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皮球,架脚踢,马兰开花二十一……”这首耳熟能详的童谣,其实藏着一个当年的秘密:“小皮球”指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架脚踢”是进行塔爆试验的铁塔,“马兰开花”指原子弹在马兰基地成功爆炸,“二十一”指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一训练基地研究所,“28256、28257”是两个信箱的编号,也是保密基地对外联系的唯一通讯方式。1964年10月16日15时,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为了庆祝,人们将密语编入童谣,唱遍大江南北。
从60年前新疆大漠里发出的一声东方巨响,到如今的“东风快递”“鹰击长空”,再到秦山、大亚湾等核电站,中国核事业发展开启新篇章。中国核能人始终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为民族振兴,为国家富强而奋斗着。
如今,不少“两弹一星”的旧址已完成历史使命,转而成为传播、弘扬红色文化的场所。三天后的10月16日,便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整整一甲子的纪念日。本刊特别选择了其中的四处旧址,重温红色记忆的热血丹心,高歌无私奉献的家国情怀。
七栋红砖灰瓦的平房,依山势错落分布;房前屋后的树木郁郁葱葱,阳光在叶间起伏跳跃。看起来,这就是一片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十分常见的住宅;然而,平房侧面“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线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的小牌子,彰显出它们的与众不同。
这里,是位于四川省梓潼县长卿山西麓的九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机关旧址,人们习惯叫它“两弹城”,是继青海221基地后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总部。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支神秘的队伍抵达梓潼县长卿山的密林深处,在这里建起占地上千亩的厂房,还有与之相连、长约1000米的防空洞。很快,一批批职工入驻,最多时达两万人。从此,他们在这个小山沟里肩负起研制中国核武器、增强国防力量的历史使命。
那七栋红砖平房,共有14户,王淦昌、邓稼先、陈能宽等16位专家先后在此居住。
王淦昌的旧居中,至今存放着一个行李箱,上面写着“王京”二字。关于这个名字的秘密,曾经隐藏了17年之久。王淦昌曾经在国外工作,是享誉世界的核物理学家。1961年,他刚刚回到北京就接受了一项绝密任务——投入祖国原子弹的研制工作。为了避免自身知名度带来的影响,王淦昌便改名“王京”。就这样,这位名扬中外的实验物理专家从科技界悄然“消失”了17年,连家里人都不知道他到底在哪儿、到底在干什么。
走进邓稼先旧居,仅仅60余平方米的空间被分为警卫室、卧室、办公室、厨房、卫生间,都是当时的标准配置。王淦昌旧居也是这样。至于警卫室,是为了保证这些顶级专家的安全。从1971年到1985年,邓稼先在梓潼生活了14年,占据了他28年核事业生涯中的一半时间。
王淦昌、邓稼先旧居这样现在看来相当寒酸的住处,当时已算是“豪宅”了。简陋的绝非只是住宿条件,还有工作条件。在两弹城一间办公室里的原状陈列,令人唏嘘:屋正中,四张长条桌拼成的工作台上,除了各种资料书籍,最醒目的莫过于人手一个的三角板、算盘和几把木制圆规了——这就是他们用于计算的工具!当年苏联在撤走专家时,曾留下一组数据。在邓稼先的带领下,科研人员们三班倒:一班计算、一班休息、一班分析。他们硬生生地用最原始的工具,硬生生地用好几麻袋的计算草稿纸,算出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数据,也证实了苏联留下的数据是错的。有人说,中国的原子弹是靠算盘打出来的!
那些年,每一位九院人都在用青春和生命与时间赛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以后,毛泽东、周恩来分别指示要加快氢弹研制。为了早日突破氢弹原理,九院人群策群力,周光召、黄祖洽、于敏兵分三路,多方探索,集智攻关;科研人员争分夺秒,经常加班到深夜,科研楼夜夜灯火通明。以至于当时的室主任和支部书记有一项重要任务:晚上十点,一定要规劝科研人员下班。
自1969年从青海搬迁至梓潼,到1992年迁至绵阳科技城,23年间,九院的前辈们在这里隐姓埋名,克服多种困难和干扰,先后组织完成20余次核试验,实现了原子弹、氢弹的武器化与定型,开展了新一代核武器研制攻关等国防科研项目。他们用行动实现“以身许国”的誓言,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孕育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