的兵力准备进攻西安。中央令西路军暂勿西进,有静观时局、随时需要西路军东返策应陕甘的意图。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灭共之心不死。他命令盘踞在甘肃、青海的马步芳、马步青的部队加紧进攻,企图彻底消灭西路军。

    高台全城的布防是:红军第四十五团扼守东城门和城东南半部。第三十九团扼守西城门和城西南半部。以特务团、骑兵团扼守北城。高台人民在红军的领导下积极备战。他们组织木匠、铁匠,赶制大刀、梭镖、铁叉等武器。青壮年劳力拉沙抬石,加固城墙。部分群众捐出自家的木材和箱柜,把箱子,柜子装上沙土构筑工事。

    高台西城外和东关外各有一座小庙。东关为祖师庙,西关为财神楼,略高于城墙,可以看见城内的情况,曾被敌高台守军加固成两个碉堡。红五军派兵扼守城外这两处制高点,形成拱卫全城的两个屏障。

    1937年1月5日,敌军乘五军长途跋涉,立足未稳,匆匆布置后立即发动进攻。战斗首先在高台城外展开,敌人以强大的火力猛攻城外两个制高点,企图先占领制高点,以压制城内火力。红五军也力保制高点不失,以四十五团一个连扼守东关碉堡,三十九团一个加强排坚守西关碉堡。战士们誓与阵地共存亡,尽管双方兵力及装备悬殊极大,敌人不惜一切代价,在炮火的掩护下连续四五个昼夜轮番猛攻,伤亡难以计数,但战士们打得英勇顽强,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进攻,牢牢地坚守在阵地上。

    1937年1月9日,马步芳任命的前敌步骑总指挥马元海集结正规军2万余人、民团3万余人,兵分两路对我西路军分割包围,集中马彪、马朴、韩起禄、韩三成4个骑兵旅和炮兵、特务、手枪3个团,以及部分民团2万余人全力围攻高台城。

    高台城里的红五军仅有2800余人,敌我兵员力量悬殊,武器装备差别巨大,红军面临严重威胁。董振堂想向总指挥部发电请求增援。但机要参谋和电台都被留在临泽。

    1937年1月12日,敌人开始总攻。红五军原先修筑的工事大部被摧毁。炮火过后,敌军扛着云梯,手持绳索、铁钩,嚎叫着向城墙扑来。红五军将士先尽量让敌人靠近,然后集中火力打击。打得敌人人仰马翻,但红军伤亡亦重。群众帮助红军转移伤病员,运送物资。艰难的战斗一直持续了四天。城内我军弹药粮食严重缺乏,城墙被敌人炸得无险可守。城外近十倍于红军的敌人装备精良,供给充足。

    当晚,董振堂命令骑兵团团长吕仁礼率人在大佛寺(今高台电影院)附近城墙下,挖一个高两米宽三米的门洞,仅留下半尺厚的墙皮,突围时一捅即破,两匹马三个人可以并排前进。城北是一片荒滩,八九百米外就是黑河,沿结冰的河床向东而下就可到达廖泉与临泽部队会合。

    1937年1月17日凌晨,留守在临泽的红五军政委黄超派人给董振堂送来命令“高台是西路军西进必经之地和重要据点,不能放弃,必须死守。”

    这天战斗更加惨烈。敌人重点进攻红军高台东关的制高点——由祖师庙改建的大碉堡。一波又一波的敌人如潮水般涌上来,丢下一具具尸体后又如潮水般退去。敌恼羞成怒,集中火力炮击碉堡。红军一个连的战士在敌人的连续炮击中一个接一个倒下,碉堡被炸毁,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敌人见西关大碉堡久攻不下,在财神楼下堆积大量柴草,点燃财神楼下的柴草和周围的民房。坚守财神楼的30多名战士爬上堡顶,毁掉武器,集体跳入火海,全部壮烈牺牲。西关碉堡落入敌手,高台城东西两面失去防守屏障。

    1937年1月20日晨,敌人集中全部兵力用人海战术发动全面攻势,敌人涌上城头。红军指战员英勇顽强,浴血奋战。红军战士们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用枪托打,用石头砸。刺刀拼弯了,大刀砍断了,就用木棒、拳打、口咬敌人。有的战士就抱住敌人跳下城墙,和敌人同归于尽。最终,敌人从城西南打开一个缺口攻进城里。

    红五军官兵与敌人展开惨烈的巷战,枪炮声、喊杀声响成一片。大街小巷血流成河,遍地都是双方伤亡人员,高台城整个笼罩在悲壮的气氛中。

    杨克明带领军直属机关人员增援西关未果,退守在天主教堂军指挥部。炮火引燃了房子,杨克明在烈火中与敌奋战,身边的战士先后都牺牲了。他向马家军射击,子弹打完了,他也身中数弹,英勇牺牲,时年32岁。

