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红色书画>>正文
《咏尹升书画家》
作者:本站
浏览次数:
2025-03-31 12:22:11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墨荷香透九霄云,大爱无声育善根。
十七椿萱家室暖,三千神韵素心纯。
侠名已共沧浪远,慈范长随北斗尊。
青县月明津柳绿,人间至美是温存。

注释:尹升擅长画墨荷、兰草、公鸡等。

    媒体多家同报道,一时传遍百千城。名扬天下的中国好人尹升是韩中清在全国率先报道的。尹升祖籍河北青县,是天津知名书画家。早在韩中清未进报社之前就了解尹升收养孤寡老人的事迹。2001年11月,韩中清带着摄影记者来到天津尹升家。采访结束,他连夜赶写了《收养十七位老人的书画家》长篇通讯。当年11月23日在《沧州晚报》头版头条配彩片见报。尹升的事迹登报后,韩中清给《天津日报》《今晚报》各寄一份样报。因为尹升的户籍在天津,天津媒体理应大力宣传尹升的事迹,但是他们并不了解尹升。《天津日报》《今晚报》见到《沧州晚报》后,连续多年多次派记者采写了大量报道尹升的稿件。天津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跟踪报道了尹升。此后,全国若干媒体、网站纷纷转发尹升的事迹。从此,尹升红遍全国,尤其书画界更是人人皆知。世界级影星成龙先生资助尹升10万元生活费赡养老人。据悉,尹升拿出其中大部分赠款捐助青县的贫困大学生和特困老人。2010年5月,中央领导人和中宣部指示:新华社、新华网《人民日报》、人民网、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光明网等全国各大媒体,集中报道或转发尹升的事迹。

    诗的首联是“墨荷香透九霄云,大爱无声育善根。”这里提到墨荷,根据作者的注释,尹升擅长画墨荷、兰草、公鸡等,所以这里用墨荷来象征他的艺术成就。而“大爱无声”应该是指他收养17位老人的善举。搜索结果里提到尹升是书画家,收养老人,所以首联诠释了他的艺术和善行。     

    颔联“十七椿萱家室暖,三千神韵素心纯。”这里“十七椿萱”显然指他收养的17位老人,而“三千神韵”指他的书画作品数量或艺术造诣。网页提到他有很多书画作品挂在墙上,还有他的老师吴玉如和梁崎的培养,所以可以引用这些来说明他的艺术成就。“素心纯”则指他的纯洁心灵。网页提到他生活简朴:坚持善行,可以用这些来支持。

    颈联“侠名已共沧浪远,慈范长随北斗尊。”这里“侠名”指成龙的资助,网页提到成龙资助了10万元,而“沧浪”指沧州,尹升的祖籍。同时“北斗尊”比喻他的善行如北斗星一样指引他。 

    尾联“青县月明津柳绿,人间至美是温存。”这里青县是他的祖籍,津指天津,他的居住地。尾联点出地域,并升华主题,强调人间温情。他祖籍是青县,当年居住天津,后来病故。和谐社会需要千万个尹升,所以尾联的“人间至美”呼应了这种社会价值。

    然后,注释部分提到媒体广泛报道,包括《沧州晚报》《天津日报》央视等,还有成龙的资助,以及中央媒体的集中报道。这些在网页中都有提到,需要引用这些来支持诗中的描述。接下来分析诗中的艺术手法,比如意象的选择,如墨荷、椿萱、沧浪、北斗等,如何结合尹升的事迹。还要看结构,是否符合七律的平仄对仗要求,以及如何通过诗句展现他的善行和艺术成就 。

    需要检查有没有遗漏的关键点,比如尹升的具体善行细节,如何照顾老人,网页有详细描述他如何为老人喂药、饮水、照顾饮食等,这些可以加强诗中“家室暖”的具体表现。同时,他的书画成就,如师从吴玉如,担任中央办公厅特邀书画师等,这些可以支持“三千神韵”的评价。还要注意诗中是否有双关或隐喻。比如“沧浪”(沧浪渠)既指沧州。同时,北斗既是星象,也象征指引,符合尹升作为道德模范的形象。

    最后,总结这首诗如何全面而深刻地刻画了尹升的形象,结合艺术与善行,以及他的社会影响。《咏尹升书画家》一诗,以凝练的七律形式将尹升的艺术传神熔铸于一体。既展现其书画造诣,又讴歌其人性光辉。以下结合网络资料对诗句进行逐联解析:

