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因为乌蒙山区大农村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差,“巴掌地”、“鸡窝地”多,农业发展条件限制;所以,要按照“五大发展理念”和三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来要求,积极作为,多措并举,走“生态扶贫,绿色发展”之路,切实加强强农惠农力度,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再上新台阶。首先,要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稳定提升粮食、烤烟、生猪三大基础保供应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草食牧畜、薯类、果蔬、寒温带道地中药材、家禽、生态鱼业、调味品、土蜂蜜等八大特色产业链;做到见龙头企业、见基地、见产量、见政策支撑体系、见产业链运营体系“五个见”。其次,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这既是提升农业效益的关键,也是农业发展中的一大“短板”,亟待加强。要通过招商引资和支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尽快形成一批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对这类企业以及与之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如农产品冷链物流园区),要要针对性制定出台激励扶持政策。三是要进一步拓展增收渠道,努力促进农民增收。尤其要通过“地票”交易,深化农村集体资产量化“确权”、“三权”抵押融资,实施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等改革,千方百计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四是要继续深化林业改革,通过引进国药集团万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人才、技术、资金、管理、市场、品牌等元素资源投入,切实抓好林业的生态保护与补短板工作,下功夫抓好森林保护、林业深加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切实做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作。五是进一步抓好水利工程建设,尤其是要按照三大区域功能定位要求统筹抓好中心城市、县域城市的水资源配置,下决心彻底解决城市发展新区工程性缺水问题。六是要进一步抓好市县(区)供销合作社的综合改革,不断提升基层供销合作社的覆盖率,强化农村流通服务网络建设,理顺社有企业体制机制,促进转型升级发展。
总之,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结果是为县域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添动力、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惠民生”,农业效益不断提升,农村活力明显增强,农民生活显著改善。
(4)探索后续(2018年脱贫摘帽后)扶贫模式创新发展。 (5)加快城市管理创新。 (6)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创新。 (7)加快教育创新发展。
要以镇彝威三县乃至昭通市职业教育中心为依托,整合全市职业教育资源,加强同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重庆五一技师学院)等全国知名现代职业教育院校的合作交流和创新发展现代技工教育力度,尽快的补上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块“短板”,增加职业教育的有效“供给”;一是进一步推进全市教育改革和创新发展步伐,合理布局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二是满足昭通市未来发展现代工业急需现代技能型人才,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三是向人才市场提供大量源源不断的现代技能型人才,打造出“昭通技工教育”品牌,将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
(8)加快文化体育创新发展。 (9)加快民生科技运用。 4.转化创新成果 (1)推进科研成果管理改革。 (2)推进科研成果产业化产品化。 5.提升创新能力 (1)大力引进培育高端人才。 (2)加大创新型人才培养。 (3)改革创新型人才评价机制。 6.加大创新投入 (1)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2)构建多元化投资体系。 (3)强化金融对创新驱动的支撑作用。 7.创新商业模式 (1)加快商业模式创新。 (2)推动电子商务创新发展。 8.拓展开放创新 (1)构建创新驱动开放窗口。 (2)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9.普及创新文化 (1)大力弘扬创新创业精神。 (2)大力培育创新创业文化。 10.优化创新环境 (1)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 (2)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政府服务。
(五)加大对口帮扶,创新发展力度
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安排部署,由广东省东莞市对口帮扶昭通市镇雄、彝良、威信等县的扶贫开发工作,这既是党中央和国务院交给沿海发达地区东莞市的一项政治任务,又给镇彝威三县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如何抓住、用好、用活机遇?首先是要把“产业培育”作为“对口帮扶”的“重中之重”;其次是要搞好“对接”工作。一是必须深入研究东莞市乃至“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的人才、技术、资本、市场、品牌等生产力要素资源优势;二是东莞市等沿海发达地区将要转移出什么产业?这些转移产业未来10年至20年在国内外市场上的“技术水准”和“市场竞争力”;三是我们能否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基本条件(如交通运输、技术工人、原辅材料、市场等)?四是我们能同对口帮扶单位长期合作发展什么?