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红色教育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新闻类>>红色精神>>正文
大别山精神的丰富内涵及其启示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丁俊萍
浏览次数:
2025-01-03 10:17:33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论坛

    大别山精神是大别山地区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在长期革命斗争实践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伟大革命精神。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我们党的重要建党基地,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大别山精神等都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把握大别山精神的丰富内涵,传承弘扬好大别山精神,有助于我们赓续红色基因,汲取精神伟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继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坚守信念、紧跟党走

    “坚守信念、紧跟党走”是大别山军民坚守革命理想信念与初心使命的生动写照,是大别山精神的灵魂。在风雨如磐的战争年代,为了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大别山人民坚定信念、紧跟党走,用鲜血和生命在这片红色热土上铸就了“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

    大别山军民坚定不移跟党走,凭借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白色恐怖和极其困难的环境条件下坚持革命斗争,不仅主力部队在根据地时能够开辟新局面,而且在主力部队转战其他地区后,面对敌人的屠杀政策,仍有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守大别山,开展游击战争,以悲壮牺牲造就苦难辉煌。“山岩石洞是我床,树皮野菜是我粮。任你敌人多猖狂,红旗不倒志如钢。”“哪怕只剩下一个人,也要坚持到底,绝不让大革命的红旗在我们手中倒下。”“一颗红心拿不去,头断血流不投降。”这些都是大别山地区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面对残酷的斗争环境发出的铮铮誓言,是大别山人民坚守信念、紧跟党走的生动写照,是大别山精神的灵魂。“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大别山人民在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紧跟党走不动摇,为追求真理团结奋斗、不怕牺牲、勇于奉献,使大别山地区28年红旗不倒,成为全国坚持革命斗争最长的地区之一,靠的就是坚定的革命信念和对党的绝对忠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在风云变幻的当今世界,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而艰巨的事业中,面对各种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我们“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唯有坚守信念,紧跟党走,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动摇,坚守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赓续红色血脉,牢记初心使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革命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顾全大局、团结奋斗

    “顾全大局、团结奋斗”是大别山精神的重要内容,反映了大别山地区的党组织和革命群众以及从大别山走出去的英雄群体在革命斗争中始终以革命大局为重、勇挑重担、主动作为,宁肯牺牲小我,也要为党分忧的境界、胸怀,以及党群一心、军民一致、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的生动局面,是大别山英雄群体坚强的党性和使命担当的集中体现。

    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紧要关头,大别山军民和从大别山走出去的英雄群体都表现出顾全大局的境界和胸怀。1931年5月,鄂豫皖苏区军民主动配合和策应中央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战争。1937年7月,红二十五军主动西进甘肃,吸引和牵制敌人,迎接党中央和红一、四方面军,军首长吴焕先、徐海东在动员会上表示:“我们这几千人就是牺牲完了,也要牵制住敌人,保证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顺利北上。”面对刚刚落脚陕北的中央红军物资补给极端困难情况,徐海东从部队仅有的7000块大洋中拿出5000块解决中央红军的燃眉之急,并命令部队节衣缩食,从人员、物资上全面支援中央红军,表示“我们就是不吃不穿、挨冻受饿,也要支援党中央”。抗战胜利后,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磨刀霍霍,中原部队坚决按照党中央的指示坚守中原大地,极大牵制了国民党军队大举北上、发动全面内战的步伐,并成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南线前沿阵地,为我军其他方向部队赢得极其宝贵的战略空间。1946年6—8月,中原解放军各部队突破国民党军重重包围和堵截,艰苦转战于鄂、豫、苏、陕、皖等省,牵制了国民党三十多万兵力,胜利完成战略转移任务,毛泽东同志高度评价道:“中原部队的整个突围战役是胜利的,敌人毫无所得。”1947年,刘邓大军在无后方依托的情况下千里跃进大别山,宁愿“在大别山背重些”,啃硬骨头,也要拖住敌人几十个旅,以巨大牺牲为外线歼敌创造有利条件,使人民革命战争转为战略进攻,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在中国革命的紧要关头,大别山军民严格按照党中央的要求,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坚定不移听党的话,宁肯牺牲小我,也要为党分忧。正如李先念所说,“凡是对全局有利的事情,大家都要勇于承担义务,坚决去办,而且一定要办好。凡是对全局不利的事情,即使从局部来看是必需的、有利的,也决不能办”。今天,我们党统筹“两个大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全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从政治上看待、分析和处理问题,自觉从大局看问题,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定位、摆布,正确处理地方与中央、局部与整体、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

    团结就是力量,奋斗才能赢得胜利,团结奋斗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也是大别山区党群同心、军民一致、不怕牺牲、排难创新的真实写照。在开创和坚持大别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我们党一心为民,践行初心使命,成为人民的主心骨;人民一心向党,坚定不移跟党走,成为党的铁靠山。党群一心,军民一致,军队为了人民英勇杀敌,人民热爱军队奋力支前,党政军民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团结奋斗,汇聚一致对敌英勇斗争的强大力量,共同战胜艰难险阻。大别山地区流传的民谣形象地描述了这一壮观景象:“小小黄安,真不简单,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村村寨寨铜锣响,山山岭岭红旗扬。家家户户忙打仗,男女老少齐武装。”大别山党政军民的团结奋斗,为创建和扩大人民军队、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政权建设、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鄂豫皖苏区能够28年红旗不倒,新四军能够在江淮大地同敌人奋战到底,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能够站住脚、扎下根,淮海战役能够势如破竹,百万雄师过大江能够气吞万里如虎,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同人民一条心、军民团结如一人。”

