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香港也被日军占领。此时,正在香港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廖承志,便与张文彬等人,共同研究和详细制定了分批救出沦陷香港的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的计划。这项计划得以实施,一大批著名民主人士和文化界人士、通过党领导的游击队等帮助,撤退到内地。虽然情势紧急,却安排周密,执行顺利,许多人士在晚年的回忆录里,都谈到了这次由廖承志安排的成功计划。
救助撤退工作完成后,廖承志才经东江游击区进入内地,到粤北参加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领导工作。这时,国民党顽固派加紧对中国共产党进行破坏。1942年5月底,由于叛徒出卖,廖承志在乐昌坪石镇,遭到国民党抓捕。经过几番周折,廖承志被带到江西,关进了恶名昭彰的泰和马家洲集中营。
抓捕廖承志的行动,是国民党中统驻赣机构实施的。他们从叛徒处了解到,廖承志是当时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成员,便希望从他口里获得更多线索。
但是,对于廖承志,特务组织该如何处置,还有些两难。因为他虽是共产党人,但却是国民党著名人物廖仲恺、何香凝之子,家庭成员与国民党有着颇深渊源。所以,在某种程度上,特务们还不敢过于放肆。就在抓捕廖承志时,他们打的名号,还是“蒋委员长请你”。
关进马家洲集中营后,廖承志被单独羁押。一开始,特务们对从他口里获得情报,还抱有幻想。于是便软硬兼施,多次审讯。但是,特务们的手段都失效了。刚一进去,特务们采取的是“突击审讯”,威胁加利诱,甚至以死相威胁,可廖承志不吃这一套。除去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外,其他一概拒不回答。
硬的不行,又来软的。特务们语言“和蔼”了,伙食和居住条件也有改善。特务诱惑说:“只要写一封信给蒋委员长,承认错误,什么位置都可以给你。”廖承志回答:“写信绝对办不到。我是光明正大的共产党员,决不想做你们国民党的官。我等着的是你们的刀子什么时候砍在我的脖子上。”
将廖承志单独一人关押,也使他有了许多时间。他便不顾环境险恶,向特务们要来纸笔,自己画画和吟起诗来。
廖承志并没有专门学过画画。但他的母亲何香凝常常作画,廖承志耳濡目染,也喜欢作画。廖承志天分颇高,著名画家郁风后来评论他的画时说:“可以看出,在生活中对一切事物的浓厚兴趣使他观察入微,以致能够在他的天才的头脑中,将活动着的人物动态组成凝固的画面。在这一点上,甚至有些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也未必有这种默写能力。”
在狱中,廖承志的画作,以激励自我斗志为多。他画过古代武士像,画过古代抗敌英雄文天祥战斗时的情景;这些,一眼可见其主旨。此外,留存下来的画稿里,还有一些中国古代高士的形象:或卧对瀑布;或独行竹雪之间;或莲塘观荷……总之,含有浓厚的保持节操的意味。
这些画上,多题有诗作或诗句,使主题更加显豁。譬如,在文天祥战斗情景的画面上,题词是:
“男儿自古谁无死,留得芳名照汗青。”抱定的决心一目了然。
在一幅观荷图上,题有一诗:
枝叶满甘露, 惟独内心苦;
甘露洒向人, 苦心向谁诉。
内心世界通过莲子的形象,很好地传达了出来。
另一幅有竹雪形象的画上,题着这样的诗句:
长青劲节身,霜雪任侵凌;
借问林间叟,如我有几人。
透过形象表达出自己的心迹。
在这个时期的画中,有一幅的主题较特别一些。画面上是一位女子形象,倚窗而立,左手反背,口中衔着一只绢帕;右手牵着绢帕另一角。眉目朝外,似在思乡或念人。这幅画,从环境摆设看,颇似古典人家情景,但女子的妆束,又有些与日本女子近似。这大约与廖承志长期在日本生活有些关系。
这幅画上的题诗,也颇长:
月上柳梢人已散,楼空院静自阑珊;
寂寂虫鸣声声慢,逝水长流望难返。
风敲帘栊秋将老,落华飘渺暗伤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