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尊粟裕大将铜像安置海安县烈士陵园里,是海安县人民自愿捐款建造的。
段延:带着父亲的照片和简历,追寻父辈战斗的足迹,再次来到了这片浸透了先烈热血的土地,所见所闻倍受感动和激励,发扬和传承铁军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何革:
怀揣着爸爸的照片, 心装着爸爸的简历, 脚踏着父辈的足迹, 来到这片即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追寻着父辈的梦想,一路前行! 放心吧!爸爸! 女儿绝不辜负您的重托! 烈士们不孤单!因为有我们! 你们没有走远,因为你们与祖国的山河同在! 你们的鲜血一定会开出美丽的鲜花!
陈秋宁:参观《新四军一师纪念馆》,有一幅照片让我思绪万千。这幅照片记录了1941年5月粟裕师长亲自组织指挥的丰利五次争夺战。父亲时任新四军一师三旅八团一营教导员,受团长彭德清之命率三连投入战斗,当时部队伤亡很大,父亲左腿负了重伤,在老乡的帮助下两天后才返回到部队。那时的医疗条件差,父亲左小腿侧开了近三十公分长的刀口,子弹仍未取出。直到1966年在武汉军区总院,由外科林清障主任手术取出已经呈绿色的子弹头,还有些许碎骨和弹片。父亲去世后,2012年黄桥战役纪念馆征集新四军老战士文物,姐姐耀东让我把保存的子弹头捐出,说实话我很舍不得,这是父亲留下的遗物,也是我们的念想,但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和前辈流血牺牲换来的,为了这个教育意义,捐出父亲的遗物是值得的。这次我们跟随北京新四军硏究会一师分会到苏中这片红色热土寻访,对于我们进一步学习了解新四军,特别是一师在抗日战争中的征战历程以及建立的丰功伟绩,传承铁军精神是很有意义的。
章兰云:我母亲的老家就在东台,这里曾经是我父母战斗过地方,前几年曾来过这里,参观过三仓烈士陵园。这次又来到三仓,看到这里的烈士陵园越建越好,纪念馆内容也比以前增加了很多,说明这里的人民热爱新四军,怀念一师师长粟裕将军,说明这里的父老乡亲对新四军的热爱和敬仰。红帆小学生对新四军的认识和讲解,让我感到铁军的精神正在代代相传。通过这次寻访,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
刘晓明:每一个刻在石板上的名字,就是一个鲜活的战士,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我们还要教育后代。使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代代相传。我父亲从闽北下山经过整编,北上抗日,一直战斗在苏中这片土地上。以前我对这些知之甚少,我将通过这次寻访,追寻他的足迹,继承他的遗志,永运和人民心连心。”
徐新野、徐晓宁:共同寻访父母前辈战斗生活的路程,永远激励我们继续前行!1940年黄桥决战后,一师二旅东进东台,与黄克诚部会师,开启了苏北指挥部的全盛时期。此后二旅将士在盐阜,东台地区与日伪顽强作战,保卫军部,保卫盐城,付出了巨大牺牲。今天追寻烈士的足迹,一定要继承烈士遗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章国燕:第一次参加一师分会的寻访活动。能有机会沿着父辈的战斗足迹来深入了解父辈的精神世界,是我们姐妹内心的渴望。这是一次难忘的圆梦之旅,追寻之旅,传承之旅。
朱千里、管文元:烟花三月下扬州,战地黄花分外香;革命后代苏中行,红色江山代代传!
吴苏宁:我的父亲吴健人是在皖南云岭军部加入的新四军。皖变前夕,他跟随薛暮桥、崔义田带领的一千多人先期撤离皖南,淌过青弋江,在地下交通站的护送下,化装前往盐城苏北指挥部。走到东台,前方传来皖变的消息,不久又得知在军部教导总队的二哥已在激战中牺牲。他义愤填膺,恨不得立刻冲上杀敌战场。到哪儿都是抗日,父亲就地留在了一师二旅四团(时任宣传股长),此后一直战斗在苏中。小时候常听父亲哼唱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次再访苏中,我们在行进的车上又再次唱响《大刀进行曲》。追寻着父辈足迹,传承着红色基因,理想信念永不动摇。“先烈活在我们的记忆里,我们活在先烈的事业中。”
许建工:东台是我们从童年时代起就听父母经常提起的地名。这次我们兄弟二人有幸参加一师分会寻访团,第一次来这里,终于实现了我们多年的愿望。父亲许诚1929年1月在启东入党,1940年10月率部暴动入伍,仼苏北指挥部五团三营营长,后改为一师三旅八团二营。看到陈秋宁的文章,知道她的父亲陈佐叔叔当时是一营教导员,才恍然大悟,原来许陈两家几十年的友谊是从这时就开始的!1946年,母亲在东台龙王庙生下我们的三哥,但由于当时缺药少药,孩子刚出生就夭折了,为此,母亲一直念念不忘。据父亲说,母亲当年抱着我二哥(1944年出生)在东台随家属队乘海船,因浪大,失足落水,把腿跌断。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我们的父辈在东台这座英雄的城市,留下太多的回忆,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陈耀东:陈许两家父辈是战友,建工和秋宁是同学。几十年之后我们南北相聚在寻访团,共同寻找父辈跟随粟师长的战斗足迹,共同再续父辈的战友情谊。
郑和平:与“再访苏中行”团队一起短短的4天里,感受到了整个团队在华苏会长和乔会长的带领下,充满了活力、友爱、快乐!最重要的是红二代们有着红色的基因,让所有人感受到整个团队有满满的正能量。不虚此行!
