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联播>>正文
特稿:挥师大决战中的韦祖珍(组图)
2017-09-05 11:57:54
作者:廖庆堂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韦祖珍系广西东兰县隘洞镇那坤村板仆屯人,壮族,共和国的开国元勋。16岁投身韦拔群组织领导的广西右江地区农民运动,17岁参加百色起义,之后相继参加红七军艰难困苦的七千里北上转战中央苏区反“围剿”、中央红军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大“突围”,经受了八年抗日烽火和四年解放战争硝烟的洗礼。在横扫千军万马的沙场上,他足智多谋,横刀立马,战功卓著,特别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作为四野135师政委的他和师长丁盛组织指挥“腰斩桂系第七军”的著名衡宝战役,荡气回肠,功名传扬。共和国成立后,先后担任中南军区53军副政委、第21兵团政治部主任、空四军政委、空五军政委、空军工程学院政委、福州军区空军部队政委等要职;1955年荣膺少将勋衔。花甲之年担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广西壮族自治区革委会副主任、广州军区政委兼广西军区第二政委,处心积虑,尽职尽责,实事求是,光明磊落,竭尽全力推动广西工作。由于历史政治生态的原因,蒙冤“林彪贼船”,身陷囹圄达五年零八个月,1980年获平反昭雪,1982年10月11日在南宁去逝,终年70岁。

    纵横驰骋热辽沈战场

    中华民国于1914年2月设立热河省,省会承德市,属于关外东北六省之一。位于目前河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地带,现包括河北省的承德地区、内蒙的赤峰地区、辽宁的朝阳、阜新地区。1933年3月热河省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划入满洲国。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热河省恢复以前的行政区划,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5年7月30日撤销。

    热河名称来源自蒙语“哈伦告卢”,意思是热的河流,流经承德市的武烈河,上中游有温泉注入,故而冬日严寒而不封冻,依然热气腾腾,故称热河。

    1945年8月19日,为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向东北发展,争取控制东北的战略部署,中共冀热辽区委和冀热辽军区迅速组织起2500多名干部、13000多名战士的八路军队伍,分东、中、西三路向热河及东北地区挺进,接收日伪政权,建立民主政府,组建人民军队。同年11月,由冀中军区挺进东北三十一团、陕甘宁边区挺进东北教导二旅一团、冀热辽军区特务团在热河省朝阳县合编为二十七旅,组成晋察冀军区第二野战军热辽纵队。同年12月,二十七旅又改称热辽纵队二十七旅,由丁盛任旅长,韦祖珍任政委。始终坚持活动在热东地区,和国民党展开争夺热河大战。

    1946年国共内战开始。国民党军队为了打通华北和东北的联系,对热河志在必得,同时对热河和察哈尔两个方向发起进攻,当时华北八路军主力兵团不足以应付两个方向,决心放弃热河,承德和赤峰在郑洞国指挥的东北国民党军攻击下丢失。

    但是热河的八路军成长很快,地方武装发展成东北野战军第8、9、11三个主力纵队,还有几个独立师。反之,国民党军占地太多,兵力分散,陷入防御被动,结果八路军在1947年6月收复赤峰,1947年10月收复朝阳,1948年5月攻克隆化,国民党军在热河省仅剩承德一个孤城。

    1946年1月,韦祖珍指挥二十七旅的一个团和一个连首次攻打建昌。经过一夜零半天的战斗,将500多名国民党军压缩到城内烧锅大院里,敌人靠有利工事负隅顽抗,久攻不下,二十七旅被迫撤出战斗。

    2月,韦祖珍和旅长丁盛率二十七旅配合主力部队在桲椤树川围歼国民党九十四军第五师。这次战斗是二十七旅成立以来第一次同国民党正规军进行大规模的围歼战,战士们非常勇猛顽强,连续激战5天,我军以优势兵力包围了敌人,将敌人压缩在郭杖子、杨家杖子山谷之中,然后一顿猛打,敌人乱作一团。这次战役,毙伤敌1300余人,俘敌100余人,缴获炮8门、机枪8挺、步枪100多支。开创了二十七旅和热东独立团首次歼敌正规军的战绩,受到中央军委的嘉奖。

    4月,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在凌源县刀尔登镇, 二十七旅和热东军分区合并,称冀热辽十八军分区(热东军分区),丁盛任司令员,地委书记王国权兼政治委员,韦祖珍为副政委。热东军分区下辖独立团、辽西支队、独立营、独立支队,总兵力4766人,军分区机关驻建昌县要路沟河南于家大院。热东地区下辖朝阳、建昌、喀左、建平、绥中、兴城、锦西、锦义等9个县(旗),地域遍及辽西热东。

    当时,由于是地委机关所在地,要路沟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平常山村跃身为专署、军分区集聚的地方,成为辽西热东政治、军事指挥中心。地委书记兼十八军分区政委王国权,建国后出任中国驻德国特命全权大使;专员仇友文,建国后任辽宁省常务副省长;分区司令丁盛,建国后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军分区副政委韦祖珍以及军分区继任司令员周家美、朱军等同志建国后均授少将军衔。这些领导同志在要路沟工作生活期间,与当地人们结下了深厚情谊。

    1946年初,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热河省,辽西及热河东部地区主要城镇相继陷入敌手。一些干部、战土的思想出现了混乱,以至一些新干部、新战士开了小差。首当其冲的热东地区情况更为严重,地区党政机关及部分县党政机关一度撤到青龙县境内。王国权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到达热东地区的,任中共热东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王国权昼夜兼程赶到热东地区,立即召开了地委扩大会议,传达了省委扩大会议精神,对全区的党政军进行了组织和思想整顿,韦祖珍作为专职副政委,禅精竭虑,卓有成效地组织开展政治思想工作,为进一步开展对敌斗争奠定了基础。

