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革命遗迹
(1)华蓥山游击队革命遗址。1933年2月,华蓥山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中共岳池河东支部。中共川东临时工作委员会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在国民党严密统治下的华蓥山地区建立起西南民主联军川东纵队——华蓥山游击队,于1948年8月起分别在广安代市、观阁、武胜、岳池、伏龙等地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华蓥山武装联合大起义”。此后,华蓥山游击队以华蓥山的险峻及天然绿色屏障为掩护,一直活动在华蓥禄市、高兴、阳和及广安、武胜、岳池、邻水等地,机动灵活地与国民党斗争,持续时间达两年之久。华蓥山武装起义前后,周围10多个县在敌人围剿和清乡中牺牲的游击队员和农民群众达数百人,被押往重庆渣滓洞监狱,临近解放被杀害的近70人。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许多共产党员、游击队员和革命群众,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解放,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光辉的华蓥山壮歌,铸就了伟大的红岩精神。英勇的华蓥山游击队在华蓥山留下的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和革命战斗遗址、遗迹。华蓥山武装起义是党领导下在敌统治区发动的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著名起义,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特别意义的军事行动。一大批英雄儿女用生命换来了新中国的诞生,是华蓥山人民永远的骄傲。著名作家、《红岩》作者之一杨益言说:“华蓥山游击队精神应该是红岩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华蓥山区几十年风风火火的革命斗争与川东各地的革命斗争共同铸就了红岩精神”。 (2)中兴纸厂遗址。中兴纸厂位于华蓥市阳和镇。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迁都重庆。中共中央南方局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在重庆创办了《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社,国民党政府非常害怕《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揭露蒋介石妥协投降的反动真面目,千方百计封锁《新华日报》的用纸。周恩来派重庆地下党员苏芸(又名苏国华)、谢长琮(又名谢世荣)、王治(又名王帮藻)于1941年秋来到阳和丁家坪,侦察后决定在此建立纸厂,为《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提供纸张。苏芸等人购买附近几个小纸厂进行改造,取名“中兴纸厂”,又名丁家坪纸厂,1942年5月投产,秘密生产新闻纸。纸厂在华蓥山游击队的保护下,新闻纸源源不断地经清溪口码头用木船沿渠江、嘉陵江运抵重庆,满足了《新华日报》和《群众》周刊的用纸所需。周恩来总理评价:“中兴纸厂就好比我们前线作战的一个兵工厂”。 (3)陈联诗、廖玉壁烈士陵园。烈士陵园坐落在岳池县中和镇政府后山岭,安葬着《红岩》小说中双枪老太婆的原型之一陈联诗及丈夫廖玉壁烈士的遗骨。廖玉壁(1903-1935),岳池县黎梓卫人。民国9年考入成都高等师范附属中学,为该校学生会成员之一。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陈联诗(1901-1960),又名陈玉屏,妇女,岳池县罗渡人,《红岩》小说中“双枪老太婆”原型之一。1921年在岳池女师毕业留校任教,1923年1月与廖玉壁结婚。1923年秋,廖、陈同去南京,考入东南大学。“五卅”惨案后,廖由社会主义青年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不久,被选为东南大学学生联合会的领导人,在南京组织和发动学生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陈联诗做后勤工作。在游行中,廖玉壁被军警打伤。陈护廖返回岳池,与组织取得联系,开展党的活动。廖玉壁利用与岳池县上层人物的关系,担任资马乡十二场民团大队长兼黎梓卫团部职务,掌握当地武装。他从贫苦农民中吸收团丁,组织群众抗粮、抗捐、抗税活动。1926年5月19日,成立“川北民军”,负责军务。“川北民军”的武装斗争失利后,廖玉壁去重庆劳动中学任教。1927年参加“英日惨杀华人国际外交后援会”,3月31日,廖玉壁带领学生出席中共重庆地委负责人杨闇公在打枪坝召集的抗议帝国主义罪行的群众大会,遭军阀武装镇压,廖受重伤转回岳池就医。陈联诗于192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根据中共“八七”会议精神,中共岳池特支委派廖玉壁在魏家沟组建游击队,后更名为“川北赤卫军”。并争取武胜县义和乡被逼为“盗”的刁玉甄部四百余人和广安县进步人士李星北、绿林首领陈博斋等的武装力量,在华蓥山和资马乡一带组织农民开展斗争。10月,杨森的第一、四混成旅去资阳参与刘湘和刘文辉的交战,廖决定乘杨森后方空虚之机举行暴动,夺取岳池县城。后因失密,杨森部驻岳池旅长夏炯加强防御,派出1团兵力到余家场围攻赤卫军。廖见寡不敌众,遂将队伍撤至文昌寨,仍遭追袭围攻,经顽强抵抗,后弹尽粮绝,才向太平场方向撤退,陈联诗被二十军团长罗润德抓捕,次年经党组织营救,县长张晋昌取保获释,出狱后即投入武装斗争。为了保存实力,廖将队伍化整为零,分散活动。1933年夏,廖率领中共党员张翼等20余人,收缴大石乡民团杜嘉言十多支枪和一批弹药。1934年3月,探知杨森部属将在岳池收刮的税款送往内战前线。廖组织人员拦路截取。杨森令驻岳池的向廷瑞追剿和围捕。1935年2月21日,廖玉壁被侦缉队长增鸿策诱捕,23日于县城南门外校场坝就义。陈联诗在重庆惊闻丈夫牺牲的噩耗,化悲痛为力量,先后在北碚、绵阳、成都等地积极进行党的地下工作,1947年7月受中共川东临委书记王璞派遣,回岳池做统战工作。