刘锡武 兰平地:从踏上这片土地,不断扪心自问,对共产党的使命,对父辈的忠诚究竟懂得多少?这般庄重的心情源于两代人的心灵对话。我们终于来了,父辈身前的话言犹在耳,这里遍地忠魂,对我们处处有警醒。历史传承,有着神奇的力量。所到之处,时时在激励,忠魂永存,不忘初心。
刘屯:苏中之行对我们而言是寻根之旅、是学习之旅,在父母战斗、工作过的地方我们得到了洗礼。进一步认识了父母在艰苦环境中坚定信仰、坚持斗争的优秀品质。我们要继承这一革命传统,而且要让我们的下一代、下下一代永远继承下去!
陈军:关于反“清乡”斗争。参加新四军研究会以后,学到了许多有关新四军抗战期间的事迹。但是感觉看的多了问题更多。这次寻访调研就是带着许多问题疑惑来的。其中反“清乡”斗争一直困惑着我。“清乡”和“扫荡”的区别是什么?有一次和寒冰兄聊天,我问他为什么东北抗联最后不行了,而为什么苏中根据地发展壮大了?同样近在江苏的苏南反“清乡”斗争也没搞好,为什么?我们一路走来,三仓、海安等地都是反“清乡”斗争战斗的地方。尤其三仓,更是争夺的焦点。粟司令在回忆文章说过,要写抗日战争,一定是要点争夺战。这次走过看过,似乎明白了一些。但还是要继续努力。愿与大家共同学习,提高自己。
乔泰阳:看了储渭叔叔的来信,我很激动,不由得想起许多往事。初次与他见面就感到诚恳谦和、十分亲切,以后接触多了更是倍感亲切、十分敬佩。现在寻访调研活动行程过半,这封信来的正是时候,既有鼓励,也是指导。我们要认真领会储叔叔等新四军老战士的嘱托,以回老家看乡亲的心情开展工作,饮水思源,寻根究底,交流互助,全面完成任务,争取更多收获。谢谢储叔叔!
恽晓虎:今天在海安七战七捷纪念馆中看到一块展板,是讲述战役中伤员的转运图。看到这张图,使我立刻感到震撼。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图,也是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战争的另一个方面——战场救护。我为那些战斗在医务战线的前辈们如此周到细致的组织工作而震撼;我为那些支前的民工不怕辛劳,不怕牺牲的精神而震撼。正是他们,拯救了多少我们父辈的好兄弟的生命;正是他们,支持了我们将革命进行到底!
殷宁:这次参加新四军研究会寻访活动已经9天了。过去我到过不少八路军抗战的纪念地:山西阳泉的百团大战纪念馆,河北易县的狼牙山五壮士,击毙阿部规秀的黄土岭……。但这次苏中行给我的感触更多,感受更深刻。一是新四军一师这支英雄的部队,决战黄桥,血刃耙齿凌,攻克车桥镇,战功卓著,是新四军杰出代表,不愧是党的铁军,民族干城。二是苏中政府和老区人民对抗日英烈和革命遗迹保护非常到位,令人感叹!三是新四军一师分会的各位兄弟姐妹,亲如手足,凝聚力甚强!每到一地,排起整齐的队列,在纪念馆、烈士墓前庄严肃立,以激昂雄壮的军歌、国际歌向先烈和前辈致敬,我看到不少人眼睛里闪烁着泪水,这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句话来:历史没有走远,新四军的后人是好样的!
罗红波:谢谢殷宁!读了你的感言,非常感动,深受鼓舞!我们一师分会中有好几位兄弟姐妹是八路军子女,他们为一师分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们也有着和你一样的感受,热爱我们一师分会这个大家庭。不管是新四军后代,还是八路军后代,我们都是革命军人的后代,都是兄弟姐妹!
殷宁:罗大姐,我此次参加新四军研究会的寻访活动,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受益很多,作为八路军的后代,用我的观察更客观,更有说服力。与八路军各部队所处有所不同,新四军一师身处敌伪顽犬牙交错之地,环境更为复杂,但在粟裕将军领导下,连战连胜,苏中区不断发展壮大,被称为汉高祖的汉中,一师被称为我军的主力部队,真是当之无愧!
刘军:寻访调研团是宣传队,是播种机。每到一处革命遗址、纪念场馆,我们都列队高歌。一路上,我们满怀激情地唱了《国际歌》《新四军军歌》《抗日军政大学校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红军战士想念毛泽东》《大刀进行曲》《黄桥烧饼歌》《人民军队忠于党》《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十首歌,还表演了《十送红军》和舞蹈《我爱这蓝色的海洋》,并学习了《大家庭》和《歌唱粟司令》两首新歌。深情的歌声,嘹亮的歌声,传承着红色基因,弘扬着革命精神,感染着每—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