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斗争策略和较好的群众基础,是谷花洲成功组织革命暴动的根本保证
坚强的党的领导和正确的政治路线,逐步建立地下党支部和区乡政权、农会等群团组织,广泛发动民众参与革命,是谷花洲成功组织暴动的根本保证和历史动力。周逸群指出:“党确实能在群众中起领导作用,支部能够应付该区域的政治环境”,“监利、洪湖附近一带,纵横约五六十里,完全成为割据的形势,很能得到当地群众热烈地拥护。”“古花初”游击队通过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有力有效地打击敌人,扩大了农民武装和工农红军的影响。广大被压迫的民众在党组织的引导下,纷纷加入革命队伍。“古花初”游击队创立之初,就吸纳了徐敬之、彭国才、祝志清、傅洪岱、袁昌东、宋念才等一批优秀骨干。
从大革命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在谷花洲这块土地上,上演了一场场刀光火影、枪炮轰鸣的革命战争。在革命斗争中,先后有李子才、李延干、宋念才、孙传德、陈绍琴、廖德桂、黎子明等120多名革命先烈英勇献身,牺牲在这片土地上,光荣地载入了中国革命战争史册。
廖德桂烈士出生于一个船工家庭。9岁起当放牛娃, 16岁给地主做长工,1927年参加农民运动。1929年担任由中共鄂南特别支部领导的游击队分队长,参加湘鄂西党组织举行的“谷花洲暴动”。1930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春,调任中共嘉鱼县赤壁区委委员兼游击队大队长。6月,国民党集结10万兵力向洪湖苏区大举进犯,廖率游击队艰苦转移到白螺矶,仍未摆脱重围,只得回师峰口。由于叛徒出卖,被敌军逮捕。国民党左路军副司令兼前敌总指挥徐源泉亲自劝降,遭严词拒绝,饱受酷刑后惨遭杀害。
黎子明烈士年幼随父读私塾,后因家困在大云山一带以做裁缝为生。1926年,参加农民运动,任临湘县贺畈乡农会梭镖队队长。1927年湖北夏斗寅部叛变后,离开家乡在陆城一带做缝纫维持生活。1928年回到大云山区,从事恢复农民运动建立革命武装的工作。1929年,参加湘鄂西党组织举行的“谷花洲暴动”,并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又到大云山区秘密发展党的组织和准备武装暴动。不久,因走漏消息遭到逮捕,后经多方营救出狱。1931年5月,任中共崇阳县委书记。同月中旬,率县游击大队,配合红十六军攻克了崇阳县城。下旬,在崇阳八斗山召开区干部会议时,被崇阳保安大队包围。突围中负伤被捕,英勇就义。
为纪念革命先烈,加强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湖南临湘市以谷花洲革命暴动史实为题材,在革命暴动遗址兴建了革命烈士纪念碑。愿世世代代永远铭记参加“谷花洲暴动”的革命先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