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9月,红军再次攻占长汀城后,闽西、赣南连成一片,中央苏区形成。10月,成立了中共汀州市委(书记王观阑)和汀州市苏维埃政府(主席饶根)。1932年2、3月间,先后成立了中共福建省委(书记罗明)、福建省苏(主席张鼎丞)、福建军区(司令员罗炳辉、政委谭震林)。从此,汀州成为福建苏区的政治、军事中心。汀州市作为中央苏区唯一的城市苏维埃政权,在经济建设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毛泽东经济建设思想指引下,汀州市苏维埃政府致力发展工业生产,搞好各项经营贸易,以保障军需民用,支援革命战争。
在发展工业方面,首先是创办了红军被服厂、中华织布厂、红军斗笠厂、红军印刷厂、汀州弹棉厂等一批公营企业,逐步形成了中央苏区的骨干工业。其中有不少是在私营企业基础上组建的,如中华织布厂成立于1930年,是由原来9家个体纺织厂组成的,有织布机、纺纱机100多台,工人300余人,月产18000多匹布。红军印刷厂的前身是创办于1921年的毛铭新印刷所,负责人毛钟鸣是中共地下党员,1929年红四军入闽后即为红军宣传服务,1931年改为红军印刷厂。①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红色小上海”是在原来汀州的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次是各类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迅速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共组织了造船、农具、铁器、织袜、铸锅、皮枕、雨伞、油纸、烟丝、染布、陶器、制糖、榨油、锡纸、理发、硝盐、樟脑、酱油等25家生产合作社,又组织了20多个纸业合作社,共计50多家,社员达5000余人。②这种合作经济成为“红色小上海”最为活跃的经济成分。
在商业和对外贸易方面,首先,中央、省、市苏维埃政府投资兴办了粮食调剂局、中华纸业公司、中华贸易公司、中华商业公司、小小商店、红色饭店等公营商业,但在汀州市整个商业中,公营商业不占优势,只限于必要和可能的部分。其次,大力发展合作社商业,以粮食合作社、消费合作社和贩卖合作社为主,是由群众集资兴办的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发展私营商业是汀州商业的重点。革命前,汀州私营商业基础比较雄厚,苏区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和鼓励私营商业的政策和措施,使汀州私营商业得到恢复和发展。据1933年统计,汀州市共有367家私营商店。第三是发展对外贸易,省、市设立了对外贸易局,组织出口大宗的粮食、土纸、大豆、衫木、竹、烟叶、香菇、樟脑、红糖等土特产,从白区进口食盐、煤油、西药、棉花、布匹、印刷油墨、电话电报器材、手电筒、电池等苏区紧缺物资。③可见,是党和苏维埃政府根据汀州原有的经济基础,结合革命战争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政策、措施,才促进了汀州工商业的发展,才有了“红色小上海”的繁荣。这就是“红色小上海”形成的直接动因。 二、从文化的视角研究,“红色小上海”是客家文化与革命文化交融的结晶,体现的是苏区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可以说,“红色小上海”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品牌。
从社会学的角度审视,“红色小上海”既是经济活动,也是文化活动。从事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体现出来的是人的思想文化。经济活动离不开社会人文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汀州是客家首府,客家文化纯正又浓厚。“爱国奉献、开拓创新、勤劳勇敢、团结互助、诚实守信、好客友善”的客家精神,和共产党倡导的革命新风尚相互交融,在苏区时期得以发扬光大。当时,福建省委、省苏有许多领导人如罗明、张鼎丞等都是客家人,从事“红色小上海”经济活动的主体绝大多数是客家人。他们既是客家精神的传承者,又是革命风尚的实践者,自然也是苏区文化的创造者。
——————————
①②③中共长汀县委党史工作委员会《长汀人民革命史》,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