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领袖故事>>正文
贺龙元帅与“民兵三姐妹”
2011-09-22 16:11:33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苏银东 李政 蒋惠庆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1964年10月,在山东民兵比武大会上,她们分别夺得了集体和个人一等奖,受到莅会的贺龙元帅、罗瑞卿大将的亲切接见,时任山东省委书记处书记、省军区第一政治委员的周兴亲自为她们授奖。她们就是被称为“民兵三姐妹”的李俊芳、李俊兰和李俊霞。

  不忘党恩,三姐妹刻苦练兵

  1958年下半年,随着“全民皆兵”口号的提出和全国“大办民兵师”的兴起,渤海湾畔无棣县的民兵大练兵活动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到1964年左右达到高潮。柳堡公社李柳大队(现柳堡镇李柳村)民兵连,常年组织民兵结合生产劳动进行练兵,是当时全县乃至惠民地区远近闻名的民兵工作模范村。

  1964年5月,县人武部领导找到大队民兵连长李树恒,让他在村里推荐几个练兵能手,准备参加全省民兵大比武选拔赛。李树恒想到了思想进步的李风墀家。李风墀贫农出身,家境贫寒,解放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李风墀有两个儿子、4个女儿,那时大女儿李俊贞在常家供销社上班,二女儿李俊芳是大队团支部书记,三女儿李俊兰上初中,小女儿李俊霞上完小。

  在李树恒带领下,县人武部部长来到李风墀家,对他们夫妇说:“让你几个闺女参加练兵、打靶,你们舍得吗?”李风墀夫妇一口答应下来,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俺一家子,咋不舍得!组织上叫干啥就干啥。”

  就这样,俊芳、俊兰、俊霞三姐妹被推荐到县上参加比武培训,一训就是80多天。

  “1964年夏天,雨水连连,训练场上半泥半水,整天在泥水里摸爬滚打,我们的裤子、褂子都磨烂了,胳膊肘也磨破了,结了厚厚的黑痂……”尽管过去将近50年了,但回想起当时集训的情况,三姐妹仍记忆犹新。

  参加县里集训的民兵有300多人,其中女民兵只有5个人。尽管训练艰苦,当时最小的李俊霞才只有15岁,但她们从不叫一声苦,不喊一声累,坚持苦练精练,练准练好。训练间隙,姐妹仨相互交流体会,反复琢磨打靶要领,使射击技术水平提高很快。后来,经过考核,三姐妹又被推荐到军分区进行集训。

  遵元帅嘱咐,三姐妹带领全家练武

  经过县人武部、军分区5个多月的集训、选拔,三姐妹作为军分区的代表,参加了1964年10月11日在济南举行的山东民兵比武大会。这次比武大会进行了20多天,1300多名选手进行了20多个项目的比赛。

  “记得当时,我们先是进行表演赛,有气球射击和隐显靶。到正式比赛时,又加了环靶。我记得我们每人5发子弹,隐显靶是8秒隐7秒显,要瞅准靶显的时候,命中目标,有一定难度。”想起当年比武的细节,李俊霞仍然历历在目。

  三姐妹以优异成绩,分别荣获集体和个人一等奖,被誉为“神枪手”。大会期间,到会的贺龙元帅、罗瑞卿总参谋长、彭绍辉副总参谋长,还有济南军区、华东局领导和省党政军领导同志检阅了民兵比武,并接见了与会代表。贺龙元帅、省委书记谭启龙、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等人,先后与三姐妹合影留念。

  “接见我们姐妹仨时,贺龙元帅问我们:‘你们是亲姐妹吗?’我们说‘是’。他得知最小的俊霞还是一名少先队员时,高兴地握住我们的手说:‘太好了,太好了!’并鼓励我们:‘回去能不能带领全家、全村都练武呀?’我们一个劲儿地点头‘行行行’。”回想起受元帅接见的时刻,李俊芳仍然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比武结束后,全省各地通过举办展览、宣讲团、报告会等形式,宣传比武盛况、交流练兵经验。当时,李俊芳持枪立姿一米多高的全身巨照,曾经被青岛军事展览馆展出。

  后来,在山东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纪录片《贺龙业绩》中,再现了贺龙元帅接见“三姐妹”的资料镜头。

  “记得我刚调到县工商局工作,一天,武装部的一名干事通知我去影院看电影,演的是一个纪录片,叫《贺龙业绩》,我看到了我们三姐妹被元帅接见的镜头。当时还特意嘱咐电影院的同志保留那段资料,后来在‘文革’中不知丢到哪里去了。”

  1964年秋天,无棣县第一个全家民兵班——“李俊芳全家班”成立了。俊芳的父亲、一个哥哥、两个嫂子、一个小侄女都参加进来。当时她们的小侄女才刚刚9岁。

  为了带领全家练好本领,李风墀在自家院子里挂了两个模拟靶子,南墙房檐下还挂了一溜儿瞄准用的小瓶子。每天天不亮,他就像司号员一样把大家招呼起来,到院里练武。有时就同大队的民兵一起去场院里训练。李大爷上了年纪,眼睛花了,就戴上老花镜练瞄准。当时,他们训练用的是苏式步枪,很沉,没有臂力,射击就不准。

