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苏区的经济政策,也体现了红色工商业的文化内涵。为解决工农业产品“剪刀差”问题,苏维埃政府支持和鼓励创办生产合作社、消费合作社,这种由群众集资入股分红的集体经济,体现了群众互助互利、共同发展的经济思想,与客家人“团结互助”的精神文化相吻合。因此,合作社组织在汀州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达到数百家,可谓是“红色小上海”的半壁江山。
用大文化眼光审视,经济学既是经济研究的范畴,也属文化研究的范畴。当年毛泽东、刘少奇、陈云等领导人到汀州调查,指导经济工作,提出的一系列经济建设思想,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继承发扬。1932年冬,毛泽东在汀州福音医院养病时,深入工厂农村开展调查,了解汀州市经济建设情况。当他发现汀州群众严重缺米、缺盐、缺柴,生活困难,而汀州市政府只管扩大红军和动员运输队,对群众生活问题一点不理。毛泽东为此召开干部会议,批评汀州市政府的官僚主义领导作风,教育干部要注意经济工作,关心群众生活,解决群众的柴米油盐问题。毛泽东在汀州通过4个多月的社会调查,着手起草《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文中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我们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①毛泽东“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光辉思想跃然纸上。毛泽东在苏区提出的经济建设思想,充分体现了党和苏维埃政府“执政为民”的宗旨和理念,我们要从精神文化的高度去认识和研究。
经济建设离不开文化载体,经济活动也需要文化运作。这一点在今天显得十分突出,其实在当年“红色小上海”也是如此。1932年4月,主力红军攻克漳州后,将缴获的大量金条、银元运回汀州,由国家银行行长毛泽民主持,举办了别具一格的“金山银山展览会”。设计者巧计匠心,将金条、银元摆设成连绵起伏的金山银山,琳琅满目,金碧辉煌,一下子轰动了全苏区。展览以奇特的形式显示了苏区的坚实财力,它用无声的语言向世界宣告:苏维埃中国有能力建设自己的家园。可见,文化宣传是经济发展很好的助推器。
“红色小上海”不仅有繁荣的经济,还有繁荣的文化;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古汀州的经济基础,也离不开汀州的文化基础。1919年五四运动后,新文化、新思想传到汀州。1925年春,长汀省立第七中学、汀州蚕业专科学校、汀州师范学校的师生黄亚光、罗化成、赖寿仁、张赤男、黄道明等,发起组织了长汀学生联合会,创办《长汀月刊》,旨在“改良学校,促进文化,交换知识”,“改良社会,为社会兴利除弊,为社会造无穷幸福。”同年12月,汀籍在广州的进步学生谢秉琼、胡轶环、吴炳若等创办《汀雷》月刊,内容以政论时事评述为主,兼以小说、散文、诗歌等栏目,文章针砭时弊,宣传革命,唤醒民众,“以期激起 全汀民众,站在革命轨道,从血花飞溅革命高潮中,夺回固有的平等自由。”②
————————— ①毛泽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1934年1月。 ②《<汀雷>发刊词》,1926年3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