    曾任军部警卫员的林炳才回忆:“董振堂带着二三十个人迅速上了东城楼。在城楼上,董振堂组织指挥部队继续抗击敌人。董振堂指挥部队和敌人反复冲杀9次之多,敌伤亡200余人。就在这激烈的战斗中,敌人的一颗子弹飞来,董军长被打中,只见他身子一晃,就从城墙上摔到了城墙下,壮烈牺牲。”

    高台巷战一直持续到下午6时,红五军战士们伤亡惨重,随着枪声、喊杀声渐渐隐去,最后终因寡不敌众,高台失陷。

    在高台战斗危急时刻,西路军总部派三十军八十九师一部支援,部队也有许多伤亡,被敌拦截,增援未成。

    红五军驻守高台的指战员3000多名除少数被群众掩护突围、部分被俘外,其余全部血洒高台壮烈牺牲。军供给部部长傅兰荪、民运部部长盛茂吾、卫生部部长陈春甫、第十三师师长李连祥、政委朱金畅、参谋长刘培基、第十三师师长兼第四十五团团长叶崇本、第四十三团团长万汉江、政委何志余、参谋长年鸿才(严风才)、第三十七团政治处主任钟烈彬、第三十九团政委周金昌、特务团团长徐志贞......

    董振堂牺牲后,敌人残忍地将他的头颅割下来,挂在高台城东城楼上示众。马家军还将被杀害的红军干部尸体用毛毡包裹,准备送南京邀功。许许多多烈士连名字都没有留下,但他们的英雄气概可歌可泣,他们的壮丽业绩将永载史册!

    红西路军组建后在河西走廊坚持战斗五个多月。经过强渡虎豹口,激战一条山,苦战古浪,转战山丹、永昌,血战高台,鏖战倪家营,恶战梨园口,血洒康隆寺,分兵石窝山,穿行祁连山,突围至星星峡……在没有救兵、没有供给,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最终导致西路军全军覆亡。西路军战死者7000多人,被俘12000多人。被俘后惨遭杀害者6000多人,回到家乡者3000多人,经过营救回到延安者4500多人,流落西北各地者1000多人。仅余400多人的西路军指战员在李先念率领下撤入祁连山,后在陈云的接应下退到新疆。

    西路军广大指战员坚决执行中央命令,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连续奋战半年之久,歼敌2.5万余人,对配合河东红军战略行动,推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起到了重要作用。他们顾全大局、服从命令,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生命不息、战斗不止,艰苦奋斗、顽强不屈的崇高精神,谱写了一曲震古烁今、感天动地的英雄篇章。

    二、高台烈士陵园建设

    为纪念在高台英勇牺牲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红五军指战员,高台县人民群众自发倡议修建革命烈士纪念地。

    1951年6月,中共高台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在高台建立红四方面军烈士纪念塔,编制上报《烈士纪念塔图案及预算》。高台县烈士塔建塔工程委员会成立,实地勘测纪念塔地址,准备修塔材料、收集红四方面军和红西路军事迹工作。

    1957年5月,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复修建高台烈士陵园。中共高台县委和县人委召开行政会议,专题研究烈士陵园修建事宜,烈士陵园建修委员会成立。

    1957年7月1日,中共高台县委、高台县人民委员会在县城东南角举行烈士陵园修建奠基仪式。全县干部、职工、学生、城乡群众和解放军官兵8000名参加。

    1957年10月底,高台烈士陵园正式建成。烈士陵园坐东向西,总面积四万多平方米(约六十五亩)。陵园大门门楣正上方镌刻有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德题写的“烈士陵园”四个大字,背面镌刻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亲笔所题“浩气长存”四个大字。园内主要有红五军阵亡将士公墓、董振堂、杨克明烈士纪念亭和战史陈列馆。

    园内最东侧建有烈士公墓、在公墓南北两侧建有董振堂和杨克明烈士纪念亭,修建大门、围墙等基础设施。烈士公墓中的遗骨是当年红五军将士指战员血战高台牺牲后抛弃在碱泉子沙滩上,于一九五五年迁来的。公墓四周栽有小松树二十余株,在烈士公墓前立一木牌,上书: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阵亡烈士公墓。大门只是简单的木栅栏。

    1958年,在烈士公墓西侧修建烈士纪念堂,正墙上有朱德副主席、徐向前总参谋长的题词。堂内布展“血泪的控诉”,有惨遭杀害红军的照片12张。在靠近陵园大门的南北两边对称地修建2个双层五角纪念亭。