    1946年10月,热东军分区部队发起了第三次解放建昌的战斗,分区独立团和辽西支队担任主攻,另以十三旅为预备队。韦祖珍和军分区首长参加并指挥了战斗,全歼东北保安第四支队两个团约1500人,击毙敌县长丁瑞忱等以下400余人,俘获第四支队副司令员罗兴光及兵员共717人,缴获轻重机枪7挺、炮9门、步枪1300多支。这次战役解放了建昌,热东、辽西得以连成一片,对于巩固热东、辽西根据地起到了重要作用,也粉碎了国民党军的扫荡。

    中共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五四”指示和1946年6月6日中共热河省委《关于贯彻中央土地问题指示的指示》下发到热东后,韦祖珍和王国权立即组织全地区党政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全地区的清算复仇斗争又掀起了新高潮,并从实行减租减息政策转入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贫苦农民的新阶段,共分配地主土地20多万亩。经过这段时期艰苦的土改工作和军事斗争,共产党的政策更加深入人心,真正形成了蓬蓬勃勃的群众运动,广大贫苦群众坚定了跟共产党走的决心,也有力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巩固了解放区。这期间,韦祖珍与热东百万贫苦农民同呼吸,共命运,完成了天翻地覆的土地改革运动。

    1947年7月,热东军分区所部在凌源县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8纵队24师。24师的前身是冀察热辽军区27旅的基础,是由晋察冀军区和冀中军区到热河的部队组成,一部分被日军抓到东北做苦工的华北抗日战士,获得解放后在沈阳组成一个团到锦州,也编入该旅。改编后,韦祖珍任政委,他和师长丁盛率部参加了秋季攻势和冬季攻势。

    9月6日,国民党东北“剿总司令”陈诚集中3个师的兵力,由绥中、兴城、锦西一线分三路向东北民主联军热东解放区建昌方向进犯。暂编50师于左,暂编22师居中,暂编18师与暂编20师各一部在右。9日进抵梨树沟门,新台边门,欲先合击活动于梨树沟门以北的民主联军侦察部队,以求保护锦榆线铁路。

    刚成立一个多月的八纵召开作战会议,司令员黄永胜向各师宣布作战命令:以24师和22师66团,歼灭梨树沟门之敌;以独立1师佯攻新台边门,箝制敌人行动;以23师68团黑夜疾进到新台边门西南富儿沟地区,控制附近山地,保证24师左翼安全,并阻击可能由新台边门向梨树沟门出援之敌。

    丁盛和韦祖珍立即率所部24师,在第22师第66团的配合下,于13日夜实施突然合围。但谁也没有想到,第24师第72团竟扑了空。这事有点蹊跷,敌人跑得真快呀!后来才知道,原来不是敌人的两腿能跑,而是我们的侦察兵出了毛病,对敌军所在位置侦察不准确。

    9月14日5时,韦祖珍率24师指挥所进至梨树沟门,22师66团也同时到达。突然,与敌50师2团遭遇,66团立即展开作战队形,扭住敌人。24师72团在向三道沟以南运动途中,听到梨树沟门的激烈枪声,便急行军跑步投入战斗,一举攻占了梨树沟门制高点南大山。71团奉命从三道沟返回,在白土岭附近即与敌遭遇,向敌展开猛烈攻击。敌方支持不住,遂向大屯方向溃逃。民主联军四个团勇猛追击,毙伤敌千余人,残敌逃回绥中。

    中午,我军两名战士押着一名俘虏的敌军少校来到24师师部,丁盛师长亲自审讯敌俘。俘虏兵打着哆嗦说:“贵军真是神速,我军才刚刚赶到梨树沟子,不想你们已经在此,实在是神兵。”

    在一旁的韦祖珍开导说:“你知道我们是优待俘虏的,你要老老实实把你们部队所在地讲清楚,争取宽大处理。”

    那少校俘虏兵还比较了解军情,态度也蛮诚恳,急忙说:“我知道贵军优待俘虏,我一定好好交待。现在我50师第1团已经进到石咀边门北山及梨树沟门一带,第2团在梨树沟门及白土岭一线。”    

    获知这一情况后,丁盛对韦祖珍说:“老韦,我看要以66团的一部箝制住敌一团,集中66团主力和71团、72团歼灭敌2团,然后再全歼敌一团,你看怎样?”

    “我看完全可以,告诉部队,要快,决不能让敌人跑掉。”韦祖珍立即答道。

    下午1时,66团主力在北,72团在南,71团由上岭向梨树沟门形成了三面围攻之势,将敌人压缩在梨树沟门一个狭窄地带。战斗打响不久,即歼灭敌军大部,敌人余部向1团靠拢,我主力部队迅速转移,猛攻敌1团。我军70团急行军赶到后,立即投入战斗。半小时内连续攻占227高地、322高地、蒙古营子西山等地。敌人狼狈西逃,在嘹亮的冲锋号声中,24师将敌军追至大屯、青石岭一带歼灭,战斗于14日下午5时结束。这场战斗,该师共俘虏敌人628人,毙敌400余人。

    16日中午,敌军暂编22师向旧门、绥中方向逃窜。黄永胜司令员下令刚刚结束梨树沟门战斗的24师师长丁盛、政委韦祖珍挥师东进在旧门堵住敌人,将敌22师堵在旧门附近,前后夹击,该师除少数逃脱外,全部被歼,少将副师长苏景春、少将参谋长宁坚以下2560官兵被俘,被毙被伤1000余人。

    战斗一结束,中国共产党冀察热辽分局、人民解放军冀热辽军区给参战部队发来电报,祝贺辽西大捷——

    “前线的将士们:

