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在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我曾跟着语文老师读过《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当时就记住了张思德这个名字。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文革”期间,《为人民服务》是著名的“老三篇”之一,张思德的名字与《为人民服务》这一名篇一样家喻户晓。
一名普通警卫战士的牺牲,竟然会惊动毛泽东这位党和军队的最高领导,他不仅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其追悼会,还在会上发表了近1个小时的即兴演讲,就是这一番即兴演讲,讲出了一篇影响深远的《为人民服务》。普通一兵何以能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张思德生前究竟是如何为人民服务的,他为何能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标杆?几十年来,我经常会思考类似的问题,也一直在努力寻找相关的答案。
今年早春时节,因参加在延安市委党校举办的党务干部党性锤炼班,我第一次来到革命圣地延安。在陕北延安,我走近枣园革命旧址,走近《为人民服务》讲话台,走近张思德纪念碑……在《为人民服务》纪念广场,我看到了似曾相识的张思德雕像,也读到了广场浮雕墙上所刻的《为人民服务》那些熟悉的文字。培训班老师的深情讲述,让一个有血有肉、可亲可敬的张思德呈现在我的面前。张思德是士兵的荣耀,他是一个很平凡、很朴实的人,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丰功伟业,一直是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犹如出窑的木炭,总是燃烧自己、温暖别人。仰望张思德雕像,这位牺牲在工作岗位上年仅29岁的八路军烧炭战士,让我油然而生敬意。
当年的张思德,如果不是一门心思想着要多烧几窑炭,或许就不会因炭窑坍塌而牺牲。1944年夏,中共中央决定于1945年4月召开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而大会后勤保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为700多名与会人员提前准备木炭。为此,中央警卫团专门成立了一个烧炭小队,有烧炭经验的张思德调任副队长。张思德二话不说,打起背包前往安塞县石峡峪,与全队战士一起挖窑烧炭。1944年9月初,张思德原来是负责看守烧好的炭垛的,因为拉木炭的车子要几天后才到,他就想趁这个空档再挖炭窑多烧几窑木炭。9月5日这天正下着雨,张思德和几名战士一起挖窑洞,没想到因天阴雨湿炭窑突然崩塌。在炭窑即将垮塌之际,张思德用力将身旁的战友推出窑口,自己却被压在了窑里面。当战友们从坍塌的炭窑里把张思德扒出来的时候,这个年轻的生命已停止了呼吸。
当年的张思德,如果是很重名利的一个人,他或许就不会去当一名普通的烧炭战士。张思德18岁参加红军,长征途中三过草地,曾经负过三次伤,多次立功嘉奖。早在1936年7月,张思德就已经是红四方面军通信营的通讯班班长。随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张思德因伤病被编入八路军某部留守处警卫连任副班长。张思德于1937年10月入党后,调任中央军委警卫营当通讯班长。1943年春,中央军委警卫营与中央教导队合并成立中央警卫团,张思德被调到毛泽东内卫班当警卫战士。当时与张思德同期参加红军的许多人,有的人当了旅长,有的人当了团长,只有张思德入伍11年一直没当什么官。所在部队合并整编后,当了7年班长的张思德又成了普通一兵。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和怨言,张思德却愉快地服从组织安排,他说:“当班长是革命需要,当战士也是革命需要。”
当年的张思德,如果没有革命大熔炉的砺炼,或许只会是个不为人知的普通人。张思德于1915年4月,生于四川仪陇县六合场(今思德乡)韩家湾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来到人间才7个月,他的母亲就因病离开了人世。1933年7月,红九军解放仪陇城后,在村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上,张思德的父亲张行品被选为韩家湾村内务委员兼土地委员,父亲是张思德走上革命道路的引路人。1933年10月,张行品将张思德送到部队,嘱咐儿子要为保卫苏维埃政权杀敌立功。张思德牢记父亲的嘱咐,在对敌作战中英勇顽强。在长征途中,张思德作战机智勇敢,曾在一次战斗中创造了一人夺得2挺机枪的战绩。1938年任中央军委警卫营通信班长后,张思德工作认真负责,带领全班圆满完成机要通信、站岗放哨、开荒生产和建窑烧炭等各项任务。1940年初夏,张思德奉命带领一个班,到延安南边的深山老林里烧炭,他用心琢磨如何多烧炭、烧好炭,和战友们一起苦战3个月,把8万斤烧炭运回了延安城。1941年,抗战进入最艰苦阶段,在毛泽东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号召后,张思德随警卫营开赴南泥湾,带领全班战士披荆斩棘开荒种地,获得了粮棉好收成。1942年11月部队整编后,张思德调到中央警卫团第1连当战士,他服从分配,经常帮战友补洗衣服、编织草鞋,带头帮助驻地群众生产劳动。1944年7月,张思德和战友们到陕北安塞县山中烧木炭,工作中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每到出炭时都争先钻进窑内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