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怀 不过,当年8月9日,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人,在联名写给张学良的信函中,却按照张氏前次信件的要求,改称张学良为“李毅同志”。显然,我党领导写信时这种称谓上的改变,是与张学良7月3日写给周恩来的信相呼应的。彼此以“同志”称呼,无疑都是非常郑重、严肃、亲切的。
现有资料证明,中共对张学良提出的入党申请,是极为重视的。在得到刘鼎转达的要求次日,中央即在安塞召开了政治局会议,专题研究了张学良的入党申请。会议中,绝大多数政治局委员,同意将张学良作为“特殊党员”接纳。 由于接收张学良加入中共事关重大,故而7月2日,由当时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张闻天致电共产国际,请求对此事的具体指示。张闻天当天的电报上即有:“我党拟许其(张学良)入党”等语。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共产国际对张学良的入党要求并不以为然,他们认为张学良是军阀出身,又是蒋介石的结拜弟兄,所以回电拒绝他的入党申请。
在8月15日共产国际给中共中央的复电中,明确表示:中共匆忙发展张学良入党,是有欠考虑的。 结果,中共发展张学良入党的美好计划,便因共产国际的反对而胎死腹中。 于是,从当年10月5日起,毛泽东和周恩来再次联名给张学良致信时,已将对方的称谓重新改为:“汉卿先生”了。同样道理,张学良在此后的所有信函、电报中,凡属致毛泽东和周恩来的正式文件,称谓也有所改变。他不再称中共领导人为“同志”了。 譬如西安事变发生当天,张学良致毛泽东、周恩来的电报,就是一个证明。这份紧急电报的全文如下:
东、来兄:电均奉悉。吾等为中华民族及抗日前途计,不顾一切,今已将蒋(介石)及重要将领陈诚、朱绍良、蒋鼎文、卫立煌等扣留,迫其释放爱国人士,改组联合政府。兄等有何高见?速复。并将红军全部集中环县,以便共同行动,以防胡(宗南)敌南进。 这份电报的落款为:“弟 毅”。
12月12日下午,张学良在第一时间致电毛、周,请教“高见”,显示了他虽然没有被批准加入中共,但仍然对中共保持着高度的认同感。 同年12月17日,张学良为了防止胡宗南、毛炳文、曾万钟和汤恩伯的国民党部队向西安逼近,曾再次致电毛泽东和周恩来,请求红军予以“协防”。在这封电报中,张学良甚至渴望知道(共产)国际对于西安事变“有何批评”。 这封重要电报的抬头,仍然是“东、来兄”。电文则是:“……联军以抗日救亡为目的,现集结于……。希贵军主力驻扎……地区,……以掩护本军后方之安全,并盼饬陕南之陈先瑞(注:红军部队)向……一带出击,抗敌之后方。现此间(注:指西安)诸事顺利,一切恩来兄到后详谈。再,国际对西安“一二?一二之革命”有何批评,乞告。” 这封电报清楚表明,张学良渴望知道:共产国际对西安事变的看法。
由此可以推测,中共中央拟同意张学良入党,而共产国际却没有批准张的入党申请的事情经过,我党中央应该是婉转地通知了张学良。 能够佐证张学良曾经申请入党的“证据”,还有两则。 其一,阎明复在其《忆宋叔》(宋叔,即宋黎同志。中共秘密党员,西安事变期间在张学良身边工作)一文中,曾经回忆:宋叔说:“张学良是否中共党员的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心,知道这件事情的,只有毛泽东、周恩来、李克农等不多几人,但他们都已去世,尚健在的只有叶帅了……我和叶帅的谈话内容,我都记录了下来,放在了保险柜内,等我死了,再拿出来给中央。” 1992年,张学良在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教授张之宇谈话时,曾经这样说:“一般人都不知道我的心理,简单地说,我可以说我就是共产党。”“我是同情共产党,假如我自己说,我自己就是共产党。” 这些珍贵史料的被发现,不能不让人产生许多新的思考与感慨。(《张学良遗稿》,作家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