    1963年2月,高台烈士陵园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64年11月25日,中共甘肃省委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总团高台县工作团进驻高台。团党委决定:借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之机,重新搜集烈士史料和编写有关红五军在高台革命斗争的故事,进行陵园整修扩建工作。

    1965年6月10日,又在公墓前竖立石材的“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第五军阵亡烈士公墓”纪念碑。

    1965年7月,烈士陵园整修完工。收集董振堂、杨克明烈士遗像、遗物、生前事迹材料和红五军血战高台的部分资料,编写《红五军进驻高台记》《高台血战中牺牲的团以上红军烈士简历》《红五军高台战役的经过及其历史教训》《红西路军大事记》等资料。重新布置纪念堂,增加一九三六年红四方面军西征简介,红五军攻占高台简介和夜渡虎豹口、攻克高台城、建立红色政权、分粮给群众、深夜制军装、马匪兵攻城、红军英勇巷战、群众保护红军、进入祁连山、山中听喜报、星星峡会见等11幅反映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西进、攻占高台英雄事迹的油画和板画。在烈士公墓前竖立“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第五军阵亡烈士公墓”纪念碑,纪念堂南北两侧的两个纪念亭改建为董振堂同志纪念亭和杨克明同志纪念亭,分别竖立纪念碑,刻写烈士传略。在靠近大门的两个纪念亭内,书画反映各个历史时期有关军事斗争(以长征为主)的中国革命历史画、毛主席诗意画,书写毛主席语录和诗词、革命烈士遗诗等。陵园的整修扩建工作中,高台县社教工作团、中共高台县委、高台县人民委员会发动全县干部、职工、居民、学生3800多人参加义务劳动,填挖园内土地1400多方,栽植白杨树、槐树、苹果树、松树等960余株。

    1977至1978年,对烈士陵园大门进行改扩建,对4个纪念亭进行维修。原烈士陵园大门因地基下沉、上顶裂缝,撤除后重新修建一座砖混结构的大门。陵园正门上方横联“烈士陵园”仍为朱德亲笔所题,正门背面仍镌刻着郭沫若亲笔所题“浩气长存”四个大字。大门漆书对联2幅,中幅对联为“碧血丹心血沃神州兆大地,壮志豪情志屹华夏贯长空”,边幅对联为“血溅沙场威武不屈,志光中华浩气长存”。4个纪念亭和烈士公墓四周制作加设水泥预制栏杆。

    1981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82至1984年,烈士陵园进行全面维修。在烈士公墓四周加设水泥护栏,铺设绕墓水泥路,陵园内主要道路铺设水泥地坪。在陵园大门到纪念堂的中部修建万年青喷泉一座。对烈士纪念堂、纪念亭进行粉刷、电路改造、地面裂缝处理等。

    在“万年青”喷泉北部修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战史陈列馆,建筑面积420平方米。重新收集、编写、制作陈列室图片、文字说明等。陈列馆大厅正面为毛泽东手书“共产主义是不可抗御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死难烈士万岁!”屏风。东西两侧为朱德、李先念、徐向前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笔题词。室内西侧设“红军西征展室”,包括“奉命西征”“一条山大捷”“苦战四十里堡”“三进三出倪家营”“梨园口白刃交加”“浴血鏖战兵败祁连”“红石窝三条决定”“敌军酷刑”“党群营救”“人民怀念,万古千秋”等10个部分。东侧为“血战高台展室”,包括“攻占高台城”“发动群众,组建新兵营”“血战高台”“敌军暴行”“红军遗物”“营救亲人”“高台为你著荣光”“梦魂五十载高台祭英魂”“政通人和念英雄”等10个部分。陈列柜展出红军使用过的马刀、手雷、螺号、沙锅、毛毯、褡裢、皮箱等烈士的遗物。

    高台烈士陵园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视,陵园面貌逐步得到改观。先后修缮了烈士墓、大门,彩绘了纪念亭,铺衬了大小道路,新建了陈列室、喷泉,更新了围墙等。陵园的绿化也更加完善。秋夏,陵园内彩亭、喷泉,幽邃曲径、绿树浓荫、肃穆清雅、引人入胜。每年县内外专程到烈士陵园瞻仰者达10万人次以上。

