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正是丹桂飘香的季节,也是军旗飘扬的季节,更是收获的季节,就在这火红的八月,武警井冈山中队刚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井冈山爱民模范中队"荣誉称号。也就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再一次走进了武警井冈山中队,近距离地感受他们火红的青春、沸腾的热血、高昂的激情……。
谱一曲创业的歌
在武警井冈山中队采访,有“三件宝”引起我们的兴趣,它们是:修鞋机、缝纫机、工具箱。近年来,这个中队勤俭节约蔚然成风,全队官兵衣服破了自己补,头发长了自己理,营具坏了自己修。没有一名战士伸手向家里要钱,没有一名战士吸烟,没有一名战士买便服。
1987年冬天,中队从市中心迁到北山的一个小山窝里。这里四面环山,营房横跨在两个小山包上,坡陡坑深乱石成堆,没路没水连一块平地都没有。除当地政府拨款建造的一栋营房外,其他一无所有。怎么办?中队一班人不等不靠,自己动手。他们凭着4辆板车,20把铁锹和10把洋镐起家,劈山开荒。通过连续6年的艰苦创业,先后搬走了两座小山,运走土石方2700多立方米,开垦平地600多平方米,官兵们磨破的手套就有300多双从而盖起了花园式现代化营区。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如今,走进井冈山中队,班里有电脑空调,哨位有可视监控装置,娱乐有场所。放眼四周,场地宽阔,草木葱郁,生活设施应有尽有,营区环境和生活条件在全支队的基层中队中数一数二。辛勤的汗水,不仅改善了中队的物质条件,更培养了官兵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这里的战士,有来自繁华大都市的,有曾经大手大脚惯了的。战士姜鹏飞从家里要来8套内衣,穿脏了就往包里一塞,实在不能穿了就花钱请人洗。战士庄志望刚到部队时吃不惯标准伙食,餐桌上装装样子,饭后悄悄下馆子,声称要吃遍井冈山的餐馆,尝尽井冈山的风味。有些家庭条件好的战士,每月的烟钱就要花四五百元。可是半年后,这些战士的毛病全改了,不仅不向家里要钱,还将有限的津贴费存进银行.
谱一曲奋进的歌
支撑一支队伍的灵魂,靠的是坚定的信念,铸造一支铁军的秘决,靠的是严格训练。井冈山的气候条件非常特殊,一年有230多天都是雨天,业务训练受到很大影响,但是,官兵们为了争当“精兵强将”,把操场当成了战场。在训练中,大家抓紧每一分、争抢每一秒。同时,在训练中官兵们只有上下级别之分,没有训练待遇之别,战士要训练的项目,干部一个都不能少,战士流多少汗,干部也要吃多少苦。中队长徐雄伟在训练中总是以身作则,身先士卒,平时,他总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天天和战士们摸爬滚打在一起。有一次,他在训练当中扭伤了腰,走不了路,睡不好觉,疼得吃不下饭。但是,他并没有因伤而下“火线”,硬是叫战士扶到操场,坐在凳子上指导大家训练。干部是这样做的,战士也不甘落后。
班长丁林入伍时,都说他身体单薄,不是一块训练的好料。他对此不服:别人做得到的,我同样也能做得到。为了增强身体素质,他每天坚持做300做俯卧撑,蹲200次杠铃、跑5000米山路。“吃不了苦中苦,就成不了钢中钢”,这是他一次又一次受伤流血之后的感受。有时感到吃不消,但他凭着坚强的毅力,抓紧点滴时间进行训练,别人休息时,他还躲在健身室蹲杠铃。累了,就绑着护腰带继续练,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练就了强健的身体,后来,在多次比赛中,他屡夺奖次,并在2004年获三等功,而2005年他所带的班也荣获三等功,今年,他又被推荐保送到全肥武警指挥学院入学。
为了加快新时期武警部队文化建设的步伐,该队的领导还念念不忘文化育人,素质建警,从精神上打造过硬的队伍。几年来,他们通过多种途径先后筹集经费10余万元,购买了6台电脑、一大批文体器材和3000余册学习资料,使战士生活在知识的海洋之中。目前,全中队战士人人都掌握了一技之长,80%的官兵成为井冈山复杂地形的“活地图”,60%的官兵获得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80%的战士拿到了大、中专文凭,战士刘宁自学了英、德、日3门外语,执勤时多次将迷路的外国游客从深山中救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