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绍礼
殷绍礼,1914年5月13日出生在河南省新县卡房乡古店村(原属光山县)一个贫苦家庭。
殷绍礼的父亲给地主打长工,有时抽空砍柴挑到山外去卖,挣点钱养家糊口。殷绍礼6岁时,被父亲送进学堂,然而,由于家底空,他只上了两年半私塾就中途辍学。
1929年,殷绍礼参加农民赤卫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被提升为红二十五军连长。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北上长征,殷绍礼被编入红二十八军,留在鄂豫皖苏区坚持游击斗争。
1936年夏,殷绍礼率部掩护大部队撤退时,被敌人击中左腿。因行动不便,暂时躲进树丛养伤。国民党部队搜山时发现了他,把他关进了经扶县监狱,受尽了折磨。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殷绍礼结束监狱生活,回到了原来所在部队。
1938年春,他拖着刚刚病愈的腿,走上了抗日战争前线。同年冬,中共党组织了解了殷绍礼在监狱中的表现,恢复了他的党籍,并任命他为新四军第二师第五旅第十五团政治处主任。殷绍礼凭着他的机智和勇敢,带领部队英勇作战,受到部队首长的多次嘉奖。不久,他又担任副团长。
1947年7月,殷绍礼所在的华东野战军在淮南前线狙击国民党主力部队新五军的进攻,殷绍礼团奉命防守天长县城,任务是在天长城下消灭进攻的国民党部队。
五天来,国民党部队的多次进攻虽被击退。但守城的战士们几天连续作战,多已疲惫不堪,后勤供给紧张,缺粮少弹,加之国民党部队的援兵还向这里开进。师部命令当天黄昏以后,全团撤出县城。
黄昏时分,殷绍礼部正准备撤退,国民党军队却发起了攻击。
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东城门很快突破,南门也告急。
情况危急,如果部队这样撤下去,损失惨重。殷绍礼与团长进行紧急磋商,决定把国民党部队打退以后再撤退。
殷绍礼立即要通防守东门的营长:“我命令你反击敌人,把东门夺回来。”
“不是已决定撤退吗?为什么还要反击?”营长有些犹豫。
“我们这时候撤退,不仅要丢枪,要毁人,而最大的损失,是要丢掉部队的士气!我们必须打,赶快执行命令!”殷绍礼斩钉截铁地回答。
放下电话筒,殷绍礼奔向弹火横飞的东门。
“扑下去!”面对营长,殷绍礼厉声命令。说完立即冲向前线。
他的命令像一道森严的壁垒,部队迅速反扑下去。夺回了东门。由于殷绍礼指挥得当,大大减少了伤亡人数。
1948年1月,殷绍礼离开胶东半岛任华东野战军第二纵队第四师师长。
3月,殷绍礼所在的第四师和苏北军区两个旅奉命攻打益林镇。
江苏省阜宁县益林镇驻有国民党第五十九师的一个整编旅。
镇南面有一条大河,北面是一个大村庄,西面有个土围子。国民党部队在镇东布置一个营,西面围子里一个营,南面河边一个营,镇北村里一个加强连,其余国民党部队在镇内。
这天下午4时,营以上干部在离益林七八公里的师部开会,对攻城战略作了部署,第四师的两个旅分别攻打镇西和镇北,攻打镇南和镇东的任务由苏北军区两个旅担任,淮南独立团负责打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