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突出了我们的政治优势,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永远记取。
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党把毛泽东艰苦创业、勤俭建国的思想作为我们战胜贫穷走向富裕的强大武器,同时作为共产党人保持本色、抗腐防变的强大武器,长期坚持,永不动摇,历史证明是必要的、正确的。建国以后,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一方面要打退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进攻,清除革命队伍内部的腐败分子和不良作风;另一方面要大力领导经济建设。50年代毛泽东和党中央领导了“三反”、“五反”和多次增产节约运动。这样,产生于井冈山成熟于延安的艰苦奋斗精神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即把勤俭建国作为一条基本国策正式提出来了,日益深入人心。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为内容的“三反”运动和以打退不法资本家进攻为目的,以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骗国家财产、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为内容的“五反”运动,不仅打退了资产阶级进攻,为三大改造创造了条件,而且是我们党在执政条件下坚决惩治腐败,保持廉政为民本色的第一次成功的实践,刘青山、张子善的被处决,不仅在当时振聋发聩,而且使人们在几十年后仍然记忆犹新。1955年,毛泽东提出“勤俭办工厂,勤俭办商店,勤俭办一切国营事业和合作社事业,勤俭办一切其他事业”的方针,把勤俭的原则,节约的原则提到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的高度,要几十年长期坚持。在1956年11月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和其后一段时间的多次讲话中毛泽东反复强调要艰苦创业。他说:“要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今年这一年,报纸上片面地、不合实际地宣传要改善人民生活,而对勤俭建国,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艰苦朴素,同甘共苦这些东西,很少宣传,以后报纸的宣传重点要放在这方面来”。“根本的是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④。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强调艰苦奋斗是一个要坚持几十年的长期方针,他说:“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⑤。同年3月,他在南京党员干部会议上说:“我们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拚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⑥毛泽东的这些话,不仅在当时意义重大,时隔几十年,今天读来依然发人深省。
毛泽东不仅是艰苦奋斗的提倡者,而且是艰苦创业、勤俭建国当之无愧的楷模。他一生艰苦朴素,在世界大国的领导人中,是奉献最多,享受最少的典范。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殚精竭虑,夙夜在公,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打了补丁的衬衣;他严格要求自己的子女,不许他们有一点特殊;他是劳动人民的领袖,又是劳动人民的儿子,他永远是普通劳动者的一员。所以,全国人民永远怀念他。
二
诚然,由于党在一个时期指导思想的失误,从50年代后期开始,“左”的思想逐渐抬头,终于造成后来的十年内乱。在此期间,如同许多正确的东西被推向极端,造成曲解一样,“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一种传统,也有同样的遭遇。那时候,精神的作用被夸大到不适当的程度,艰苦奋斗被曲解为不顾客观条件的蛮干,被曲解为穷过渡,甚至越穷越革命。物质利益原则和按劳分配被否定,社会主义被理解为普遍贫穷。作为问题的另一面,艰苦奋斗作风被败坏了,少数干部搞特殊化,严重脱离群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对艰苦奋斗的种种曲解也得到纠正。毛泽东长期提倡的艰苦奋斗作风,在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得到充分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