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师参谋长安仲琨
入档理由
纪念重庆解放60周年之际,本报珍档相继在《1949,彭水马头山血战》、《2009,千里追寻战将安仲琨》中,刊发了他的事迹和后人、战友对他的追思。英雄的事迹感动了无数读者,纷纷致电本报,分析他可能安息的地方。事实上,从今年3月我们前往彭水朗溪乡马头山采访以来,就没有放弃对安仲琨结局的追寻,无论远在徐州的第12集团军还是烈士的家乡河北行唐县,及北碚、璧山、青木关等地,我们一路艰苦寻访均无结果,这让烈士亲属安苗彦和二野老战士高雄辉等非常感动,称“你们晚报已经尽力了,也只能这样了。”
天道酬勤!电影《集结号》连长谷子地最终找到了他牺牲的47个兄弟,我们也找到了安仲琨的安息下落——他与506名战友,长眠于涪陵区革命烈士陵园。
安仲琨,作为1949年解放重庆时我军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他究竟安息何处?英雄可以不问出处,但不能不问下落!本报记者历时半年寻访,终于有了结果!——
线索几十个 到底哪个有价值
“我给你们提供个线索,安仲琨的遗骨可能在这些地方。”9月7日,本报《2009,千里追寻战将安仲琨》见报后,一直热线不断。家住加州城市花园的张光明老人来电称,1950年,他在川东军区基干10团工作过,1972年,在市外事办任职期间,搞过外国人坟墓调查,对主城周边烈士墓颇有了解。“如果安仲琨从彭水迁重庆后葬北碚,那么后来就可能迁移到江北烈士陵园了,因为重庆过去牺牲的许多重要干部的遗骨,都集中葬在江北区观音桥烈士陵园(现茂业百货大楼后面)。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发欧式一条街时,烈士陵园拆除,所有烈士遗骨被挖出火化后,放在一间纪念堂内,建议你们到江北区民政局查一查。”张光明称。
“如果安仲琨是葬在青木关,则可能迁移到了巴县烈士陵园,因为1950年代青木关属巴县管辖;如果是葬在璧山县,则可能迁移到了江津或永川烈士陵园。因为永川专区原设在江津,后来才迁至永川。”张光明出主意。
原涪陵军分区老兵何建勤看到报道后,来电称,安参谋长的墓可能转到了原涪陵军分区旁的老公园内,因为原涪陵军分区驻扎的就是第12军36师。“36师是安仲琨的老部队。”何建勤说,1951年,他在涪陵工作时,军分区隔壁有个公园,园内球场边有座长方形烈士纪念塔。据称,塔里埋的是36师参谋长。“我已有20多年没到涪陵,不知塔还在不在,它是不是安参谋长的最终安息地?你们可去查查。”
根据张光明的线索,我们与江北、巴南、江津、永川等相关部门联系,但答复均称:“这里没有安仲琨”或“查无此人”。
众里寻他千百度 涪陵烈士纪念碑上刻英名

1949年7月27日,安仲琨与战友在南京合影。前排左起:王勋、李天茂、杭跃庭、王玉坤、蒋科;二排左起:蒋国钧、陈仁常、霍宗岳、孙琪、唐铁侬、余辅坤、李少清;后排左起:关熙、侯建军、刘昌、邢荣杰、欧阳章、安仲琨。他们都是二野进军大西南的战将。
9月21日,根据何建勤的线索,我们赶往涪陵原军分区旁的老公园。这里正在修建乌江二桥引桥匝道,周边建筑早已拆迁,公园路方圆数千平方米内全是废墟。断墙残壁上,一张平面地图清晰地标注着“军分区”、“公园路”等位址。桥头,一个孤堡被两条匝道包围,堡上荒草丛生,一棵刺槐枝繁叶茂。废墟上一位种菜的农民告诉我们,原烈士纪念塔就在孤堡上。“具体位置就在刺槐那儿,但塔80年代末就搬走了。”
烈士塔搬到了哪里?涪陵区宣传部外宣办副主任张丁告知,该塔和峨颈关烈士墓一起,1989年合并到了堡子山,即现在的涪陵区烈士陵园。烈士遗骨迁葬后,原纪念塔拆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