    你们在配合东北的辉煌的夏季攻势之后,略事休息,即返前线,初试锋芒,即于杨杖子、梨树沟门在三小时战斗中歼敌四千五,活捉敌师长及参谋长,揭开了冀察热辽人民解放军秋季攻势的序幕,影响了东北战局的发展。现在全国性总攻业已开始,正在刘邓过长江、陈谢过黄河、陕北山东大捷及平汉北发动攻势之际,望再接再厉,服从命令,英勇善战,更多歼灭敌人,有力配合全国攻势,特电驰贺,并勉勇士。”

    9月17日,陈诚又派出了刚从苏北调来的49军,由锦州经虹螺岘,向江家屯、杨杖子进犯。

    9月19日,敌49军在军长王铁汉的率领下,耀武扬威地开进了杨杖子地区。

    八纵副司令员张天云在作战会议上,对大家说:“刚才司令员部署了此次战斗,独立1师、22师、23师、24师按计划围歼敌军,其中丁盛、韦祖珍的24师71团在江家屯打援,该师主力担任预备队。另外,友军九纵在到达预定地点后,阻击可能由锦西出援之敌和堵歼杨杖子溃逃之敌。请各部队首先迅速动员部队,全力以赴,歼灭敌49军主力。”

    9月21日上午,各部队将敌人包围于杨杖子、毛祁屯、上下黑鱼沟地区。

    黄永胜司令员接通各部队电话,宣布:“纵队决定,以上下黑鱼沟和俯瞰整个地区的323高地为主攻方向,进攻敌军部毛祁屯。”

    23师69团2营当日攻323高地未能成功。后来采用迂回插到敌后的办法,经过激烈争夺拼杀才攻占323高地。当晚,68团1营攻占了黑鱼沟西北高地,66团突入杨杖子街内,独立1师也攻占了杨杖子东南284高地和石湖南山,对敌侧翼形成威胁。

    9月22日上午,韦祖珍组织担负打援任务的24师71团在江家屯顽强阻击敌援兵。此时,24师主力在丁盛师长的率领下犹如猛虎一般投入了战斗,70团连续攻克了黑鱼沟西南四个山头,和23师并肩前进,犹如两把尖刀插向敌腰。

    在这关键时刻,纵队发出命令,要22师从北、西两面猛攻,独立1师从东向西夹攻,彻底打乱敌人的全面部署。

    下午4时,王铁汉率敌49军残部仓皇溃逃。几昼夜的艰苦鏖战后,干部战士个个饥寒交困,已没有力量追了,很多人都累得躺在地上睡着了。这时纵队向各师传达命令,从师长、机关干部到团长、营长,都要下到连队,带领部队继续追歼敌人,一定要抓到俘虏。就这句“一定要抓到俘虏”, 各师团指战员不顾疲劳,跟踪追击,歼敌大部,并将敌105师少将师长于泽霖活捉。敌军长王铁汉带来的49军军部、79师、105师师部及所属4个团12000余人,除了他和手下200来人,凭借一口流利的东北话,让卫兵找来一套老百姓服装,化装成一名老农蒙混过关跑掉外,其余全都向民主联军缴了械。

    战斗结束时,林彪、罗荣桓、刘亚楼电贺胜利,嘉奖辽西前线将士,电文如下:

    “辽西前线冀察热辽解放军全体将士们:

    庆祝你们在杨杖子两次战斗中,歼灭蒋匪49军主力的伟大胜利,望继续努力,争取新的胜利,并嘉奖此次战役中有功的部队和指战员!” 

    尔后,韦祖珍作为第四野战军第十二兵团第45军第135师政委,在司令林彪、政委罗荣桓的指挥下,率部投入伟大的战略决战的辽沈战役,与主力部队一道参加了辽西会战及东进新立屯、沈阳以西地区的战斗。他首先率部歼灭外围之敌一个营,接着摧毁敌北大营,攻下敌主阵地东大梁,与兄弟部队一道歼灭了锦州之敌,俘敌3000余人;继而率部参加围歼辽西之敌廖耀湘兵团,一路连战连捷。在历次战役中,韦祖珍作战指挥果敢正确,多谋善断,所部官兵勇猛顽强,均圆满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战斗任务,其卓著功绩遐迩闻名,受到上级首长的一再表扬。                                            

    后来,韦祖珍在“自传”中说,进军东北后于热东时期,因供应全靠自己筹划,曾私自“打土豪”,与民争利,违犯纪律。此作法沿续至辽西战役后,对内对外造成不好影响。天津战役时期,他为此专门于师党委会上作检讨,说:“这种违背党的政策行为,应由我主要负责。”

    在硝烟弥漫的东北战场上,物资非常紧缺,香烟来源的渠道常常“梗阻”,烟瘾很大的韦祖珍常常断“炊”,实在难熬。警卫员小李见自己的首长唯一的嗜好得不到满足,心里极为难受。一次,小李到管理科领烟时多领了半条“大前门”,韦祖珍发现后,非常生气:“你不是明摆着让我去违犯制度吗?”后来,他又心平气和地对小李说:“小李子,刚才我脾气不好,向你发火。但是,我不能带头破这个例呀!走,咱们把烟送回去。”他说罢,便领着小李到管理科,当着科长的面退了烟,并作了自我批评。

    从此,小李再也不敢“违规”了。

    1948年11月13日 按照中央军委规定的统一序列,东北野战军第八纵队第二十四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军第135师,韦祖珍任135师政治委员,师长丁盛。

    11月18日,135师接到上级关于入关参加平津战役的命令,韦祖珍即抓紧对部队进行入关动员教育,百倍地提升了部队的士气。

    而林彪在指挥东北战场的各战役中,差不多终日倒骑着椅子面对墙上的地图,长时间不许别人打扰,一个人面朝地图观察和思考,喜欢一个人默默地想,一旦他开口布置任务,那就是命令,别人只能是听命和执行。他对战场兵力的计算可以精确到一个营甚至一个连。他不打无把握之仗,每仗都留有余地。同时,林彪带兵只管打仗,别的事几乎不闻不问。林彪的谋划准确,决策果断,指挥得力的特点,给韦祖珍受到很大的启发和影响,也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韦祖珍1947年于东北

