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人大时,展厅还没对外开放,先去了张丁所在的抢救民间家书办公室。一进门,就看到地上堆满了资料,柜子里摆满了书籍,张丁正一头扎在书堆和资料之中,对着电脑写着总结:2012年抢救家书大事记。眼神中有一份笃定的踏实。最近几年,他每年都写总结,汇总发生的各种事情,虽然为此耗费了不少时间,但对这些事情的记录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变得非常重要。
家书的几度迁移,从最初的玉渊潭筒子楼、《收藏界》杂志的“借宿”,到人民大学的接收,张丁都一笔一笔地梳理;每一份宝贵家书,均配有详细的背景资料。即使是家书捐献者的电话记录,都会登记在案,如今已经有厚厚的十几本。张丁考虑得很长远,他要为家书的历史做最丰富的留存。
就在展览前一天,张丁和助手小张还在紧锣密鼓地忙碌,心情异常紧张。为了这次展览,两个人准备了一年多。从展览的设计策划,具体到前言和说明文字的书写,张丁一丝不苟,字斟句酌。
从办公室出来,走向坐落在人大博物馆里的新展厅,在校园里这是一段不短的路,寒冷的北风嗖嗖地刮着。然而就在展厅大门打开、暖灯同时亮起的一瞬,一份惊喜和温暖流动在这个充满故事的空间中。
一封封手写的家书装裱精致,排列有序,于无声无息之中,似在娓娓地诉说,情感的穿透力量超越了时空。张丁将展览策划为古代家书文化纵览,明清家书、民国家书、五十年代家书、六七十年代家书、改革开放以来的家书、两岸家书、海外飞鸿、留住家书等九个单元,共展示家书一千封,相关老照片500幅,宏观地勾勒出中国传统家书文化发展演化的轨迹。这次展览不同于我们以往看到的书画展,因为多了一份家的味道,一份久违的情怀;不同于一般的资料馆,因为这里的情感温度达到了最高。
一位家书捐献者姚美家听说了这次展览,十分激动,她在给张丁的邮件中写道:“当初决定存留这些书信现在看来是多么英明!多么富有前瞻性!其实我的原始想法就是到了风烛残年,走不动路、下不了楼,尤其当两人中的一个失去另一半时,让那些书信陪伴未亡人!”姚美家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陈素秋老人的一千多封情书,也在展厅之中。开展之前,张丁给老人家里打了一个电话,邀请他们亲自前来参观,相信他们目睹了自己珍藏一生的书信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一定非常欣慰。没想到电话的另一端,传来老太太充满了悲伤和遗憾的声音,老先生已经在两个月前去世了。
这让张丁感到十分悲伤和不安,因为抢救家书的速度,永远也赶不上老人逝去的速度,这似乎是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和损失。但让人欣慰的是,这些一点一点打捞出来的历史,这些活着的声音,已唤起了人们尘封的情感,唤起有温度的民间记忆,从而唤起更多的人进一步去追寻家书中蕴含的情感力量和尚未开采的文化历史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