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诀普椿》:
往事付流水, 今夕永诀卿;
卿出革命门, 慎毋自相轻。
白发人犹在, 莫殉儿女情;
应为女中杰, 莫图空节名。
廖家多烈士, 经门多隽英;
两代鬼魂魄, 长久护双清。
这几首诗词,内容是非常清楚的。廖承志是做了最坏打算的。他在给母亲及夫人的诗里,用的是“别”、“诀”这样的字眼,以身殉义的精神一片昭然。
但是,在送出给同志们的绘画里,却显示了廖承志幽默和精神的另一面。据当时在重庆工作的童小鹏介绍,他见到了廖承志给周恩来的纸条和两小幅漫画。其中一幅是画他在吃饭,桌上摆着从饭里面拣出的一堆沙子和一只蟑螂,反映了当时被押囚犯的伙食;另一幅画是他坐在一个马桶上大便的情景(说明连厕所也不让他上),几只大蚊子叮在他的屁股上,表现了环境的恶劣。在这样的情景中,还能用这样的漫画来表达生活,可见廖承志的心态是十分健康的。
看到廖承志的信和漫画,在重庆的周恩来、董必武等,都对国民党反共罪行表现出极大的愤慨。不久,周恩来便向国民党提出严重抗议,要求释放廖承志、叶挺和一切政治犯。
廖承志的这批信件、诗画等物,最后果然为姚宝珊带到了。据廖承志夫人经普椿回忆:有一天晚上,一个陌生人来敲我家的门。我问他找谁。他说有事相告。此人从雨伞柄中抽出一封信来。经普椿一看,正是廖承志的亲笔。
经谈话,经普椿了解到,此人姓姚,因廖承志经常对他教育,受到感染,他决计到延安去找共产党。后来经经普椿代为联系,此人真就去了延安。这些情况,廖承志是在出狱后才知道的。姚宝珊带出的这批材料,后来都得以保存,不能不说是弥足珍贵了。
在这次牢狱之中,廖承志曾大哭过一次。那是与他同时被捕的张文彬病重之时。当他听到张文彬病重的消息,要求过去探访,特务们不同意。廖承志便开始绝食。一两天后,特务们无法可想,只好让他到张文彬房内。此时的张文彬已经骨瘦如柴,甚至连话也不能说了。见到这样的情景,廖承志强压悲痛,大声对张文彬说:“你安心先去吧,我随后也会跟你去的……最后胜利是我们的。”
就在第二天,廖承志听说张文彬已于头天晚上逝世,遗体已被抬出,忍不住放声痛哭。生死离别,撼动人心。
1944年下半年的一天,几个特务突然要廖承志“收拾东西”。当时廖承志想,这一可能是要干掉他,再可能是转移地方。但他做好了第一种可能性的准备。上了汽车后,他发现上面全是国民党军官,挂的是军统符号,这才知道,他由中统羁押,转为军统看管了。
廖承志被押到赣州时,特务劝他给幼时伙伴、留苏同学蒋经国写一封信,就说想与他谈话。廖承志断然拒绝:
“给他没有什么信可写的,更没有什么可谈的。你要我同蒋经国一样,绝对办不到。”
过了几天,廖承志由军统特务李崇诗押上飞机,转到重庆。最初将他押到歌乐山的渣滓洞。刚开始时,廖承志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他便如同过去一样,唱起了《国际歌》,希望能找到自己的同志。不料,这里毫无反应。他才知道,这是特务的中心窝点。
第二天,军统特务将廖承志转移到一座新的、独立的洋楼。后来他听说,这就是著名的“白公馆”。刚住下,原来在香港就见过面的军统头子王新衡,就来到廖的房间,对廖威胁了一番。廖承志熟门熟道:“刀来枪来,悉由尊便。”王让廖好好想一想,廖承志一口回答:“没有什么好想的。”
1945年的元旦和春节,廖承志就是在这里度过的。三四月份,特务们突然带来个裁缝给廖承志量身。过了几天,便送来一套新做的中山装。廖承志后来才知到,这是为见总裁准备的。原来,蒋介石想找他“谈话”。但事情却拖了下去。
在这段时间,廖承志仍在画画写字。据一位画家回忆,这一段时间,廖承志还想办法,偷偷带信给他在重庆的画家朋友黄苗子和郁风,让他们给弄点颜料和纸笔送给他。他在出狱后,到了黄苗子家,还得意地说起他在狱中画画作诗的情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