    杀开天津民权门

    在北京军事博物馆里,曾展出一面“杀开民权门”的锦旗,锦旗上弹痕累累,它记录着第135师的英雄们在伟大的平津战役的解放天津战斗中浴血奋战的勋业。

    1949年初,天津雪花漫天飞舞,原野白雪皑皑。天津外围,我东北第四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的两个兵团将守敌已围得水泄不通,指战员们心里十分清楚:“宣布天津城里十多万敌人死亡的时刻到了!”,“向敌人心窝开刀”。 

    战幕拉开后,我攻城部队迅速扫清了敌军的外围据点,丁盛和韦祖珍指挥所部135师,向天津民权门突击。

    民权门位于天津市东北面,是解放军攻克天津的主要突破口之一。这里修筑的工事、碉堡及防御不仅数量多而且坚固,其中有上百个永久性工事,被守敌称为“天津之标准工事”。民权门在地堡群的背后,是开在一丈四尺高的用石头筑起的城墙上的一道牢固的城门,门外左右两侧共有10个地堡,每个地堡可用火力互相支援,按由近至远分别编为16、17、18、19、20,11、12、13、14、15号,地堡外面有3道2.5米深、l米宽的外壕,外壕的最前边有5米宽的地雷区,靠近地雷区是1道15米宽、0.2米高的绊脚索。绊脚索与外壕的中间又设置了2道铁丝网,下面也布满了地雷。民权门防御纵深达800米,纵深内设置了环形支撑点,市内街道上筑有地堡群和障碍物。地堡群的前面是一片30来米的开阔地,开阔地上布满了地雷、鹿砦、铁丝网和电网。

    守敌为26师78、79两个团共4个营,另有4个营守在民权门西南侧200米处的王串场附近,作机动和反冲击之用。守敌依仗着易守难攻的地形,骄横一时。正如敌守城司令陈长捷所说:“增修隐蔽错综的低碉,工事的设计运用和部署兵力,掌握得十分机密。” 

    1月13日下午,135师政委韦祖珍的绿色小吉普停在了403团一营第一连俱乐部门口。一连俱乐部的墙上挂满了从建连以来在历次战斗中获得的数十面奖旗。全连战士坐在地上,心情激动地等待师首长下达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当韦祖珍走进俱乐部时,战士们刷地站了起来,高喊:“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口号。

    韦祖珍以异常激动而严肃的神情面对着一连100多名官兵,下达了命令:“在我们面前摆着一个极其艰巨和光荣的任务——迅速解放天津,我们135师要从民权门打进去,在市中心的金汤桥和兄弟部队会合,但我们必须要有一把尖刀作开路先锋,师党委决定把打开民权门的尖刀任务交给你们。任务是打开民权门,坚守并扩大突破口,掩护大部队进入纵深战斗。”接着将一面三尺多长两尺多宽的题着“杀开民权门”五个大字的锦旗交到连长张希尧手中。

    随后,韦祖珍下达命令:“把它插上民权门!”张连长带领全连官兵举手宣誓:“我们向党、向毛主席、向师首长保证:坚决把红旗插上民权门!”

    13日晚9时,100多名官兵在师首长的目送下走入交通壕。

    根据作战任务,一连决定以2排为爆破排,负责扫清民权门外之敌障碍物,并在护城河上架好浮桥;1排为尖刀排,在冲击发起后,以最快的速度杀开民权门,打开突破口;3排为预备队,在1排突破民权门后即加入战斗,掩护大部队进入敌纵深作战。

    403团一连在405团攻占范家堡敌据点和本团攻占范家堡至民权门地堡群后,根据上级命令,迅速进至进攻出发阵地。

    在师指挥部的煤油灯下,韦祖珍听了各团团长和炮兵指挥所的报告后,和师长交换了意见,随后立即向前线总指挥部报告:“我师一切准备妥当,只待总攻命令。” 

    风沙呼啸了一夜。次日凌晨,风吹云散,白茫茫的大地上阳光普照,可以清晰地看到天津市内的楼房。隐伏在交通沟里的指战员,焦急地等待着总攻的命令。

    1月14日10时整。 前线指挥部传来命令:“总攻开始!”

    刹那间,数百门大炮一齐怒吼,上千发炮弹呼啸着飞向敌阵,倾泻在城墙上、堡垒上、暗堡上,天津城在炮火中颤抖。各突破口烟尘滚滚,砖石、泥土飞上天空,碉堡、暗堡纷纷倒塌。铁丝网炸开了,鹿砦炸飞了。敌人的炮火完全被解放军猛烈的炮火压制住,全部变成了哑巴。

    10时20分,当炮火向敌纵深目标转移时,一连长命令2排开始爆破民权门外障碍物。2排长即带领战士避开敌火力射击,迅速接近爆破目标。第1名爆破手钟汝标冲到蛇腹形铁丝网下面,用爆破筒将其炸开;第2名爆破手又炸开了电网;第3名爆破手将爆破筒放入屋顶形铁丝网腹下,因导火索失效,爆炸未成功;紧接着,第4名爆破手杨景友冲到第三道障碍物前,拉燃导火索,将爆破筒放在第3名爆破手未爆的爆破筒上,两根爆破筒同时爆炸,将敌铁丝网撕开一个大口子。之后,爆破手们你上我下,仅用15分钟就炸开50米纵深的防御设施。随后,担负架桥任务的4班乘未散的硝烟,勇敢地向架桥点前进。