从目前的情况看,把镇彝威等县建成为“直供粤港澳地区的鲜活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粤港澳地区夏季避暑胜地”、“昭通天麻和淫羊藿等寒温带道地中药材现代科技产业基地”、“木姜子和地胡椒天然香料原料生产基地”、“扎西山葵和云岭春彝家特色养生滋补酒及苗医古氏接骨丹等大健康产业”,是切实可行的,它能推动走“生态扶贫,绿色发展”道路,有利于建立起特色经济产业体系,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同时,还要积极的争取、中央统战部、国务院扶贫办、中国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中国光彩事业建设促进会等中央和国务院部门及全国性社团组织等的支持,组织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家开展“革命老区.乌蒙(镇彝威)行”活动,使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家更好地践行“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精神,履行社会责任,创新统一战线科学发展的新途径,积极的参与镇彝威革命老区县的“产业培育”,助推实现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实现多赢共赢。
(六)加大对革命老区开发建设的宣传力度
目前除彝良县外,镇雄、威信两个县都是远离省会城市昆明,距离昆明市均在600公里左右;过去因受到“地势偏僻,河谷纵横,群山环绕,山高坡陡,交通不便,消息闭塞”等自然环境条件劣势和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多年来接受省会城市昆明市的经济发展辐射能力十分薄弱,所以,长期以来在全省乃至全国生产力布局发展中一直被处于“边缘化”的状况,才导致了今天的“贫困、落后”。近年来,随着国家建设“西南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工程”项目的实施,如途经威信、镇雄两个县的成贵高铁和隆黄铁路工程项目的建设,到2019年成贵高铁建成运营后,将大大地缩短同“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和“渝蓉城市群”的时空距离,如威信县届时将形成至川南现代化城市群中的宜宾、黔西重镇毕节的“一小时核心圈”、至重庆、成都、贵阳的“两小时生活圈”、至广州、西安、武汉等地的“六小时交通圈”,由对外开放的“末端”变成为“前沿”,成为渝蓉城市群乃至内陆地区走向中南半岛和云南连接长江中下游经济发达地区“双向大通道”上的“一个重要交通节点”,彻底地参与到全国产业发展分工布局中去;现代化交通条件,将使镇彝威革命老区县的地理区位优势凸显,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蕴藏量十分丰富生物、文化旅游、矿产等独特资源,云南最后一片最具活力与希望的待投资开发的热土;将会吸引海内外更多的有战略眼光和经济技术实力的投资者来考察、投资开发建设;将会有海内外无数源源不断的旅游者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消费;这将为镇彝威革命老区县的开发建设注入巨大的“市场”动力和活力。因此迫切需要省市委宣传部组织省市和国家级及渝蓉城市群的新闻媒体网络的宣传力量,上报纸、进电视、入网络,广泛深入连续不断的推出一批反映镇彝威革命老区县光荣革命历史和优良传统、展现老区精神面貌的优秀文艺作品和文化产品,以及特色优势产业资源、招商引资政策和项目推介、先进人物、记者带着你去镇彝威革命老区县旅游等进行宣传报道;同时,要在渝昆(G85)、纳黔、泸渝(渝昆环线)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立宣传“镇彝威革命老区县文化旅游景点景区”大型广告牌;还要加强同“渝蓉城市群”、“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宣传部门相互交流,进一步拓展宣传镇彝威革命老区县的广度和深度,要在“渝蓉城市群”、“珠三角”、“长三角”的地方新闻媒体电视网络上进行长期性的宣传镇彝威文化旅游品牌;也还要充分的利用开往省内外的长途客运车辆,做宣传镇彝威文化旅游的“流动广告”;主动地同“渝蓉城市群”、“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旅行社进行“市场对接”,营销揽客,吸引游客到镇彝威革命老区县来旅游、养老、养生,拉动消费需求,促进县域经济发展。这样,才能让镇彝威革命老区县走进世界,让世界认识了解镇彝威革命老区县,让全社会重视深知镇彝威革命老区县的价值,让镇彝威革命老区县价值融入社会,服务于时代,由此促进镇彝威革命老区县的开发建设和创新发展。
总之,“饮水思源”,勿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永远走在新长征的路上。镇彝威三个革命老区县的开发建设和创新发展,要以先进典型为榜样,怀着深厚的爱、炽热的情,践行好、发扬好、传承好老区精神,支持老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事业。习总书记提出“不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乌蒙山片区中镇彝威三个革命老区县的开发建设和创新发展,不但牵挂着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心和力,而且也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当前,迫切需要把党和国家“支持川滇黔接合部打造赤水河流域合作综合扶贫开发试验区”以及省委、省政府已出台实施支持镇彝威革命老区县三年扶贫开发规划等落实好,使政策“路径化”和“项目化”,见企业、见项目、见产品、见产量、见政策支撑体系、见产业链运营体系,使政策尽快的“落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特别是要重点解决好“协同机制、交通建设、科技创新、生态扶贫、产业升级、环境改善、绿色发展、教育卫生”等八大问题,培育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形成新动能,造就新财源,增强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的能力,实现“赶超式”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现决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早日同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社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