  “为了练臂力,平时推磨我们姐仨手里都要托着砖头。为了练瞄准,打猪草,我们就拿镰当‘枪’,做饭也忙里偷闲用烧火棍比画……那时简直像着了迷一样。”李俊兰回忆起练兵往事,颇有感慨。

  1964年冬到1965年上半年,“李俊芳全家班”为全县贫下中农代表会、四级干部会做过多次表演,获得与会代表和县领导的一致好评。

  1965年2月22日的《大众日报》上,详细记载了她们表演赛的过程:表演一开始,百米处升起了十五个气球,飘荡在空中。三个女儿手提步枪,敏捷地走上靶台,随着“预备——放”的口令,叭!叭!叭!……每人五枪,气球应声而破。此刻,另一边又立起了十八个钢板靶,全家九口一齐上阵,一阵激烈的枪声,靶子全被击倒,枪枪命中……

  国防情结,植根三姐妹心灵深处

  “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李俊芳家被扣上了“整天摆弄枪,想变天想造反”的罪名,家门口被贴上了大字报,全家挨批斗。参加比武时赠给的步枪、纪念册、奖状以及与贺龙元帅的合影等,统统被红卫兵没收烧毁。对于那段历史,她们直到现在也不愿回首。

  1971年,经过大队、公社的层层推荐,县上特批为三姐妹办理了转干手续。李俊芳在公社担任过副书记、妇联主任等职。李俊兰、李俊霞成了公社的中学教师,三姐妹抱着对党感恩报恩的想法,积极工作,多次受到表彰。

  谈到她们的婚姻,三姐妹又打开了话匣子。

  “父母与分区、武装部干部打了一辈子交道,与穿军装的解放军有感情。他们还说当兵的身体好、思想好、人品好,共产党早替我们把好关了。当时。只要想给我们姐妹提亲,父母就一个标准:不当兵的不说。”

  三姐妹也秘密约定:非当兵的不嫁。先是李俊芳如愿以偿,与一部队干部喜结连理,李家有了第一个穿军装的女婿。李俊兰、李俊霞也纷纷把绣球抛给军人,先后在部队找到了如意郎君。一家仨女婿三个当兵的,在当地一时传为美谈。

  革命传统,代代相传。也许是父母的言传身教,也许是家庭的熏陶教育,潜移默化中,三姐妹的孩子们对部队也产生了特殊的感情,都先后参军入伍。

  生命中那段练兵习武的经历,让三姐妹刻骨铭心,一种深深的“国防情结”早已植根她们的心中。半个世纪以来,她们经常主动请缨,为参加训练的民兵、应急分队做示范表演,并结合自身经历开展国防和传统教育,被誉为民兵“编外指导员”。现在三姐妹是20多所中、小学的“校外辅导员”、10多家党校的特聘教员。多年来,她们为学生、各级干部进行传统教育200余场(次)。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陈赓给我的结婚礼物
·下一篇:周恩来的俭朴衣着曾感动国际友人 被效仿终生
·谷牧、彭德怀、刘西元等老一辈革命家后人瞻仰抗日山烈士陵园(组图)
·贺龙广:谷牧、彭德怀、刘西元等老一辈革命家后人瞻仰抗日山烈士陵园(组图)
·高耸入云的碑——谨以此文纪念亲爱的父亲贺龙元帅并告慰红二、六军团先辈
·特稿:赞贺龙元帅
·赞贺龙元帅
·杨文忠:赞贺龙元帅
·特稿:赞贺龙元帅
·刘发生、文明:硝烟弥漫西南红军声威壮大 贺龙红军激战倒马坎——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黔
·特稿:硝烟弥漫西南红军声威壮大 贺龙红军激战倒马坎——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黔东根据地
·特稿:抗日沙场贺龙吟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纪念我的小叔叔俞慕耕烈士壮烈牺牲70周年(组图)
特稿:长征之歌
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特稿:长征路上的红军标语(组图)
田竞: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特稿: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陨落在长征路上的“军魂”吴焕先(组图)
王久龙: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浪淘沙·八角楼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怀念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四野后代庆祝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暨纪念进军东北七
特稿:海棠依旧香如故,一代伟人周恩来——电视剧
特稿:走进长春空军航空大学——“啊,摇篮”团纪
特稿: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子弟联谊会在海军四招举办
特稿:红色工程·感恩行动暨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
特稿: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我的红军母亲蒲文
特稿:革命后代举行2016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纪念萧华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
特稿:纪念龙飞虎将军诞辰百周年座谈会召开(组图
特稿: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社会各界送别百岁老人汪东兴(组图)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