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辩论、大字报写进中国宪法,愿意严格接受平民的监督。如此自律地领导恐怕世上绝无仅有,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七,功利。一提功利人们总会想到钱、男女私情等身边琐事,其实这是凡人的功利思维。真正的功利有更为广泛的内容,说白了就是做事的动机。小功利思维是每做一件事都权衡一番、算计一下名利得失,而大功利思维则倾向于做所有事情都为了一个目的,当然这个目的得远大才行。倘若他不功利今天交个朋友、明天写首诗后天又突发奇想干个什么,那么他的一生将会被虚度。毛泽东的功利则是为国家做事,其实他小时的功利意识不过是成名。他嘲笑那些富人不能于身后留名,起先他学习知识就十分功利,“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是他16岁的豪言。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他的功利意识也渐趋成熟,在这期间他勤奋是为了事业,锻炼意志也是为了事业,珍惜时间也是为了事业,勇于探索与实践也是为了事业。他追求事业的目标也在不断地推进、拔高,最后他的追求最终定格为“为了全人类的解放、和平”的共产主义,最终他成为举世仰慕的知名人士。
八,斗争。关于毛泽东的斗争精神谁也不会否认。“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是他对人生富有激情的一种游戏精神。中国古代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毒害就在于没有斗争精神的培养和灌输,因为这和儒家思想是极为抵触的。由于等级制文化的推行使整个民族缺乏斗争精神,中华民族总是在唯唯诺诺中丧失一点又一点的主权乃至意志,以至于成为被外来民族屡屡侵犯、乃至任意蹂躏的根源。而令人可笑的是,中国历来吹捧宣扬儒家思想的目的却是出于懒惰的私心——为了愚民以便于更好地统治。本来是想要更好地统治可是却总也事与愿违——农民总是造反、政权总是被屡屡推翻,为什么呢?因为社会要进步,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而他们的所作所为却与之背道而驰,自然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于是屡屡发生政权更迭事件,这就是社会弃旧迎新要进化的结果。其实更好地统治有两个方向,一是提高统治阶级的治国谋略,这就顺应了社会的进步,反而容易长久统治;还有一点就是降低被统治者的智慧便于统治和管理。显然后者是极为有趣的一种,暗含着统治阶级自己不努力懒惰的思维,要想统治别人岂能自己不努力?这种愚化统治也是极为有害的一种,它既不能安内也不能攘外,却让中华民族吃尽了苦头,也让统治者狼狈不堪。人为地愚民是达不到目的的,总是被人发觉而奋起反抗。再有国家也不封闭,即便是强行封闭也会被别人的枪炮打开大门,这就是不努力懒惰地统治的结果。再看今天我们总是主动地与别人交好,缺乏斗争意识使得我们屡屡被动,顾头顾不了尾,只能忍气吞声。中国的国歌里有一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曾经就有外国人问为什么要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呢?言下之意早干什么去了,就是指的我们缺乏斗争意识。忍让对君子有用对流氓没用,但流氓也是纸老虎,不把他打痛他就会得寸进尺以至于胡作非为。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的斗争精神从来不用于无聊地争强好胜,绝不用于欺老凌弱,而是制止不科学、不合理的言行,为追求人间正义而奋斗。正是因为他的斗争精神以及长期的斗争经验使得他无往不胜,无坚不摧。即使在他执政期间,他的斗争精神也极大地遏制了邪恶势力,表面看起来社会动荡不安,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在历史上最为自由、最为光明的时期。他执政的时代乱中有静,不若当今和谐的平静中危机四伏,暗流汹涌。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斗争精神通过文化大革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人民,这将会促使中华民族发生最为重要的社会进步。
九,实践。伟业之所以是伟业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