    10时50分,敌人前沿的堡垒、工事、阵地全被解放军炮火摧平。

    135师指战员迅速跨过刚被自己部队炮火摧毁的敌前沿工事,冲到民权门外的护城河边。

    护城河,曾经是韦祖珍、丁盛等师首长日夜操心的前进障碍,此时竟因403团跟敌人展开激烈的放水斗争后,使它出现了奇迹:敌人放一次水,他们堵一次水,结果,流进一层水结一层冰,河面上的冰越冻越厚,变成通道,人完全可以从冰面上通过。以至403团原来准备的苇子桥、木船桥等几种渡河方法,都不必用上了。

    护城河的冰面虽然被炮弹炸开了大大小小的窟窿,却仍很坚实,战士们跳跃着前进。他们有的失脚落在冰窟窿里,有的陷在烂泥雪堆里,但仍不顾浑身的湿透,爬起来飞奔向前。

    12时零1分,135师以403团一营为突击营向民权门的守敌发起了冲锋。1排从占领的碉堡迅速跃出,勇猛地向民权门冲击。2班副班长李合端着机枪边射击边前进,第一个登上了城墙,居高临下向敌碉堡射击,压制住敌人火力。12时04分,尖刀排冲上民权门,不到20岁的钟银根将“杀开民权门”红旗插在民权门上!

    指战员簇拥着“杀开民权门”的锦旗,呐喊着向民权门冲击。锦旗,在硝烟弥漫的民权门上空哗啦啦地飘扬。

    韦祖珍本能地看了一下手表,距离发出总攻民权门信号的时间才三分钟。时间,就是胜利啊。他不由得从内心里迸发出:“好样的,红军的革命精神又发扬了。”

    135师三分钟杀开被喻为“固若金汤”的民权门,敌军被吓破了胆。战后,守城司令陈长捷哀叹道:“民权门的主阵地,经解放军的一阵猛攻之下即被突破,刘军(即敌刘云翰第八十五军)再无力堵击,听任解放军直插到金汤桥,就形成和小西门西头方向的呼应夹击,截断市区交通,瓦解整个阵线体系。”  

    12时15分,100多名敌人在炮火掩护下从藏身的地道内跃出进行反扑,企图封闭突破口,敌人集中了所有的火力向突破口射击。一连与敌人展开激烈的争夺战,连长指挥3排用火力掩护尖刀排从民权门右侧向敌猛烈攻击,歼敌40多人,余敌溃逃。在此后的战斗中,2排又连续打退数倍于己的敌人的5次大反扑,歼敌300余名。

    与此同时,135师403团二、三营在民权门西侧扩大了突破口,占领了于家大院。战士们冲到敌人的地堡前,将手榴弹投进地堡,炸死敌军后,攻占下四、六、七、八号地堡。被炮弹震昏了的敌军一清醒过来,又向第二、第三营进行猛烈的反击。二营指战员凭借占领的敌地堡,与敌人形成对峙。

    敌人为了夺回地堡,连续组织由班至营的多次反扑。我二营指战员顽强抵抗,死打硬拼,重机枪打得都发红了。战士张新文投手榴弹投得胳膊都肿了。就这样,硬是把敌人连续20多次的反扑打退了,保住了突破口,为大军攻入天津争取了时间。

    14时,135师404团冲入突破口内,整个部队拥挤在狭窄地带,敌人乘机要将他们置于死地,以猛烈火力攻击,使他们无法前进。

    丁盛师长带领403团冲到突破口,见此情况十分着急。他立即果断下达命令:“要迅速以最大努力撕开突破口,坚决把阻碍我军前进的顽敌消灭掉!”

    15时30分,403团与404团一营开始向敌人发起攻击,战士们憋足了劲,像猛虎下山一样向敌人冲了过去,敌人退却了,但远处仍然以密集炮火攻击民权门突破口,且边打边退。

    403团攻入突破口后,以一部分兵力巩固突破口,另一部兵力攻击染料厂之敌人,策应404团攻击王串场和长江造纸厂,同时团长派出一个连沿城防向南攻击,接应133师进城。

    18时,404团攻占了王串场。22时,经过激战,全歼守敌78团。

    攻占长江造纸厂的战斗十分激烈,敌人在厂房内外到处设下了堡垒,地堡吐出的火舌阻碍了我军前进的步伐。这里是民权门的一道纵深工事。敌人十分清楚,造纸厂如被攻下,解放军的大部队就会攻进城来。

    在这关键时刻,韦祖珍冲到攻击部队的最前沿,他立即命令:“用迫击炮轰!一定要杀开一条血路!”

    “轰!轰!——”我军的炮火向敌地堡猛轰,敌地堡飞上了天。正当我军乘胜冲击时,敌人第二道防线将我军阻住,敌人十几挺机枪的火舌把冲击部队压在地上抬不起头来。

    愤怒的战士冲上去,倒下了,又一批战士冲上去,又倒下了。张营长瞪着血红的双眼,命令突击队:“迂回冲击,炸掉地堡!”在我军炮火的掩护下,突击队从右侧冲了上去,在一片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中,敌人的地堡飞上了天。

    15日1时,我404团占领了长江造纸厂。至此,民权门长达800余米的纵深防御工事被解放军完全摧毁。

    15日3时,丁盛和韦祖珍一面向黄永胜报告攻占了金钟河大桥,135师突入了敌人纵深,一面率领战士们前进,亲临第一线指挥战斗,打退了敌人的反扑。师首长当机立断而且勇猛顽强的战斗作风,给战士们以极大的鼓舞。在激烈的炮火中,404团和405团乘胜经陈家沟、娘娘庙直逼金汤桥。

