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洋界上旅游客车络绎不绝,彩虹瀑布前游人熙熙攘攘,夜幕降临后的茨坪城区更是摩肩接踵……。进入7月份以来,天气酷热,而井冈山上的旅馆、酒店却更“热”,井冈山宾馆、江轩宾馆、天乐府大酒店无一不挤满了前来消暑度假的游客。更令人咋舌的是有半数竟是“回头客”。来自广东一家外企的郭先生告诉笔者,今年他是第三次带家人来井冈山了,他说,“这里一年四季都是美景如画,风光无限,每次来井冈山的感觉、心情都不一样,我想我不但要重上井冈山,而且要常上井冈山”。
像郭先生这样过路的“头回客”咋地变成过夜的“回头客”?带着好奇,笔者进行了一番探究。
改善交通设施,为旅游强筋壮骨
壮大旅游业,交通要先行。近年来,井冈山市牢固树立“要兴旅,先修路”的思想,不断加大对旅游交通的投入。该市投资1.8亿元建成了全长48公里的龙厦旅游公路,投资2.2亿元改造了全长60公里的319国道黄洋界至中江坪段的公路,投资近2亿元扩建了井冈山机场工程,投资18.1亿元修建了全长69公里的全国第一条直达风景名胜区的高速公路,直通井冈山市区的吉井铁路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建设。随着泰井高速公路等工程的相继完工,景区、景点之间的道路也全部进行了升级改造,目前一个集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国道、景区公路组成的交通网正在形成,从而使井冈山形成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与周边大中城市形成4小时经济圈。现在,从吉安到北京、深圳,乘列车分别只需15和8个小时;驾车至上海8个小时、至广州6个小时、至南昌3个小时。交通大发展促进了井冈山旅游呈现团队游和自助游百花齐放、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飙升的喜人局面。
提升接待档次,为旅游延伸生命线
交通顺畅了,井冈山开始破解接待能力不足难题。2000年起,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投融资机制,鼓励国有、集体、个人等多元投入基础设施。新建了天乐府大酒店、映山红宾馆、锦江大酒店等多家星级酒店。并对全市110多家宾馆进行升级改造。如今游客可以在全市120多家大小饭店中随心选择,同时还可以选择干净实惠的“农家乐”,与井冈老表同吃同住,尽情体验革命老区农村新生活。该市旅游部门还设立了24小时旅游服务热线,全市的无线通迅信号已覆盖至每个景区景点,信号覆盖率达100%,快捷通畅的互联网络也已遍布全市各大宾招单位。同时,以红色旅游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为契机,对全市各大景区景点实行智能化、数字化管理,全力推动旅游景区景点、旅游市场的管理水平和质量迈上新的台阶,促进旅游业的国际化、人性化和标准化管理。同时公开向国内外招聘高级旅游营销、策划和酒店管理人员,积极开展“十佳导游员”、“十佳服务员”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更是全面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而强化市民对井冈山红色历史、自然景观和旅游知识等内容的培训,则进一步树立全民为旅游服务的大旅游意识。
打造特色精品、为旅游注入新鲜血液
为解决产品单一问题,吸引游客,招揽“回头客”,井冈山整合旅游资源,延伸链条,做到一年四季主题鲜明::春节期间至农历四月,开展井冈山踏春赏青游;“五一”黄金周至“十一”黄金周,则以消暑度假游为主;9月到11月为井冈山红色文化体验游,开展节庆韵歌活动。今年盛夏,井冈山又推出了“红色旅游高峰论坛”系列活动,游客们在欣赏由总政文工团带来的文化大餐的同时,又能品尝“客家风”特色佳肴。而到了冬季,游客们则可以感受大自然的银装素裹,冰挂晶莹。同时,井冈山还不断地适应游客由观光向休闲、度假的转变,引导游客从“旁观者”成为“参与者”。如今到黄洋界观云海、听炮声;拿着扁担,背着竹篓,重走朱德挑粮上山的小道,用挥汗如雨来体验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去当年《闪闪的红星》拍摄地下七河进行竹筏漂流,当一回潘东子;在“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发源地雷打石重温“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内容,已成了游客的最爱。而今来到井冈山的游客能深切的感受到,现在到井冈山旅游已不再是单纯的看风景玩山水了,寓教寓游、寓乐于游的功能逐渐突显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