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丁(左)向前来参观的领导介绍家书展。
张丁主编的家书图书。
2005年4月,一场“抢救民间家书”的文化活动启动,地点在玉渊潭附近的一座筒子楼里。年底,因资金紧缺,简陋的办公室由两间变成一间;2006年,活动的发起人张丁四处借钱维持家书所耗“开销”。他陆续给中央、文化部、国家博物馆写信,为家书寻找新的落脚之处,家书命运堪忧;2007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决定接收张丁和他征集到的四万封家书,期间《收藏界》杂志为家书提供一个暂时的家;2009年,四万封家书正式入驻中国人民大学,并首次举办“打开尘封的记忆——中国民间手写家书展”;2012年12月,一千多封家书在中国人民大学新建的博物馆里展出。
张丁八载奔走,家书命运辗转,这不仅牵动着几千颗家书捐赠者的心,更是牵动整个文化界的一件大事。文学评论家张颐武先生面对征集来的万封家书,不无激动地说:抢救民间家书的活动,其实是打捞我们一百年来中国人民记忆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我觉得家书体现一个声音,一个活着的声音,在家书里面看到的,就是活着的中国……
源起:只想做一套书
当一切尘埃落定,过程中的艰辛与付出就成为一种富有深意的回忆。
2004年12月10日,时任央视《艺术品投资》栏目编导的张丁在上班路上听到了一条广播:美国历史学者安德鲁·卡洛尔发起了抢救美军战争家书的遗产工程,用三年的时间征集到五万封美国军人的家书,并精选出200封,编写了《美军战争家书》……
一条寻常而容易被许多人轻易掠过的消息,却让7年历史学专业毕业、有着4年史学刊物编辑工作经历和央视新闻记者出身的张丁的心震动了一下,他的第一反应是,为什么美国人可以做成这样的家书集,并且数月蝉联纽约畅销书排行榜之首,而中国却较少有这样有影响力的书?一条新闻,让他隐约地闻到了一种文化的力量和价值。
当天晚上,张丁躺在床上睡不着。他接触过太多的藏家,深知藏宝于民间的道理,只有民间才有家书最大的库存,并且生动鲜活,等待开采。
第二天,张丁激情满怀地拿出了《关于征集民间家书的设想》,就源起、内涵、征集方法、用途、问题等诸多关键方面进行了论证与分析。他想在民间广泛地收集,不设门槛,在他看来,每一封家书都是独一无二的历史,是宝贵的记忆遗产。他相信自己可以用专业的眼光去明辨,再用丰富的社会活动实践经验去落实,这件事应该可以继续推进了。
最初,他只是想做一套书,不仅是战争家书,而是范围更广的家书系列。他想在出版物上,附上家书原件电子版,这样可以真实还原历史。从这个意义上说,是完全可以超越前辈安德鲁·卡洛尔的,因为安德鲁的很多文字是从邮件中得来,他本人并未看到当年战争家书的真实原件。
或许安德鲁知道这个工程一定浩大,他巧妙地避开了。而张丁却一头扎了进去,没有想到日后这些累计成山的家书该如何安置成了燃眉之急。
辞职:抢救家书要用一生去实现
2004年的严冬很快过去,大量的时间倾注在调研和对外联系中,张丁忙得不可开交,甚至没有太多时间顾及单位的事。伴随着这个过程的,是张丁想法上的变化。家书命运的危机,让张丁有些恐慌。许多家书还来不及整理和收集,就随着老人的去世而送到废品收购站中,或者是散落遗失。所以张丁改变了单纯做书的想法,他加快了抢救家书的速度。
2005年的早春似乎提前到来了,好友魏明孔、陈宏伟、张海鹰、马先军、陈茂云等几位挚友加盟,让张丁更加踌躇满志。几个人集资,在玉渊潭附近的简易写字楼里租了两间屋,简单购置了桌椅,就这样,民间家书征集工作有了正式的办公室。虽然办公条件简陋不堪,但交通方便,离央视很近。
4月10日,张丁搞了一个规模盛大的启动仪式,在全国政协礼堂举行。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文物报社、炎黄春秋杂志社联合向媒体宣布:从即日起面向海内外征集散落在民间的中国家书。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文怀沙、王世襄等46位国学大师、文化名人共同签名了《抢救民间家书倡议书》。
这意味着,张丁所做的不是追求名利的个人行为,而是一件文化史上的大事件,是全社会都应予以关注的。尽管这个担子无偿压在个人身上,会很重。
著名学者任继愈、著名作家苏叔阳以及国家博物馆、中央党校等单位的领导专家讲话,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宣布项目启动。张丁静静站在会场的角落,听着自己精心选定的萨克斯乐曲《回家》的旋律,心情有些激动,那些家书真的会“回家”吗?