8月,去阳和与中共党员丁鹏武取得联系,住在保长廖志诚家中,吸收廖入党。1949年12月,重庆解放,陈联诗在“脱险同志联络处”工作,1950年5月任重庆市妇联常委,1952年调重庆市文联工作,善绘画,有《百蝶图》流传于世,1960年病故。 (4)华蓥山武装起义纪念馆。为纪念、缅怀华蓥山游击队革命烈士,教育后人,2001年5月武胜县委、政府筹资80万元修建华蓥山武装起义烈士纪念馆。纪念馆占地20亩,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分展览区、管理区、绿化区三大片。馆名为著名作家《红岩》小说作者之一杨益言所题。陈列室共收有实物100余件;有王璞、杨奚勤、蒋可然等华蓥山武装起义烈士遗照50多帧;有任白戈、廖承志、陈野苹、杨超、曾德林、杨正南在1985年为华蓥英烈的题词;有党史资料、画册1000多幅。华蓥山武装起义纪念馆自2002年6月开馆以来,已成为该市爱国主义德育教育基地,县内外中小学师生,机关、厂矿、企业党团支部在此举行活动,重庆、合川、成都健在的武岳合起义的离休老干部慕名莅临,开展纪念活动。2002年6月—2005年底,参观人数达30000多人次。 (5)武胜县烈士陵园。武胜县烈士陵园位于沿口镇新建街西侧。1957年6月修建,1959年建成,1981年重修,1984年冬竣工,并改今名。园内安葬有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川东临时工作委员会书记王璞、西南民主联军川东纵队第七支队政委杨奚勤和建国初在走马乡(今赛马镇)剿匪战斗中牺牲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班长宋发启等烈士遗骸。陵园总体面积4000平方米,略成正方形。建筑秀丽典雅,肃穆庄严。四烈士合冢,依次竖写“王璞同志之墓”等四墓碑为记,墓碑前的基座左右有石狮子1对,下有浮雕3幅,左为花卉,右为奔驰八骏,中是二龙戏珠,造型生动,刻功精细。墓后石砌烈士塔,塔基八角形,塔身四方形,通高9.4米,四方皆竖刻楷书“在伟大革命战争中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大门左侧建300平方米一楼一底砖混结构的陈列室⑳。 广安市红色旅游开发历程 1.3.1 起步阶段(1989.12—2001.09)
广安市旅游局贺中福同志认为,2001年以前“广安没有一个旅游景区,也几乎没有人认为广安有旅游”;“广安在四川省旅游大局中没有任何位置,每年的工作计划与总结也鲜见‘广安’二字”⑴。说明当时,广安市旅游发展起步较晚,红色旅游开发尤其更晚。1989年12月5日,广安县成立邓小平旧居管理所。1994年6月,广安地区将旅游管理职能并入广安地区行署外事侨务台湾事务办公室,同意广安地区行署外事侨务台湾事务办公室增挂“广安地区旅游管理办公室”;同年2月18日,江泽民题写的“邓小平同志故居”匾额揭匾仪式举行。1998年7月,更名为广安市旅游局,仍与市外侨台办合署办公。1999年7月,广安市委、市政府成立市旅游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制定该市旅游业发展有关政策、措施,协调解决该市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2001年5月8日,在该市实现广安新跨越动员大会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树立“邓小平故里是立市之魂”的理念;为响应2000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很有必要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发展较快地区的干部群众中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活动”的号召,四川省工商联、广安市工商联赓即提出“致富思源,共建广安”,把广安建成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两思”教育基地的方案;3月12日,全国工商联在北京召开“致富思源,共建广安”工作会议,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经叔平,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严克强出席会议;4月3日,中共中央统战部发出统函(2001)(五)181号文件,同意全国工商联《关于“致富思源,共建广安”活动筹备工作的意见》,并明确这项活动由全国工商联、中国光促会、中华海外联谊会、四川省工商联和广安市委、市政府主办,由全国部分知名企业家发起倡议,在全国包括港澳工商社团、华人企业家中进行;4月28日,原广安市委书记谭力深入华蓥山调研旅游工作,明确把华蓥山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基地的重要载体和旅游名山的总体目标;8月17日,四川省“致富思源,共建广安”恳谈会在成都举行,原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周永康出席,会议发出了《致富思源,共建广安倡议书》;8月29日,原四川省旅游局局长钟勉莅临广安调研旅游工作,出席广安市与托普集团邓小平故居保护区旅游项目合作开发协议签字仪式;9月1日,“我为小平故里植棵树”活动正式启动,原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张中伟出席启动仪式并带头捐款植树;9月15日,由托普集团、四川省旅游局、广安市合作开发的邓小平故居保护区旅游项目正式启动。同年9月,广安市旅游局从市外侨台办单列出来,独立办公,作为广安市人民政府一级行政局,为广安市旅游发展特别是红色旅游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1.3.2 发展阶段(2001.10—2004.01)