    金汤桥是敌人城防的中心,工事坚固,守军顽强抵抗,在桥东还有敌人坦克固守桥头。404团三营调集所有炮火猛攻金汤桥东。副班长崔永立一声呐喊,越过开阔地,猛虎似地跳上敌人坦克,用力将盖子揭开,将炸药包塞进坦克,只见“轰”的一声,坦克爆炸了,着起了大火。战士们趁着滚滚浓烟奋勇冲上桥头,即刻将守军警备旅180余人歼灭。

    此时,我38军一师的第二团也从桥西攻入,与135师会合,两支主攻部队于15日凌晨5时会师金汤桥头。

    金汤桥会师,将敌防御体系拦腰斩断,全线敌人发生了动摇。

    135师404团在攻占造纸厂后,在兴隆大街歼敌293师170余人。12时,过新开河与39军会合,俘敌一个团。

    135师403团攻占金汤桥后,沿海河东岸北上,攻占了金汤桥东北的天津市财政局。

    404团与405团插到金汤桥后神速地向北发展。在天津工商学院附近受到顽敌抵抗,敌警备旅大部和敌六十二军一部龟缩在坚固工事里,火力网封锁了通往市中心的街道。

    这里是敌人的核心工事区。

    韦祖珍在阵地前沉着地指挥指战员奋力强攻,全部火力倾雨般泻向敌工事。终于摧毁了敌人的工事,我军乘胜发起冲锋,大部队占领敌阵地。敌警备旅和62军大部被歼,俘获800余人。

    此时,403团在建国道将敌86军一部歼灭。

    至此,135师所有部队全部攻占了市中心。

    丁盛师长抓起钢盔,高兴地说:“老韦,咱们到前面看看去!”

    韦祖珍边走边向参谋嘱咐:“马上向军指挥所报告我师战况!”

    15日10时,45军135师战斗结束。

    在天津战役中,135师403团一连作为尖刀连杀开了被敌人喻为“固若金汤”的民权门,并连续5次打退数倍于己的敌人的反扑,歼敌300余名,用生命打开了通往胜利的通道。战后,该连分别荣获军、师授予的“钢刀连”锦旗和“杀开民权门”锦旗。

    战后,韦祖珍受到了四野首长的通令表彰。

    衡保战役创奇功

    1949年4月,解放军百万雄师突破国民党长江防线,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南方大地追歼国民党军队。是时,南方的国民党军队仍然有几十万兵力,把湖南南部、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控制着。蒋介石设想,依靠国民党在南方的军队,抵挡住解放军进攻,与此同时,在美国帮助下,组建新军,夺占南方,再进攻北方,重新占领全中国。

    9月间,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共同筹备建立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因此,能否迅速歼灭南方国民党军队,特别是其中的主力白崇禧部,关系到新中国开国之后的安危。但以何种方式歼灭呢?若我军继续猛打猛冲、正面推进或近距离包围迂回,极有可能迫使国民党军队逃离大陆,从而影响我消灭国民党残余在中国大陆的预定目标。尤其是素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用兵非常谨慎,尽量避免与我主力接触,企图保住老本,以待时变。为此,毛泽东和中央军委在全面分析战场形势后,指示我军对白崇嬉集团及西南各敌,必须采取大迂回动作插至敌后,先完成包围,然后再回打的作战方针。

    按照毛主席、中央军委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的战略部署,韦祖珍和丁盛奉命率领第135师随四野大军迅速由平津地区挥戈南下。

    韦祖珍回忆说,打开天津后,准备南下。大军南下真难啊,最难的是思想问题,北方人不想南下。什么招都有。有一战士爱人来队,与其夫同床,但不脱裤子,撒脾气说:回家后再脱。真绝了!某战斗英雄因想家而装傻,不言不语,丁盛火起,挥手打他,他说:“啊,师长真打我啊!”不傻了。某营长,从延安出来的老八路,竟开小差,问:“为什么开小差?”他实话实说:“离家多年,实在想家。”被降职当伙夫,背大铁锅。对此,韦祖珍深有感慨地说:“战士给我们讲的是小道理,我们给战士讲的是大道理。我们的战士还是好的:小道理服从大道理!除少数人外,部队顺利南下。”

    紧接着,135师行程1200公里到达中南地区。此时,国民党华中军政长官公署长官白崇禧调集5个兵团11个军20万兵力,部署于衡阳、宝庆地区,摆开与共产党军队决战的架势,妄图依托山区,负隅顽抗。

    9月30日,四野第十二兵团下达作战命令:第40军首先奔袭并抓住白果市之敌,尔后向南面的渣江攻击前进;韦祖珍所属的第45军在第40军西侧,首先抓住永丰、蒋市之敌,尔后向南面的演陂桥攻击前进;第41军在第45军西侧,首先抓住青树坪之敌,尔后向南面的黑田铺、宋家塘攻击前进。以上三个军的任务是:突破衡宝公路后,切断白崇禧向广西的退路。同时,在战场的东侧,第46军南下攻击耒阳,第18军南下向郴州推进。

    1949年10月1日,在急行军中的韦祖珍,从广播里听到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的喜讯,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紧紧地和丁盛师长拥抱在一起,眼睛里噙满了兴奋的泪水。随即,他将这一久盼的特大喜讯转告部队官兵,并指示要坚决打好这一仗,向党中央、毛主席报喜,向新中国献礼!这支英勇善战的部队立即上下沸腾起来,纷纷向师党委表示要在这次衡宝战役中奋勇杀敌,再立新功!

    10月2日,刚参加完开国大典的林彪,就带病匆匆赶到四野司令部作战室调兵遣将:三路大军倾巢出动!

