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人家找来了什么,烦恼、痛苦。如果他们的夙愿不能实现,我这不是往人家伤口上撒盐吗?”王艾甫忧心孙秀峰带着憾与恨离世。如果她抱憾离世,不仅是她及她家人的心病,亦是他的心病。王艾甫的心病不仅止于孙秀峰,1月8日,王艾甫收到龙华章5位亲属的传真。“我们要求政府发给龙华章烈士证明书,以此教育后人。我们要的是革命烈士的政治待遇,而非经济待遇。”
“找到了亲属,找不到荣誉”,王艾甫说他及烈属们即处在这样的尴尬与无奈中。霍玉花能在一个多月内得到父亲英名,算是34位烈属中的幸运者。
感叹
不能让牺牲者因活人的失职再牺牲一次
四赴内蒙古虽尚未成行,但王艾甫已做好再碰钉子的准备。在各职能部门间奔走的王艾甫尽管持有1980年民政部下发的民发(1980)63号文件,中央办公厅领导对他寻亲一事的批示———“总政和各省民政部门要积极做好寻找阵亡人员亲属的工作”,以及民政部领导的讲话———“我们制定政策时,往往遇到这样那样的难处,如果每个部门、每个人都想到烈士的功绩,看到烈属的现实,心怀深厚感情,困难、问题都可以解决”,还有原山西省省长于幼军给予他的温暖(送他2000元),但仍遭遇冷漠、敷衍、推诿甚至驱赶。逢此,他便想起毛主席语录———“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两段语录引出王艾甫积郁心底的不满:如果视党的政策为生命的话,就不会对龙华章的堂弟说出“不是直系亲属,不予接待”。如果对烈士怀有深厚感情的话,就不会嘲笑他“花3000块买了一堆死人名单”,就不会在烈士陵园里打扑克、搓麻将。烈士陵园里也就不会出现草比人高、墓碑开裂、鸟粪灰尘遍布、人际罕至。王艾甫不明白是因人迹罕至而铁将军把门,还是铁将军把门而人迹罕至。有几次,他翻墙进出陵园,边扒拉一人多高的蒿草边寻觅抄写。相比而言,俄罗斯民俗让王艾甫钦羡不已:新婚夫妇结婚程序之一,即到无名烈士墓前献花祭拜。红场上生生不“熄”的火焰,四季陪伴的鲜花,还有墓碑上光可鉴人的碑文“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永世长存”。
游走在历史与现实间的王艾甫,因对上述现象不满,而往历史深处愈发掘进。他目前正做着一件“万万不可粗心大意”的事———请人录入157530名烈士构成的《山西省革命烈士英名录》。王艾甫此举,旨在方便全国寻亲者。
明年4月24日,太原解放60周年,对还在游荡的50位英灵,王艾甫焦虑,“任务没完成,我怎么迎接这一天。不能让牺牲者因活人的失职再牺牲一次。”(李彦春)
中国寻亲网:www.xunqin.com烈士寻亲热线:0351—41619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