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规划,倡导设立“刘伯承军事学奖”,亲自组织对许多重要科研课题进行学术攻关。他重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施教学,带头抓好科技知识学习,最早在协同战役战术教学中采用了计算机作战模拟教学训练。他大力推动与外军的交流,多次率领高级军事代表团出访,学习借鉴外军的有益经验,增进了相互了解,扩大了我军的国际影响。他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军事教育体系,多次向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上报军队院校教育体制改革建议,提出四年制初级指挥院校设置方案,为新时期我军院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85年12月,萧克同志退居二线后仍然十分关心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关心军队建设和国防教育事业。他经常深入农村、厂矿、学校和部队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他对教育事业有着特殊的感情,亲自筹建了家乡的小街田希望小学,并用自己的稿费在湖南郴州设立了“萧克教育奖”。他积极组织和参加党史、军史编纂工作,先后参与主编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大百科全书》。他领导创办了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主编的百卷文化巨著《中华文化通志》,获国家图书奖荣誉奖,创作出版的《浴血罗霄》获茅盾文学奖荣誉奖,还撰写了《萧克诗稿》、《朱毛红军侧记》、《萧克回忆录》等著作,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萧克同志是第一届、二届、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共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十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一届一中全会任中央军委委员,中共十二大、十三大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萧克同志在8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无论是在枪林弹雨的战争年代,还是在身处逆境的特殊环境,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忠贞不渝,百折不挠,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他事事以大局为重,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从不居功自傲,不追求名利地位,不计较个人进退去留,保持了乐观豁达、荣辱不惊的高风亮节。他光明磊落,一身正气,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他有胆略、有魄力、有毅力,身经百战,临危不惧,指挥若定,具有高超的指挥艺术和卓越的领导才干。他善于从战略全局高度研究思考问题,坚决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的决策指示,创造性地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具有丰富的治军治校经验。他是杰出的军事教育家、卓越的军队院校工作领导者。他好学善思,博采众长,被誉为“将军学者”、“将军诗人”。他密切联系群众,作风深入扎实,善于调查研究,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善于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他淡泊一生,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在党、国家和军队中享有很高的威望,深受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的崇敬与爱戴。
萧克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是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出生入死、呕心沥血的一生,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人民军队建设和国防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生。他的逝世,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重大损失。他的革命精神、高尚品德、崇高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他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
萧克同志永垂不朽!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