2001年以来,广安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查研究、充分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制定了打好邓小平故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基地、华蓥山革命老区“三张牌”,办好建设邓小平故居保护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思源产业园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开发建设华蓥山“五件大事”的发展思路,作出了《关于实现广安新跨越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培育旅游支柱产业纳入了该市整体发展战略,全面开始谋划了红色旅游的开发工作。2001年12月,广安市政府印发市旅游局“三定”方案,明确市旅游局是市政府主管该市旅游工作的工作部门。2002年1月11日,华蓥市瓦店乡与广安金亿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华蓥山石林景区开发协议,华蓥山石林景区开发工作正式启动;5月28日,原广安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平到华蓥市调研旅游工作,强调努力把华蓥山开发成为具有自然、人文和革命传统特色的旅游风景区;6月10-12日,原四川省委书记周永康就广安市贯彻落实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基地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6月,前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孙钢莅临广安指导时说,广安旅游将暴发式增长,你们要有充分准备,并提出要将广安建设成为“以小平故里为品牌,以自然生态旅游精品为基础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新兴代旅游城市”的战略目标;8月,广安市委、市政府成立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指挥部,进一步加强了对旅游及创优工作的领导,对发展红色旅游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2003年2月,广安市多方融资5个亿建成的天然纪念园邓小平故居保护区正式对外开放;同年4月,招商引资2.2亿元开发华蓥山石林景区对外开放;同年9月,广安市委、市政府为进一步强化领导,调整充实了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随后,广安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决定》,全方位启动了旅游工作,为红色旅游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通过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杠杆,狠抓邓小平百年诞辰和西部大开发机遇,大力培育旅游支柱产业,广安市红色旅游产业得到迅猛发展。2004年1月8日,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广安市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该市旅游发展特别是红色旅游开发得到中央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1.3.3 壮大阶段(2004.02—2005.08)
2004年2月24日,中国(四川)百姓生活游启动仪式暨“相聚小平故里广安”系列活动举行;同年5月27日至28日,邓小平故里旅游区通过国家4A级旅游区验收;8月13日胡锦涛到广安出席邓小平铜像揭幕仪式,并为铜像揭幕;8月14日大型文献记录影片《小平您好》在广安市举行首映仪式。2005年,广安被纳入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和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成为四川红色旅游的龙头和全国红色旅游重要目的地,邓小平故居、纪念馆和华蓥山游击队遗址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同年1月27日,中央文献室来广安市就发展红色旅游情况进行考察;1月28日,四川省红色旅游启动仪式在广安市举行,华蓥山石林景区隆重举行“红色华蓥纪念墙”揭幕和华蓥山游击队纪念馆奠基仪式,国家旅游局发来贺电称:“广安后来居上,在短短三年中建设和发展成为与韶山、井冈山、延安、西柏坡齐名的著名红色旅游目的地”;4月14日,华蓥山石林景区通过国家旅游局4A级旅游区验收。通过在北京、深圳、重庆、上海、西安、武汉等城市举行旅游推介活动,举办邓小平100周年诞辰系列纪念活动,宣传展示伟人故里旅游形象,介绍广安旅游产品,推出“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游”精品旅游线路,广安旅游知名度大幅提升,“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游”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品牌。2004年小平百年诞辰后,广安市旅游能否可持续发展,四川省委、省政府关心,社会各界关注,甚至有不少人以韶山为例,说明广安红色旅游肯定会大幅度滑落。但事实并非如此,广安市红色旅游不仅未急速滑坡,而是持续稳步发展。2005年8月27日,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广安视察旅游工作后高度评价:“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旅游业,从起步到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一般需要10年到15年的培育和发展,而广安仅用了3年时间就实现了大步跨越,3年走完了10年路,这真是一个奇迹!”2005年,邓小平故里旅游区被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旅游发展最高奖项—金熊猫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