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途中的老照片
母亲说,当时在窗外等候消息的她听到这话,激动得几乎哭出了声。是啊,我们抛头洒血干革命,不就是为了孩子吗?如果明知幼弱的孩子注定会落入敌手而撇下不管,那还叫红军吗?所以,因为有了这次特别会议,红二方面军长征的队伍里,从此多了一个抱着孩子的母亲。
在母亲的怀抱里,在父亲的马背上,我与父辈一起渡过金沙江,走过康藏高原。母亲说,在翻越5396米高的中甸雪山时,她用背篓背着我,是靠拉着驮伤员的骡子尾巴才坚持到最后的。母亲还说过,正是有了那次特别的会议,红二、六军团后来多了包括我在内的4个婴儿,他们是任弼时的女儿任远征,萧克的儿子萧保生(后被日本侵略军毒杀),吴德峰的女儿吴岷生。4个孩子,都留下了一串关于长征的生动故事,对此,美国作家斯诺在他的《西行漫记》中有着生动的记述。在抗战最艰苦的日子,为了我们这几个孩子的安危,又是经过毛主席特别批准,先后被送回到老家托人寄养。
在红二方面军,母亲是屈指可数的女才子,1927年她在湘鄂西参加红军后,先后当过文化教员,还当过前敌委员会文书科科长、机要秘书等。她不仅写得一笔好字,且有深厚的古文功底。当时,红军将士和苏区人民都尊敬地称她为"蹇先生",著名美国记者斯诺,在《西行漫记》一书中,称她是红军队伍里能文能武的"女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