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义用放大镜看信
在说到万毅将军时,李守义伸起大拇指
曾亲历西安事变 与万毅将军义结金兰
李守义:从张学良侍卫官到抗日铁血英雄
刘新华用笔在一张洁白的材料纸上,写下第一行字:“您先介绍一下自己”。这行字占了两格。97岁的李守义右手抓起放大镜,在递到他面前的材料纸上照了好一会,开始说话。
2010年3月11日,《法制周报》记者采访了原张学良侍卫官、曾亲自在台儿庄战役中奋勇杀敌的李守义老人,李老解放后曾担任武冈县副县长。
刘新华是李守义的女婿,原武冈市广播电视局局长,一生从事新闻工作的他,常用这种方式与岳父交流。他准备将岳父的一生拍成电影,“这也是抢救一段特殊历史的最好方式。”
和本报前两篇“寻访最后的抗战老兵”系列报道的主角一样,李守义也有着令人惊叹的丰富人生阅历,在很多著名的历史事件中,都有他的身影。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其前半生的经历,好比一部中国抗日史。
亲历皇姑屯事件
“我是1913年出生的,兄弟四人,老大老二已经不在了,老四在广州,也有93岁了。”由于李守义老人已经完全失聪,采访只能分段进行。在记者提出一个简短的采访提问后,刘新华将其写在纸上,借助放大镜看清采访提问后,思维尚健的老人开始进入到了自己的回忆世界。
令记者十分惊叹的是,90多年前的事情,老人连很小的地名都记得非常清晰、接触过的人物名字一字不错。他告诉《法制周报》记者,父亲李锡三在沈阳城里做小生意,“夏卖扇,冬卖帽”,到李守义生下来的时候,家里已经有三个男孩了,一家人过得并不宽松。也正因为如此,李守义在北关小学读完小学后,只在南关中学读了一年,便参加了东北模范队的招生。
“东北模范队的全称是东北第三四方面联合军团模范队”,李守义说,军长就是张学良,总队长是给张氏父子做过日本顾问的黄慕(日本人)。
这是1928年,这一年里发生的一件大事,已经载入历史史册。由于年纪太小,李守义没有被安排去火车站迎接张作霖(从北平回沈阳),但他在半夜里听到了两声巨响,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皇姑屯事件,“东北王”张作霖在这次爆炸中身亡。
“这年夏季的一天,我正在北大营模范队中受训。突然,总队部来令,除太年轻,个子小的不淮去外,其余学生一律全副武装,按时到沈阳火车站去接由北平回沈阳的张作霖大元帅。”李守义说,其时,他只有16岁,是全队中年纪最小的队员,便安排留在营房里看宿舍。
“我记得天还未黎明,队友们就出发了,就在他们出发大约一个小时左右的时候,我就听到了轰轰两声震天巨响,没有多久,队友们都跑步回来了。后来,一打听,张大帅被日本人炸了,当时还没有死,送到大帅府后才落气。”
与万毅将军义结金兰
皇姑屯事件发生后,少帅张学良秘密回到沈阳执掌东北军大权。“在我身边发生的最大变化就是,张少帅撤换了黄慕的总队长职务,结束了模范队的编制,我也随之进入了东北论武堂。”李守义说,东北论武堂是进入东北讲武堂的过渡机构,营址就在清朝祖先努尔哈赤的东陵附近。
也就是在东北论武堂学习期间,李守义结识了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团司令员、开国中将万毅将军,并与之义结金兰。
李守义说,当时,万毅是第九期学员班的学员,自己是第十期学生班的学员,学生班住北院,学员班住南院,两个院子各住了2000余人。“学员班和学生班的区别是,学员班的学员都有军衔,每月还可领到服务级工资,毕业后按原级录用,学生班的则要从准尉见习官开始一步一步往上升。”
“在这4000名学员及学生中,一提起万毅的名字,没有人不认识他的,因为他无论是月考还是期考,都是第一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