    担任右翼战略迂回的西路军,是13兵团的38军、39军,从常德、桃源取道沅陵、芷江,直插柳州,切断白崇禧集团西逃贵州的道路。两个四野头等主力军,一路攻城略地。10月2日占领湘桂黔三省门户芷江,4日进占靖县,突破“湘粤联合防线”左翼,切断桂系西逃贵州的退路。

    10月2日下午,我兵力强大的中路军分三路展开攻击。至5日拂晓,各军均向前推进20至50公里,在湖南的中南部控制了青树坪、花门楼、渣江一线,与白崇集团形成近距离对峙。

    令人难以预料的是,白崇禧不但没有回撤,却突然对林彪实施反击了。

    白崇禧调乐昌的第46军,郴县的第97军、耒阳的第48军乘火车北上,会同原来部署在衡宝线上的部队组成新的防线,并把十三个师的主力部队全部集中在这条防线上,以第48军一个师和第71军两个师组成第一梯队,以第7军主力为第二梯队,向从中路推进的四野第41军展开猛烈突击。在受到第41军的阻击后,白崇禧令第48军和第7军的一个师推进到渣江以南,继续阻击四野中路军的南进。同时,命令第46军的两个师集结在衡阳为预备队,第126军和第97军各一个师移至武冈和新宁,以保障防线左翼的安全。然后,白崇禧命令第46、第97、第7、第58和第126军各一部共5个师,从东西两面向四野第41军实施夹击。

    衡宝公路全长不过两百余里,白崇禧调动如此大规模的兵力,迎着林彪的中路军而上,全面反击的意图十分明显。

    林彪认为,中路军的兵力与白崇禧部相比不占优势,况且中路军处在原作战计划的行动中,并没有与白崇禧部决战的充分准备。因此,林彪连续给各部队发出电报,要求停止攻击行动,收拢部队准备应战。

    4日深夜,林彪命令中路各部队:“目前我第一线兵力不够优势,各部即在原地停止待命,严整待命,等候我兵力之集中。”

    5日上午,林彪命令第十二兵团司令员肖劲光并告各军、师:“目前已通过衡宝公路之我军,应在水东江、宋家塘以南地区集结,在公路以北者暂勿南进”。“各部皆须作敌向我进、向东向南撤退以及在原地不动等三种情况的处置,并以机动精神处理情况”。同时,林彪命令程子华的西路军从湘西向东移动;杨勇的第五兵团第18军沿粤汉线向北移动,第16、第17军向衡宝公路靠近。无论白崇禧作何打算,林彪准备抓住战机与白崇禧决战。

    然而,意外的事情又一次发生了:第45军135师师长丁盛、政委韦祖珍没有接到野战军和兵团部命令他们原地停止的电报,依旧按照原作战计划以强行军的速度南下。10月2日,404团先遣部队在永丰、青树坪一带与敌军接触,迅即突破桂军一线阵地,俘敌两百人,当天就前进40余公里,并继续向衡宝公路猛插。然后全师以403团为先锋,404团和师部居中,405团为后卫,一天行军40公里以上。3日清晨,与从耒阳北上的桂系第48军176师遭遇,135师猛冲之后没有恋战一路推进,但还是被该师拼命阻击,前进受阻。4日,西面的第41军开始攻击青树坪,176师分出一部分兵力增援。135师压力减轻后随即乘虚继续前进。午夜,403团占领衡宝公路上的水东江后,迅速通过公路继续向南插,5日中午到达灵官殿。4天时间部队前进了300余里。由于师部在急行军途中顾不上架设电台,到达灵官殿才架设电台与军部联络,这才知道中路军所有部队都停止在衡宝线以北,只有他们孤军深入到衡宝公路以南,他们已经越过衡宝公路,单兵插到白崇禧主力部队集结的腹地灵官殿地域。他们周围有白崇禧部第7军主力171师、172师及48军之138师、176师等,另有乐昌方向调来一独立师,阻于阵前。

    正当四野司令林彪焦急地等待135 师的消息时,丁盛与韦祖珍于5日14时联名向四野司令部报告了他们135 师所处的位置。

    当肖克参谋长在地图上找到灵宫殿时,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一心想:好你个丁大胆和猛虎韦祖珍,哪里不好去,却偏要钻到牛魔王的肚皮里去呢?

    林彪的第一个反应就是,第135 师在敌人纵深楔入,会不会使白崇禧感到严重威胁,从而促使其撤退呢?这样的话,刚刚展开的衡宝决战部署就会全部被打乱。接下来的反应是,灵宫殿会不会成为第二个青树坪呢?如果白崇禧发现135 师是孤军深入而倾力围攻,那135 师的处境就十分危险了。

    一连串的疑问在林彪的大脑中快速闪过。他马上考虑的是如何利用这一意外情况,来衔接上他的整个战役部署,使其成为整个部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当日18时半,林彪立即致电丁盛、韦祖珍:

    “(一)你师明日上午应在现地休息和待命,准备下午向湘桂路前进,于6号12时左右突然进至洪桥、大营市之线翻毁铁路。
    (二)你们暂时归我们直接指挥,望告电台特别注意联络我们。
    (三)目前敌后甚空虚,你们须采取机动灵活的独立行动,袭歼小敌,截击退敌。”

    从林彪赋予第135 师“翻毁铁路”、“截击退敌”的任务可以看出,林彪已经在考虑白崇禧部可能撤退的情况了。果真如此,135 师就成为堵截白崇禧的一支意外的伏兵。为了随时调用这支伏兵,林彪决定对其实施超越指挥,即超越兵团和军两级指挥机构,由林彪直接指挥135师。

    直接指挥到师,这是林彪在战况紧急的情况下通常采取的指挥方法。在辽西会战打廖耀湘兵团时,有的师在哪儿,纵队不知道,林彪知道。有时纵队正在执行林彪前封电报的指示,师里已经按照林彪变更的下封电报行动了。据说,有大将风度的二野第四兵团陈赓司令员曾风趣地说:“在林总指挥下打运动战,兵团司令是‘空军司令’,可以睡大觉。”

