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见袁文才
工农革命军到达三湾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传遍宁冈全县。宁冈县农民自卫军首领袁文才弄不清虚实。立即将部队从龙市撤到茅坪,整日与部属们议论这件事。
袁文才是客籍人,1898年生于宁冈县茅坪马源坑村。本人学生出身,中学文化程度,因对土豪劣绅的统治不满,曾多次领导百姓奋起抗租、抗捐。由此,地主豪绅对其恨之人骨,便暗中勾结军阀,杀害了他母亲,洗劫了他的家乡。袁文才怀着对反动统治阶级的深仇大恨,愤然拉起队伍,扯旗造反。在井冈山下四处吊羊,杀富济贫,1926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波及湘赣边界。由于受革命运动的影响,在党组织的帮助下袁文才参加革命,并领导举行了宁冈暴动,在斗争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随着大革命运动的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四野,袁文才誓死不交枪,领着拥有60支枪的农民自卫军重新上山,开展游击活动。
毛泽东早在秋收起义时,就了解了袁文才及其农民自卫军的情况。一到达三湾以后,亲自给袁文才写信,并派人当天送到袁文才部。袁文才展信读后,忐忑不安。经宁冈县委书记龙超清以及袁部司书陈慕平反复做工作,决定派其3人前往三湾。双方见面之后,毛泽东详细地向他们通报了秋收起义以来部队的情况,并指示龙、陈二人做好袁文才的工作。最后商定在东源的大仓村同袁文才会面。
陈慕平3人回到茅坪后,将有关情况及时通报袁文才。当袁听说毛泽东鼓励他积极参加革命时,他心里既感动、又担心。感动的是因为毛泽东一片赤诚,提出要与他见面;担心的是怕工农革命军的到来,随时都有可能吞并掉他苦心经营的这支武装。经反复做工作,袁文才答应会见毛泽东。
6日上午,袁文才诚惶诚恐地在大仓村林家门前等候毛泽东。不久,从拱桥那边转弯的路上走过来5、6个人,陈慕平指着走在前面的人说:"那就是毛委员"。走到跟前,毛泽东亲切地同他们打招呼。袁文才眼望穿着朴素、态度平易近人的毛泽东,心里很是感动,再看看其他来的几个人也是一样,又发现他们身上根本没带枪,这时他耳根发热,羞愧交集,深怪自己不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于是立即暗示伏兵撤回茅坪。
袁文才请毛泽东等人上楼坐定后,亲自沏茶。宾主之间在欢快融洽的气氛中交谈。毛泽东讲了大革命失败后的国内形势,秋收起义和古城会议的情况;说明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意义;又热情地鼓励袁文才和农民自卫军积极参加革命斗争;同时还表扬了他顶住右倾交枪的逆流。
袁文才见毛泽东心胸坦荡,主动将自己及队伍的情况向毛泽东作了汇报。毛泽东当即表示,赠送袁文才部130余支枪。袁文才为感谢工农革命军的一片盛情,答应送给工农革命军1千块银元,以解决部队的粮饷问题。
2、水口建党
三湾改编以后,部队途经古城、茅坪等地,于1927年10月中旬,来到湖南省酃县的水口村。
水口地处湖南、江西两省交界的一个小山村,这里曾受大革命影响,有过党的组织。部队到达水口前夕,一部分投机分子,由于经不起艰苦环境的考验,背弃了革命,走向叛变和消极的道路。部队到达后,仍然有人逃跑,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余洒渡这时也借向省委汇报为名离开了队伍,成了可耻的逃兵。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为了加强党组织的建设,确保"支部建在连上"原则的贯彻,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毛泽东亲自深入到战士中间,发展了一批工农骨干分子加入党的组织。
10月中旬的一个晚上。毛泽东在水口村的叶家祠堂,亲自主持了连队6名优秀战士的人党仪式。简陋的会场布置得庄严肃穆,除了几条长凳外,就是靠北墙的一张四方桌。桌上点着一盏煤油灯,桌边压着两张下垂的长方形红纸。一张工整地写着入党誓词:"牺牲个人,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服从党纪,永不叛党。"另一张写着"CC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