当天,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中文国际频道播出了抢救民间家书的消息,新华社、中新社向全球发出了快讯。次日,首都及地方各大报纸、网站均在显著位置报道了征集民间家书的消息。在随后的几天里,多家媒体对抢救民间家书项目深入报道。
大规模的报道发挥了作用,24小时的家书捐赠热线电话一时间响个不停,办公室里的人像蚂蚁一样忙碌着。需要时刻有人守在电话旁,而夜里还需要随时接听国际长途电话,当时张海鹰单身,方便住在办公室里,这样可以24小时滚动运转。
在最繁忙的日子里,张丁决定招一个助手,他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个小姑娘的简历:张颖杰,大学刚毕业,内蒙古人。张丁一个电话打过去,马上听到了清脆利落的回应,小姑娘快人快语,毫不矫情,第二天就面试录用了。
虽然小张接手了一些细碎的活,但捐赠的业务太多,张丁既要为这些家书做更宏观更长远的规划,又要出去联系捐赠者以及筹备各种活动,他已经没有心力再去做单位的事情。犹豫再三,他决定辞去央视工作。也许在他心里已经开始认定,抢救家书不只是首当其冲而且是需要用一生去完成和守候的事业。
困境:无处安放的家书
很多人对张丁辞去央视工作的行为不理解,这些家书能创收吗?况且,不仅仅是经济问题,随之带来的是,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一定程度的丧失和许多昔日朋友的疏离。
既然已经选择放弃,张丁心里或许早有准备,他觉得自己可以褪尽浮华与喧嚣,回到普通人的奔波生活中。他明白那些名和利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享有,懂得舍与得,才能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他常对朋友和家人说:家书内容的广博和抢救家书工作的繁杂,若非沉入其中难以体会,有多少时间都不会充足,有多少人手都嫌不够。工作做得越细,成果才会越大。许多事必须亲自动手,全情投入。
没有人知道,在此刻,张丁的家中正充满着压力与焦躁的气氛。张丁的爱人心理承受着巨大压力,身体常常忍受病痛的折磨,生活的开销,全部倚仗她做教师所赚的工资,而且常常入不敷出。多年辛苦攒下的积蓄已经快花完了,女儿则处于从幼儿园转入小学的阶段,学习很不适应,她不明白爸爸为什么整天沉浸在那些书信中,少与自己交流。这一切都让张丁感到万分愧疚,然而却无能为力,他无法为了现实的困难放弃家书,放弃这份担当。
在办公室内,几乎每天都要为电话费、邮寄费、电费等各种琐事花费,却没有资金进账。征集来的家书越来越多,本来应该扩大办公面积,却因房租问题,把两间缩减到一间。到年底的时候,几个合伙的兄弟熬不下去,都一一离开了。最后走的是张海鹰,他爱这个工作,所以迟迟没舍得放弃。但是一番挣扎过后,窘迫的现实状况还是让这个在北京赤手空拳打天下的外地汉子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最初的梦想。一切都在为生计让路。
留下来的只有两个执著于家书的人——张丁和小张,还有那些日益放不下的家书。
房租拖欠八个月了,小张有些不忍心,犹豫了很久,终于忍不住了,自己主动上前说:把我辞了吧,我挺拖累您的,这样就可以省下一份工资。也许在这个时候,唯一最理解张丁处境和压力的,就是这个淳朴善良的女孩。张丁很乐观地鼓励小张,说一切会好起来的。
在那样的日子,他常常用这样的话和小张共勉。他爱说,选择家书就是选择寂寞,板凳是冷的,但我们的心是热的。
有一段时间,他连续给中央、文化部、国家博物馆写信,手写的小字一页又一页,然后就是无休止的等待。相关领导也表示支持,但是就是无法给家书提供一个落脚的家。
在2006年的时候,张丁开始到了借钱养家书的地步,他甚至想到了靠办培训班来创收,但事情没有进展下去。他缺少“忽悠”的功夫,又舍不得花时间在商业运作上。在处境最艰难的阶段,张丁接到一个电话,是在国家部委当处长的一位老同学打来的。同学劝他赶快放弃家书这摊事,说那不是新生事物,主流人群和领导都不关注,没有前景,不如去帮他拍一个专题片,这个项目资金充盈,张丁可以自己当总导演。在窘迫的现实下,巨大的诱惑让张丁也受了一点触动。但很快,他安静下来,想起抢救家书工作走过的种种艰辛,他实在没办法放下。最重要的是,那背后还藏着无数老人的嘱托,一份特殊的使命与信赖,才是坚持下去的情感力量。
征集:信任抵万金
很多人不明白那些老人为什么会把珍贵的家书托付给张丁,他当时没有了工作,也没有任何背景。张丁不过多解释,只是用行动和时间让人来慢慢了解他。