    首联:“墨荷香透九霄云,大爱无声育善根”。“墨荷”直指尹升擅长的水墨荷花题材,其画作以淡雅高洁著称,暗合文人风骨;“九霄云”既喻书画艺术的精神高度,亦象征其善行影响深远。“大爱无声”概括其39年收养17位孤寡老人的事迹,不事张扬却润物无声。以“墨荷”为艺术符号,呼应传统文人“以艺载道”的精神追求,而“育善根”则暗合尹升自述的善行源于家族传承(祖父与母亲皆以济困为德),形成“书画养性、善行修身”的双重境界。

    颔联:“十七椿萱家室暖,三千神韵素心纯”。数字对仗:“十七椿萱”实指收养的17位老人(椿萱代指父母),与“三千神韵”(书画作品之丰形成数量与精神的对照。“家室暖”对应其40平米陋室中“墙上挂满老人照片与书画”的温馨场景,而“素心纯”则提炼其生活态度,虽书画收入渐丰,他仍穿补丁衣、用一元袜,将钱财悉数用于赡养老人。

    尹升的书法师从吴玉如、梁崎,其作品被中央办公厅、国务院老干部局收藏,却自谦”受恩于国家,微不足道”。诗中“神韵”不仅指技法,更指向其“以书画养善”的纯粹初心。

    颈联:“侠名已共沧浪远,慈范长随北斗尊”。“沧浪”一语双关:既指尹升祖籍沧州青县,又化用《楚辞》“沧浪之水清兮”的意象,喻其清誉远播:“北斗尊”以星象比拟其善行如北辰指引世风,呼应中央文明办将其列入“中国好人榜”的社会认可。“侠名”暗含成龙资助10万元、青县乡亲在尹升病重住院期间捐款5万余元等义举,体现善行引发的连锁效应。时间维度“长随”对应其39年如一日的坚守:从1971年救助赵永贵开始,至73岁仍计划在家乡建养老院,形成跨越时空的奉献链条。

    尾联:“青县月明津柳绿,人间至美是温存”。地域与升华:“青县月”“津柳绿”以双城风物浓缩尹升人生轨迹(沧州出生、天津成名),暗合其“根在故土、善行无界”的情怀。“人间至美”点明主旨,将个体善举升华为对人性温情的终极礼赞,呼应媒体报道中“大孝如歌”“和谐社会呼唤千万个尹升”的价值倡导。

    尾句突破传统咏人诗的颂扬范式,以“温存这一柔软词汇收束,暗合尹升自述“与老人互相治愈”的生命体验。“他们给我精神安慰,疼他们时我也被疼爱”,揭示善行的双向滋养本质。

    社会意义:此诗不仅为尹升立传,更通过诗学重构揭示其时代价值:个体善行的示范性:尹升事迹经《沧州晚报》首报后,引发全国媒体联动报道,乃至中央领导批示、中宣部部署宣传,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典型案例。传统文化的当代实践: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善举,既承儒家仁爱思想,又应和现代社会老龄化议题,为传统美德注入实践活力。

    艺术与公益的融合范式:以书画收入反哺慈善,证明艺术可超越审美功能,成为社会关怀的载体,为艺术家参与公益提供路径参考。

    此诗以七律之严谨,写大爱之无疆,堪称当代“诗史”之作。既为尹升的善行铸就文学丰碑,亦为传统诗词如何书写现实题材提供了典范。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中国红——最直击灵魂的瞬间(第十四篇)
·下一篇:无
·中国红——最直击灵魂的瞬间(第十四篇)
·以文化为翼,展大国雄姿(第十三篇)
·中红网:红色情怀笔墨初心!记毛体书法家箫耀明(毛泽东扮演者)宣传红色文化(
·周加华《生命树,上海1988》——创作记(组图)
·著名学者书法家王文祥先生作品鉴赏(组图)
·《红色江山万里图——香山卷》创作团队荣获特殊贡献奖,艺术与历史的壮丽交融(
·传承红色精神,我们在路上——红色江山万里图(第十一篇)
·中红网-蓝乙人、夏冰:书画艺术大师刘吉墩荣受国际博士暨教授头衔苏炳郎到陕主礼
·敬礼!《时代楷模·张桂梅》 纪念邮简(组图)
·中红网-张琳: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毛体书法艺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苏州成功召开(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咏尹升书画家》
火箭军第一位女将军——李贤玉
中国成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世界意义和对乡村
中红网-王春龙:西藏解放感谢共产党(组图)
全民健康 中国方案 立德树人:全民健康与基
高林赴云南考察天麻专业种植(组图)
礼治:文明基因里的治国密码
走进老河口,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红色文化——
中红网-石继增:温暖的荣光
陈先义:必须坚决打击宣传投降、汉奸这股邪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