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齐武(1901-1946),原名彭纪吾,安徽金寨县桃岭乡桐岗村人(原属河南省商城南乡)。彭齐武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母靠租种地主家的几亩薄地和日常帮工维持全家7口的生计。彭齐武7岁起就给地主放养牲口。地主豪绅的残酷剥削,富家子弟的欺凌,使他自幼便懂得世道的艰难、人间的不公。
1916年,彭齐武进彭家祠学校开始读书。他把对地主的仇恨、世道的不公埋在心底,发奋攻读,成绩非常优秀。1920年,彭齐武考入笔架山蚕桑学校。学习期间,彭齐武受到进步教师詹谷堂(共产党员,豫东南党组织创始人之一)等人的教育和启发,开始大量阅读进步书刊,接触革命理论,思想觉悟得以迅速提高,并积极投身革命实践。
1927年,彭齐武毕业后返回家乡,随即联络胡劲初、汪名义等进步青年创办以桐岗为中心的农民协会。在詹谷堂等人领导下,彭齐武带领群众积极开展抗租抗税斗争,在疾风骤雨的革命洪流中经受了洗礼锻炼。
1928年,国民党反动派在大别山区疯狂镇压革命运动,彭齐武没有被敌人的残酷屠杀所吓到,敌人的疯狂却更加坚定了他的革命信念,他主动找到党的地下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经过党组织的研究批准,彭齐武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9年5月6日,彭齐武同志参加了党组织领导的商南立夏节武装起义。作为赤卫队的骨干,彭齐武同志带头与当地民团作斗争,多次打退敌人的武装进攻。1929年8月,六乡苏维埃政府成立,彭齐武同志任苏维埃常务委员。1931年,彭齐武同志担任赤城县二区七乡苏维埃主席,带领群众打土豪、分田地,严厉打击农村中的反动势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革命、生产的积极性,为根据地不断扩大作出了贡献。
1932年,红四方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利,西去川陕,白色恐怖笼罩着大别山地区,革命转入低潮。彭齐武同志按照党组织指示,带领苏维埃骨干上山继续坚持武装斗争,组织起500多人的游击队伍。在战斗中,彭齐武同志不怕牺牲,英勇顽强,冲锋在前,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和鼓舞身边的战士。彭齐武同志在一次战斗中受伤掉队,隐蔽在一个山洞里,饥饿、伤疼都没有影响他的革命意志。后来在一位老大娘的帮助治疗下,伤势刚好,便拄着拐杖下山找到部队,投入到了新的战斗。
1933年,中共赤南、赤城和六安县委先后组建了3个游击师和1个战斗营、1个游击大队,彭齐武同志被任命为游击大队指导员。在杨滩战斗中,他率领部队担任主攻,打败了国民党11路军的进攻,毙伤敌军100多人,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及物资。战斗结束后,彭齐武同志被提升为赤城县独立团2营营长。同年10月,游击师编入红28军,彭齐武同志担任3营营长。 1934年,改任红28军3营政治委员。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红28军编为新四军4支队,彭齐武同志被任命为淮南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第18团某营政委、淮西总队总队副兼寿县独立团团长。1945年,又先后担任2师6旅18团、16团团长,率部英勇打击日伪军,与制造摩擦的国民党顽固派作斗争,为建立和巩固抗日根据地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多次被评为模范党员、战斗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