    能团结奋斗的民族才有前途,能团结奋斗的政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过去,中国共产党依靠团结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今天,我们还要靠团结奋斗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进行强国建设和实现民族复兴,要求我们必须永葆团结奋斗的昂扬精神,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不惧风雨勇向前。新征程上,我们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勇当前锋、不胜不休

    “勇当前锋、不胜不休”是大别山人民坚守信念、紧跟党走、顾全大局、团结奋斗在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彰显着勇于担当使命、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不可阻挡、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是坚决革命到底的决心,是坚信革命必然胜利的信心在精神气质上的体现。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个历史阶段,大别山人民都坚定走在前列、在斗争中冲锋在前。从建党之初黄冈陈策楼党小组和八斗湾党小组建立,到之后不久大别山区各地陆续建立起党的组织,举起革命红旗,传播马克思主义,点燃革命的火种;从大革命时期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组织建立农民协会,到普遍开展大规模的农民自卫武装斗争,使大别山成为大江南北农民运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从大革命失败后发动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起义,到建立全国第二大农村革命根据地;从中原敌后抗战,到中原战略坚持和中原突围,再到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可以说,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阶段,大别山人民和从大别山走出来的英雄群体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鄂豫皖苏区28年浴血奋战,200多万人参军参战,数十万大别山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家家有红军,村村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铸忠魂。”“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在28年烽火岁月里,大别山人民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勇当先锋、不胜不休”体现了大别山人民和从大别山走出来的英雄群体能征善战、冲锋陷阵、一往无前的气概,体现了他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敢打敢拼、不怕牺牲、英勇无畏的奋斗精神。

    “不胜不休”宣示着“将革命进行到底”“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1928年5月,工农革命军第七军领导人为表达开辟柴山保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决心,共同宣示“同甘共苦,不胜不休”。之后,从大别山走出去的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时期制定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16字训词。可以说,“不胜不休”是大别山军民原生态的话语表达,体现了大别山人民执着坚韧、自强不息的文化性格和朴诚勇毅、刚强朴实的民风传统,反映了大别山地区革命斗争的历史实际,具有鲜明的大别山特色,是“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22年武装斗争不断”的生动写照。

|<< << < 1 2 > >> >>|

(责任编辑:cmsnews2007)
·上一篇:以大别山精神培育新时代新青年
·下一篇:无
·以大别山精神培育新时代新青年
·闫灿:以大别山精神培育新时代新青年
·特稿:以大别山精神培育新时代新青年
·中红网-金党妍:把大别山精神送进苏北大地、江北水乡(组图)
·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重要建党基地与大别山精神”理论研讨会会议综述
·中红网:大别山精神走进黄山学院课堂(组图)
·余运军: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大别山精神——全国十佳网红讲解员赴母子河村宣讲红色
·特稿: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大别山精神——全国十佳网红讲解员赴母子河村宣讲红色故
·李业坤、檀江林:安徽深刻领悟总书记回信精神传承大别山精神(图)
·《新时代大别山革命老区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弘扬大别山精神 共促文旅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红网”或“特稿”或带有中红网LOGO、水印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频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红网所有,允许他人转载。但转载单位或个人应当在正确范围内使用,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红网”和作者,否则,中红网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5、声明:凡投稿者一经采用,一律没有稿酬,且版权归中红网所有!
大别山精神的丰富内涵及其启示
吴官祥:昭通市大关县天星中心完小:童心永
特稿:昭通市大关县天星中心完小:童心永向
江苏:“我在大桥下读书”大思政课程发布仪
“我们要回了一个钱学森”
胡如庄:剑锋红色标语展览馆正式揭牌开馆(
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理论研讨会暨三
特稿:剑锋红色标语展览馆正式揭牌开馆(组
毛泽东:“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
勇闯新路的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
特稿:2015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2015年12月26日,毛主席亲属怀念他老
中红头条:刘松林(刘思齐)同志遗体告别仪
特稿:深切怀念李昭同志 齐心同志送来花圈(
特稿:董必武之子董良翮同志追悼会在北京八
特稿:2016年“9·9”深情缅怀毛主席(组图
特稿:粟裕大将夫人楚青遗体送别仪式在京举
特稿:张洁清同志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
特稿:首都各界数千人送别万里同志(组图)
特稿:张震将军送别会在京举行(组图)
特稿:纪念何长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在京
特稿:毛主席亲属、身边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
特稿:李力群同志与高岗同志合葬仪式在京举
特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后代举办《“万
特稿:共和国不会忘记——纪念抗美援朝出国
特稿:先行者习仲勋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时
特稿:王树声大将夫人杨炬同志告别仪式在京
特稿:“徐文惠大姐,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特稿:深切怀念李力群同志(组图)
特稿:各界人士前往八宝山与女红军王定国告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意见反馈 | 版权声明
投稿QQ:402022481  463917348
投稿邮箱:js88@vip.sina.com
中红网—红色旅游网 版权所有
冀ICP备05003408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