    给135 师的电报发出后,林彪的心情也变得宽松一些。

    收到野司的指示电后,韦祖珍和丁盛紧张的心情也平静下来。师部当即研究了野司的指示电,考虑到部队目标已经暴露,停留过久会遭到敌军围攻,决定次日上午不休息,天一亮就行动,向野司规定的目标——洪桥方向前进。

    6日拂晓,白崇禧发现了135师。

    当时,135师准备出发,执行向湘桂铁路穿插的任务,以切断位于衡阳的白崇禧指挥部的退路。然而,桂系第七军171师趁夜色向他们偷偷奔袭,向担任后卫的405团阵地突然发起了攻击,405团团长韦统泰命令副团长韩怀智带领三营冲出阵地,抢占附近的山头,然后全团与进攻的敌人展开战斗。从俘虏口中得知,该敌是奉命以奔袭手段查明我军人数及动向。上午10时许,敌171师发动全面进攻,步兵在炮兵和飞机的火力掩护下,连续向135 师各团阵地猛攻,但均被击退,激战至黄昏双方打成僵局。韦祖珍和丁盛当即分析了敌情和形势,认为在敌重兵围攻之下,继续前进或撤退均于己不利,遂果断决定405团撤出战斗,各团迅速占领阵地,构筑工事,就地抗击敌军围攻。405 团适时调整部署,将突出部位的第3 营阵地适当向后收缩。

    白崇禧很为这支部队奇怪的行动所困惑。

    桂军第七军军长李本一命令位于灵官殿附近的部队尾击135师。

    这是一个令林彪万分紧张的时刻。

    白崇禧的反击部署,在作战常理上讲不通,因为在两翼并不安全的情况下,试图中间单独突破是鲁莽而危险的。面对地图,林彪按照白崇禧反击的思路苦苦思索,渐渐地他开始明白了白崇禧的打算:我军采取大迂回大包围的作战方针以后,三路部队向南推进的过程中,在时间和空间上缝隙很大,中路军较东西两路军晚行动十八天,西路军和中路军分置于湖南的西部和中部,中路军与东路军甚至相隔一省,这导致了白崇禧的一种误判——共产党军队兵力分散,侧翼部队短时间内不会构成严重威胁,可以在衡宝一带集中兵力实施快速反击,争取时间消灭共产党军队的有生力量,把正面战场的压力尽可能解除,同时还可以为日后撤退赢得战场空间。明白了白崇禧的意图后,林彪意识到时机就在眼前,原来还在为135师的冒进而担心,现在看,135师的行动势必引起战场态势的急剧变化。一向小心谨慎的林彪认准战机出现之后,决心下得极其果断。

    6日11点,林彪直接电告135师:“盼你们以极少部队迟滞水东江之敌,主力即向湘桂路前进,必须不顾一切艰苦和危险,坚决迅速破坏湘桂路,求得翻毁数十里和炸毁桥梁,使敌不能决心南退。只要敌人不退,则能全歼桂军,使战争提前结束。故你们的任务甚重大,望坚决灵活地完成任务。我大军在水东江、宋家塘以北压迫敌人,故你们不要过分顾虑后方......你们暂时直接归我们指挥,望告电台,特别注意联络我们。师、团电台要随叫随到,兵团和军的电台只能收听不得指挥。”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特稿: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杨胜群同志一行来金寨考察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在金寨境内活动情况(图)
·下一篇:无
·特稿: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杨胜群同志一行来金寨考察刘邓大军挺
·特稿:“蓝色大海 蓝色的梦”——海之子艺术团建团一周年首场音乐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临县白文镇武装部组织新兵来黑茶山四八烈士纪念馆参观学习(组图)
·特稿:抗战胜利纪念日:粟戎生、周民等新四军将领后代相约新四军纪念馆(组图)
·纪念红军西路军进疆八十周年重访进军路(组图)
·特稿:湖南芷江旅协寻找佰瀑峡美国飞虎队后裔(组图)
·特稿:抗大陈列馆开展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2周年活动(组图)
·特稿:《老兵印像》老兵手印捐赠仪式在芷江受降纪念坊举行(组图)
·特稿:苏北首个统一战线学习教育基地在东海县授牌(组图)
·特稿:向守志击毙桃井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廖庆堂:挥师大决战中的韦祖珍(组图)
特稿:挥师大决战中的韦祖珍(组图)
芜湖市委副书记张峰一行赴王稼祥纪念园开展“贴近群
子舜教育2017年度感恩答谢会(组图)
胡本昌: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
特稿:全国政协常委、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杨
“蓝色大海 蓝色的梦”——海之子艺术团建团一周年首
赵朋洋:“蓝色大海 蓝色的梦”——海之子艺术团建团
特稿:“蓝色大海 蓝色的梦”——海之子艺术团建团一
尹拯山:临县白文镇武装部组织新兵来黑茶山四八烈士
特稿:图说谁参加了叶选宁的遗体告别(组图)
特稿:痛悼李昭 怀念耀邦——李昭同志遗体告别仪式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组图)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
特稿:最后一位开国中将王秉璋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老一辈革命家谭震林同志长子谭淮远病逝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李讷携家人来毛主席纪念堂深情怀念毛主席(组图
特稿:“情满淮安”——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来到
特稿:开国中将陈先瑞夫人王彦同志在京逝世(组图
特稿:贺晓明、林炎志等晋绥革命后代赴兴县迎17名
特稿:毛泽东亲属赴朝鲜祭奠志愿军烈士(组图)
特稿:毛主席机要秘书谢静宜在京病逝(组图)
特稿:高波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湖北红安举行开国上将王建安诞辰110周年纪念
特稿:季振同黄中岳冤案始末(组图)
特稿:红西路军后代2017年新春团拜会(组图)
特稿:《共和国将帅肖像油画集》及画像赠送仪式在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
我要啦免费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