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当今中国的主流媒体对“毛泽东是否算伟人”有着很大的争议,但从毛泽东的一生来说他领导中国创建的伟业是谁也不能否认的。没有他中国绝对不会有今天,甚至连如今的台湾都不如。毛泽东一生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中国的进步以及人民乃至全人类的解放。以笔者的观点毛泽东的一生可以说是相当完美的,再也找不出比他更完美的人了。即使对于绝大多数人都贬损的“文化大革命”,也是他深谋远虑、为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打下根基之举,只是常人所不能理解罢了。
毛泽东何以能成为伟人?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
一,诚实。诚实是成就任何一番事业的基本品德,无论大小,伟业当然更不例外。很多人以投机取巧的小聪明为成事的基本要件,以阴谋诡计为主要手段。但正如毛泽东也欣赏的鲁迅说过的:“捣鬼有术,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来未有。”毛泽东的诚实主要来自于家庭的影响,倘若他不诚实,他就不可能有实事求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诚实是能够客观看待事物最基本的思维方式。中国革命史上毛泽东领导的军队克服了很多大大小小的困难、解决了无数迎面而来的问题,没有客观看待事物的眼界和本事,焉能有此成就?不解决问题就不会有革命的成功,不会有伟业的最终建立。他带领中国人民解决的绝大多数问题在今天的中国人都是望尘莫及的。毛泽东是个诚实的人,诚实发展到了极处就是一种精明,这种精明自然远非常人所能了解。没有诚实打下良好的品性根基,毛泽东后期的精明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后来与人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他的这种精明充分发挥了作用。毛泽东是个功利的人,倘若不诚实他很可能在追求功利的过程中就不自觉地走向虚名,甚至于沽名钓誉,这是绝大多数人犯过的常见错误。所幸的是他十分诚实,才成就了后来的伟业。
二,勤奋。这也是成就伟业的先决条件,其素质的开发可能得益于父母的勤劳。因为勤奋他读了相当多的书,因为勤奋他才锻炼出一幅坚强的体魄,因为勤奋精神使他坚定地走上了井冈山。这种吃苦是当时唯一行之有效的革命之路,还有后来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些作为在今天任何个人或者团体都是想也不敢想的举措。没有足够的吃苦精神,他不能够韬光养晦、积蓄实力,没有这种骨子里的勤奋精神他将不可能无数次地避开“劫难”。正如他青年时代认为的“咬得菜根、百事能成”,正是这种扎扎实实的勤奋精神成就了他惊天动地的伟业。
三,博爱。博爱也是成就伟业的基本条件,众所周知,只为一己之私是不可能有博爱的。他具有的博爱精神的早期启蒙主要来自于他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带着他背着他的父亲给周围的穷人一些救济。他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母亲:“世上有三种人,一种损人利己;一种损人不利己;还有一种就是损己利人,我母亲就是第三种。”他在《祭母文》中也提到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不过这一点博爱基础还远远不够成就一个伟人。真正能够造就这个伟人的博爱基础是他的人生导师杨昌济先生灌输给他的非常清晰的伦理观,简单地说就是追求公平。正是这样一个公平的伦理观深深地根植于他的意识中,成为他事业的导航标。没有博爱的基础他不会有公平的意识,而公平是人类最值得永生追求的事业。因此他所追求的事业生命力极其旺盛,势如破竹、无坚不摧,他的成就大业几乎是水到渠成。
四,意志。成就任何一项事业都需要意志,成就一项伟业意志的因素更不可或缺。他的意志笔者认为并非是有人刻意为之而培养的,应该说是他自己无意中培养起来的。这主要得益于他小时身体虚弱后来通过锻炼使身体健康起来,以至于当他确立了“天下兴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