在准备编《家书抵万金》一书的时候,由于采写任务很繁重,张丁在组稿之后就找了一些大学生去家书捐献者家中收集材料。他不断嘱咐大家要把内容核实详细,再做汇总。有一个小伙子心不在焉,结果出了重大差错,他把一位老先生的出生年份1926写成1962,地点荣宝斋却写成了故宫。等书印出来的时候,面对让人无法原谅的文字硬伤,被采访的老人非常生气。张丁赶紧亲自给老人道歉,并把书召回,自己出资重新印了两千本。等书再交到老人手上时,老人看到了他的诚意,很受感动,后来还成了很好的朋友。
2006年的时候,办公室曾来过一位白头发的老太太,叫陈素秋,80多岁了,身体看上去挺硬朗。她是踩着电动车来的,驮着她珍藏了一辈子的日记本。本子在老人手里翻开,手写的小字工工整整,按年代分阶段记录,内容是她和先生20多年的情书,情深意切令人震撼。信笺的颜色深浅不同,最早的写于1942年,最后一封写于1969年,多达1700封,180万字,相当于六七部长篇小说的长度。
这一次老太太并没有把那些情书都带过来,只是简单挑了几本。老两口当时是从媒体报道中看到了这个消息,却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样的机构,什么样的人在做这件事。老太太要亲自前来“考察”一番才肯放心,老伴儿因为腿脚不好,坐在轮椅上,所以没能陪同。
经过一段时间的来往,两位老人同样被张丁的真诚与认真感动,给张丁寄来了感谢信。老先生用了半年时间,整理出了所有材料,包括夫妻俩在不同时期的照片。
张丁后来问怕不怕有很多人看到这些私人信件时,老人家很大度,她说自己和先生都觉得这些家书不是私有财产,如果能让别人当成一回事,就心满意足了。以后即使不在世上,也没有太多遗憾了。
许多老人愿意把自己珍藏一生的家书交给张丁,是相信他的为人、他的品性、他的学识、他的坚韧,似乎没人有比他更适合也更有热情去肩负这样的工作;而张丁也感动于那些老人对他的信任,能够把一生最宝贵的珍藏无私地捐赠。四万多封家书,都是在这样的无数次的沟通与逐渐的相互理解中完成交付的。
感动:最美的家书
张丁征集的四万多封家书,从清代到现代,跨度三百多年。把一部部活生生的个人史串接起来,像是反映整个时代社会生活的“清明上河图”,生动,温暖,既宏观又细微。家与国,情与史,充满了荡气回肠的力量。
有许多家书令人过目难忘:名人家书,信笺考究,书法功力深厚,文采一流,即使写着吃饭睡觉处理老房子之类事,都饶有趣味;而普通人的家书,看似寻常,背后却常充满了喜怒哀乐、刻骨铭心的感人故事,曲折的心理背后是时代的风云。
乾隆朝的才女陈云贞曾写给丈夫范秋塘一封家书,2400余言,洋洋洒洒,真挚动人,并附以小诗:“十年别绪春蚕老,万里羁愁塞雁迟。封罢小窗人静悄,断烟冷露阿谁知。”那种时光催老,深闺断肠,对远戍的丈夫的思念跃然纸上。这封著名的家书在民间广为传抄,版本不一。而张丁手中的这件,系著名藏书家许肇铭之孙许杏林捐赠。古代的信笺,精妙的词藻,别有一番味道。
在有关母子亲情的家书中,文艺理论家周扬的母亲的信让人印象格外深刻。她有六年没有收到儿子的消息,心里很担忧,在信中倾诉家中缺少男丁的窘况以及思念之情。老母亲的毛笔字非常秀美,却在落款处写着:亲笔写得不好,看完烧掉。周扬当时在陕甘宁边区任教育厅长,他看到母亲的信后,十分感动,不仅没有烧掉这份家书,还连同信封和印着中华民国字样的邮票,一同保存完好。
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老人,他们和亲人的通信,鲜活平实却饱含对生活的热情。有一位只读过半年书的农民,头一次坐飞机回家,很兴奋,给儿子写了一封平安家书:当初我依(以)为北京——太原山多,怕飞机重(撞)。其(岂)不知在上边看见山,好比把风景划(画)在地上一样,再有60多个山高才能奔上飞机,太阳照的山阴阳分(得)很清丑(楚)……有人说上下不同的感觉,头发涨(胀),耳根发涨(胀),我感觉上着知道是上,但是不是一次能上到鼎(顶)……
尽管有些别字,但这位农民父亲的淳朴率真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作家陈建功看到这封家书后十分感慨,他说:“再伟大的作家也写不出这样的文字。”
家书的感人故事无法一一尽述,但如同作家苏叔阳所说:家书作为一部教科书,作为一面镜子,作为我们民族的一个丰碑,都是非常值得留下的,沐浴在这种纯洁的感情里面,我们的感情会得到升华。
为了让更多的人受到家书带来的精神洗礼,张丁决定举办一个家书展。
展出:唤起有温度的民间记忆
2012年12月的一天午后,冷空气笼罩着北京城。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刚刚布展结束,我成了到这里来的第一拨观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