    1985年8月5日,党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在省、地、兰州军区等领导的陪同下,专程前来高台烈士陵园瞻仰和视察工作,并做了重要指示。胡耀邦同志指示说:“扩大陵园建设,我是赞成的,但要搞成既是陵园,又是公园;既能瞻仰,又能游览,还要有休息的地方。”他还说:“把烈士陵园搞好,用这个场所教育人,就是精神文明建设”。胡耀邦同志的指示得到了省、地县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高台县委、县政府专门召开了县委扩大会议,提出了搞好规划,精心设计,抓紧施工,加强管理,充实人员等措施。除将专题计划报告书呈省政府外,并由县领导同志亲赴兰州向省委汇报。省委、省政府得知具体情况后,立即召集办公厅、民政厅、财政厅等有关部门会议,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1986年,高台烈士陵园扩建事宜列入基建项目。积极贯彻落实胡总书记的指示,把高台烈士陵园建设好,并对搞好设计、施工问题、革命传统教育、征集烈士遗物等方面做了

(上图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阵亡公墓)

    具体的指示。根据初步设计规划,陵园总面积扩建到120亩,新建烈士纪念塔、中央领导题词碑亭、主要牺牲将领烈士墓、董振堂烈士大理石雕塑像和其它烈士群雕。以古建筑形式修建烈士纪念堂、陈列室、展览室、接待室等。新建人工湖、山、曲拱桥、亭、台、阁、榭、温室、花房花圃、各种干道,在园内进行绿化美化。后因项目建设资金一直未拨付,陵园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停滞状态。在此后的十几年内进行了局部的修建和修缮。

    1993至1995年,高台县政府投资60万元,维修和扩建陵园。重新修建烈士纪念堂,安放董振堂烈士和杨克明烈士的汉白玉半身雕像,血战高台立体旋转英雄群雕落成;搜集图片317张、资料43份、文物14件,走访原红五军骑兵团团长吕仁礼、原西路军干部团政治处主任徐一新、原西路军新剧团成员王定国等革命老前辈,详细了解红西路军在河西英勇战斗的实况。经系统整理,重新补充、逐步完善陈列馆内“红军西征展室”“血战高台展室”内容,把展室装修成封闭式陈列展室。更新风景树3700多株,引进多种花卉美化陵园,修建围墙300多米,铺设陵园路面1300多平方米。烈士公墓、路面水泥围栏更换成钢管围栏520多米。陵园形成规模,占地4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成为甘肃省和西北地区知名的大型革命烈士陵园。

(上图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碑)

    1995年,陵园邀请甘肃著名雕刻家何鄂女士设计并制作了“血战高台”英雄群雕。

(上图为西路军“血战高台”英雄群雕、纪念碑、纪念馆)

    2001年,因三檐双层五角亭年久失修,盐碱侵蚀,亭身倾斜,将基座改为砖混结构。

(上图为杨克明烈士纪念亭)

    2002年,民政局筹资20万,重建董振堂、杨克明烈士纪念亭;走廊新建50米;同时因三檐双层五角亭年久失修,盐碱侵蚀,亭身倾斜,南双层五角亭重建,北双层五角亭维修,将北双层五角亭基座改为砖混结构。对所有建筑重新进行彩绘。

    2004年,在烈士陵园在西南角新征地1.6万平方米,建成生态园一座。并将空军部队捐赠的退役战斗机置于公园内。添置了恐龙、长颈鹿、斑马、熊猫、仙鹤、仙人球等。新建碑林长走廊50米。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纪念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85周年座谈会在铜川召开 胡和平 习远平讲话 刘国中主持 贺荣出席(组图)
·下一篇:无
·纪念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85周年座谈会在铜川召开 胡和平 习远平讲话 刘国中主持 贺荣
·特稿: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报纸展览盐城馆开馆(组图)
·特稿:记彭齐武烈士
·特稿:蒋卫东向韶山毛泽东图书馆赠送书法作品《心之力》(组图)
·特稿:专家为明粮仓文化旅游开发出谋划策(组图)
·特稿:宝鼎“天路”连川渝 无限风光看个够(组图)
·特稿:五十二岁闹革命 随身携带八个字——记海丰县总农会执委、革命烈士叶子新(组图)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出征84周年研讨会在都江堰市长征书院举行(组图)
·特稿:“永恒的丰碑——2018盐城·红色文物保护公益宣传活动”在江苏盐城隆重举行(组
·特稿:“永恒的丰碑——2018盐城·红色文物保护公益宣传活动”在江苏盐城隆重举行(组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王兴和: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组图)
特稿: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组图)
纪念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85周年座谈会在铜川召开 胡
红笔杆:北京名老中医为武警驻三亚某部开展义诊活动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报纸展览盐城馆开馆(组图)
江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报纸展览盐城馆开馆(
特稿: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报纸展览盐城馆开馆(
邓正霖:记彭齐武烈士
特稿:记彭齐武烈士
曹霜:蒋卫东向韶山毛泽东图书馆赠送书法作品《心之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