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hinanews.com.cn/sh/news/2008/01-27/U48P4T8D1147039F107DT20080127130740.jpg)
当年的烈士登记表
岁寒时节,电影《集结号》热映寒凝大地。伴随热映,一位七旬老人被媒体强光聚焦———《王艾甫与“集结号”剧组话寻亲》、《山西王艾甫义举成就“集结号”主角谷子地》、《王艾甫与他的八百兄弟———与“集结号”相似的故事》……
2007年12月19日,《集结号》上海首映式上,冯小刚手指这位七旬老人对扮演谷子地的张涵予说:“他就是谷子地的生活原型王艾甫。”张涵予趋前拥抱王艾甫。冯小刚对王艾甫说:“你和谷子地一样,都是为烈士讨名分。”
王艾甫,山西左权县人,山西省检察院退休干部,喜爱收藏。2005年前,籍籍无名的王艾甫埋首收藏,2005年,他因一件特殊藏品及为藏品寻主而蜚声全国。1996年清明过后的一个周六,王艾甫在太原南宫文物旧货市场的一个破麻袋中发现4本卷成筒状的《六十八军太原战役阵亡将士登记》。该登记册记载了866名解放军阵亡将士的简历,其中夹裹84份“太原战役阵亡通知书”。通知书上有姓名、年龄、籍贯、牺牲时间和地点及英勇事迹介绍。
1996年的这个春天将王艾甫的后半生引向一个拐点。12载春秋,他踏上了为烈士寻亲的漫漫征途。如果说,2005年,王艾甫被媒体描写为一个接续执行战争年代未完成送达任务的战士,那么,2007年的《集结号》则将他的寻亲征途升华为“每一个牺牲者都是永垂不朽的”。
旧货市场偶然发现八十四份解放军将士阵亡通知 抵押房产变卖藏品只为让英灵魂归故里十二年苦寻已让三十四位烈士回到亲人身边———
2007年12月19日,《集结号》上海首映式上,冯小刚手指一位七旬老者对扮演谷子地的张涵予说:“他就是谷子地的原型王艾甫。”张涵予趋前拥抱王艾甫。冯小刚对王艾甫说:“你和谷子地一样,都是为烈士讨名分。”
为给虚拟的谷子地找到现实参照,冯小刚拍摄了《集结号》的姐妹篇———纪录片《牺牲》。这部纪录片《牺牲》还原了王艾甫12年间送英灵回家,让英名回归的足迹。
缘起
破麻袋中发现84份阵亡通知
王艾甫,山西左权人,省检察院退休干部。他的人生因为1996年清明过后的一个普通周六而改变。当天,王艾甫在太原南宫文物旧货市场的一个破麻袋中,发现了4本卷成筒状的《六十八军太原战役阵亡将士登记》。该登记册记载了866名解放军阵亡将士的简历,其中夹裹84份“太原战役阵亡通知书”。通知书上有姓名、年龄、籍贯、牺牲时间和地点及英勇事迹介绍。
此后十二载,他踏上了为烈士寻亲的漫漫征途。如果说,2005年王艾甫被媒体描写为一个接续执行战争年代未完成送达任务的战士,那么,2007年的《集结号》则将他的寻亲征途升华为“每一个牺牲者都是永垂不朽的”。
为鉴别阵亡登记册及通知书真伪,王艾甫向山西省军区党史研究室、文史部门、太原民政局及参加太原战役的老兵求证,经一年多审核,答复为“真实可信”。“真实可信”诞生之前,王艾甫已在太原七大烈士陵园中找到24位烈士墓碑,此使“真实可信”进一步升级。王艾甫就84名烈士中的29名无籍贯烈士求教当年处烈队(处理烈士后事工作队)副队长杜明学。太原战役中,杜明学掩埋了111名烈士。2007年,78岁的杜明学回忆,当时组织规定战士上战场前,在左上衣口袋里放上写有姓名、年龄、籍贯、部队番号、身体特征的字条。一些战士认为这样不吉祥,故拒绝书写。另一种可能,人被炮火炸飞了。
王艾甫还就烈士兵龄短一项,请教参加太原战役的老兵。79岁的老兵陈福勤根据战时“随打随补”的政策猜测,可能是被解放军俘虏的国民党士兵,军装一换、枪口一转就成了解放军,这样的士兵被称为“解放战士”。他目睹过一幕解放战士的牺牲,指导员摇晃着倒下的他问“你是哪里人”,而他已无力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