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声大将之女王宇红:枪杆子打出的江山来之不易 当珍惜
尊敬的各位長辈, 尊敬的各位来宾, 尊敬的各位兄弟姐妹,大家好,
称呼一句兄弟姐妹,因为我们的父亲、母亲曾在一起出生入死,他们之间的革命情谊是经历了残酷战争的。
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成立至今已有80年了,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红西路军成立至今已有75年了,我最敬爱的長辈徐伯伯,我们尊敬的徐向前元帅是这支部队的总指挥,今年也是徐伯伯诞辰110周年,这都是值得纪念的日子。
在我年少时,每年过春节,家里的第一件事是父亲带着我们全家去给徐伯伯黄妈妈拜年,父亲对徐帅尊重如兄长。
在父亲去逝后,母亲有一次带我去徐帅家,走上二楼,我见到徐伯伯坐在窗前的一张椅子上,缝补衣裳,我的记忆定格在那个画面,看见画展上的那张油画,感到亲切而温暖。平实朴素,谦和内敛,元帅的人格魅力永远被人称颂。
为了纪念,我的母亲为前不久举行的书画展写了几句话:
大别风涌雄师起, 巴蜀儿女铸劲旅, 祁连留我英雄魂, 铁血残阳映忠诚。
红四方面军这支雄师成立于1931年11月7日,就是八十年前的今天,在湖北红安七里坪的倒水河畔举行了阅兵仪式,成立时总兵力30000人。在那里有一座有徐帅题词“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诞生地”的纪念碑,来纪念这支伟大的军队成立的日子。(我的父亲是当年的阅兵总指挥,红11师师长。)
这支部队起源于1927年11月13日的黄麻起义,那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起义,起义后5天,1927年11月18日由黄安、麻城两县农民自卫军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成立时三百余人,这三百余人就是红四方面军的前身。1928年1月1日在湖北黄陂木兰山鄂东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
还有在1929年5月河南商南起义建立的红32师,1929年11月安徽六霍起义的红33师。
在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诞生了这支伟大的军队。自1920年前后,董老董必武把革命思想的星星之火燃起在我的家乡,麻城县黄安县的乘马、顺河,七里、紫云、高桥一带,到1927年有了第一支农民武装,到1929年徐伯伯来到我的家乡,到1931年红四方面军的成立,在大别山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鼎盛时期,主力红军总兵力达到45000余人,地方武装20余万人,根据地面积达4万余平方公里,人口超过350万。(这期间,进行了黄安、商潢、苏家埠和潢光四大战役。)
自1932年10月撤离鄂豫皖,历时近两个月,行程三千余里,迭破重围,两越秦岭,保存兵力14000余人。1932年12月进入四川,建立以通南巴为中心的川陕根据地,1933年5月到9月,以空山坝大捷,示粉碎国民党“三路围攻”;1934年9月,至黄猫垭歼灭战,取得反国民党“六路围攻”的胜利;1935年3月28日夜,为策应中央红军北进入川的作战战略,粉碎蒋介石“川陕会剿”,强渡嘉陵江战役正式打响,历时24天,连克9座县城,歼敌12个团,控制了东至嘉陵江,西至涪江的广大地区,自此开始了长征。红四方面军在川陕历时两年多,从进川14000余人,发展到5个军,达8万余人,地方武装10万余人,根据地面积达42000余平方公里,人口达600万。
巴蜀儿女铸劲旅!巴山蜀水献出了多少儿女!川陕根据地为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牺牲和不朽贡献,当彪炳万代千秋!
红四方面军的长征更是艰难卓绝,历尽坎坷!徐帅在《历史的回顾》中讲到:红四方面军的战斗作风,是在党的领导下从长期战争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战斗作风好,打仗过得硬,是这支军队的特点和优点之一,也是它能压倒一切敌人和困难而不被敌人和困难所屈服的重要原因之一。
红四方面军兵多将广,为后来的中国革命战争输送了大量的高素质将才,“能征惯战、敢打善拼”的四方面军成长的每一步都倾注着徐帅的心血。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徐向前元帅是这支部队的灵魂。
遵四方面军的军训词:智勇坚定 排难创新 团结奋斗 不胜不休 我们的父辈是从枪林弹雨中打出来的,哪一个身上没有战伤?哪一家没有留下父亲的残废军人证?1936年10月奉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命令,红四方面军总部及九军、三十军并红五军,共21804人,当时是占红军力量五分之二强的部队西渡黄河,纵横千里河西走廊,与六倍于己的国民党反动军阀部队浴血奋战,英雄折戟祁连山!
75年了,山山水水至今还在传诵着当年的故事,我们的父辈永远不能忘怀的是戈壁的沙,祁连的雪,在他们的梦境中永远萦绕着战马的嘶鸣,生命的呐喊。今年9月29日我到了石窝山,就像信徒去朝圣,我终于完成了我的心愿,我要在这个纪念会之前去看看这支部队的历史上最浓重的一笔的发生地,海拔近3800米,有一座在中国版图上最高的红军纪念碑, 石窝会址纪念碑,我代小岩,祖莫大哥,也代西路军的后代向先辈烈士们敬酒、献花,徐伯伯的骨灰有洒在祁连山,李先念叔叔的骨灰有洒在祁连山,我相信父辈们的在天之灵会看到我、我们后代没有忘记历史,我们永远缅怀先烈。 祁连留我英雄魂!
石窝会址纪念碑呈一面红旗状,同时印有红五星和镰刀斧头,1986年建碑,建碑已25年了,碑上的字迹有剥落已模糊,她承载的历史太厚重!
她就是一面永远迎风傲雪的军旗,屹立在祁连山腹地的山峰上,她面向当年上山的路,后背是悬崖峭壁和连绵不断的雪峰,上山吧,从梨园口走上石窝山,要在河西的三月,1937年3月12日凌晨打响梨园口阻击战,到14日傍晚在石窝山上召开西路军最后一次军政委员会扩大会议。大山是有故事告诉后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