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视频 | 红色博览 | 红色网群 | 作者专栏 | 英模事迹 | 权威发布 | 领袖故事 | 史海秘闻 | 领袖故事 | 红色恋情
红色联播 | 红色书信 | 红色演讲 | 红色景区 | 红色诗词 | 红色歌谣 | 红色镜头 | 红色游记 | 红色书画 | 红色访谈
红色收藏 | 红色格言 | 绿色景区 | 红色精神 | 导游词集 | 英模瞬间 | 特稿精选 | 红色歌舞 | 红色环球 | 红色题词
景区地图 | 红色日历 | 红色图库 | 红色文化 | 红色课堂 | 精神大观 | 长篇连载 | 红色人物 | 红色文物 | 红色头条
  当前位置:资料类>>红色歌舞>>正文
追溯战斗精神歌曲背后的精彩
2007-07-04 16:24:26
来源:解放军报第12版
作者:柴志英 卞振
浏览次数:
【字号 打印 投稿 纠错 【收藏】 论坛
分享到:0

    “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朝鲜战争期间,被西方舆论界称为“中国在朝鲜有两颗重磅炸弹”之一的歌曲《我是一个兵》,以磅礴的气势、激昂的旋律和铿锵有力的战斗性,在人民军队中传唱了半个多世纪,成为中国军歌的经典之作。

    追溯创作过程,词作者陆原曾回忆说:“《我是一个兵》这首歌,完全是在战士所想、所言及他们所写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加工、编写而成的,实质上它是一次大集体的创作。”

    这首歌诞生在1950年夏天。当时,担任师文工队音乐分队长兼指挥与作

    曲的岳仑,担任文学与舞美创作分队长的陆原,正在下连队体验生活。一天,某连墙报上一首“枪杆诗”中的几句:“俺本是一个老百姓,扔下锄头来当兵”引起了陆原的注意。回到队里碰到岳仑,陆原便把刚才默记下的几句顺口溜略作改动说给岳仑听:“我是中华一个兵/来自苦难老百姓/打败了万恶日本鬼/消灭了蒋匪军。”岳仑听了沉思了一会儿,建议改成长短句结构,他连词带曲调地唱起来:“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打垮了日本狗强盗,消灭了蒋匪军。”陆原一听乐了,觉得这个长短句挺有创意。兴奋的岳仑说应该再加一个高潮,他又唱起来:“嘿,嘿——嘿,枪杆握得紧/眼睛看得清/谁敢发动战争——坚决打他不留情。”

    很快,经过他俩的进一步磨合,《我是一个兵》首先在该部队基层连队演唱开来。不久这首歌又由中南军区文艺代表队在全军第一届文艺会演中获得一等奖,并迅速传遍全军以及赴朝鲜参战的志愿军部队。1954年,在全国群众歌曲比赛中,这首歌再获一等奖。在庆祝建国10周年的第二届全军文艺会演中,由李志民中将指挥,解放军军乐团管弦乐队伴奏,230名将军组成的将军合唱团集体演唱了《我是一个兵》,使这首出自基层部队士兵和业余作者之手的歌曲,达到了其诞生历程上的一个高峰。     

《打靶归来》在大连海滨孕育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打靶归来》,一首节奏欢快、具有浓郁军旅风格的士兵歌曲,自上世纪50年代末诞生以来,以其轻快活泼、富有自豪热烈的战斗情绪而成为一首家喻户晓的“流行歌曲”。

    然而,当许多歌者咏唱着歌中映衬钢枪的“红霞”时,却鲜知这片“红霞”来自大连海滨。1959年3月,从辽宁省北镇县入伍的只有小学文化的战士牛宝源,跟随部队来到大连海滨一个名叫黄龙尾的地方搞实弹射击训练。有一天傍晚,他在靶场看见一队戴着大红花的战士,扛着枪拿着靶牌,唱着《我是一个兵》,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在夕阳下……刹那间,这动人的图景引发了牛宝源的创作灵感,回到驻地的当晚,他就激动地提笔写下了“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胸前红花映彩霞/清脆的枪声满天飞”的四句小诗。

    牛宝源把作品寄往沈阳军区有关刊物后,不久被收进《部队文艺创作选》下发部队。1960年初,某部队业余词曲作者王永泉想结合军事训练写首歌,就想起了这本书里的这首小诗。于是,他就对小诗进行了改动,把第四句“清脆的枪声满天飞”改成了“愉快的歌声满天飞”。同时他又觉得这四句小诗太单薄,便又增写了后两段歌词。最后,他根据部队领导和战士们的意见,对增写部分又进行了删改,终于形成了现在的歌词:“歌声飞到北京去/毛主席听了心欢喜/夸咱们歌儿唱得好/夸咱们枪法数第一”,并在谱曲时增加了“咪索啦咪索”以及“一、二、三、四”等充分表现取得打靶优秀成绩的战士们自豪喜悦心情的语气词和口令声。1960年,由牛宝源作词、王永泉谱曲的《打靶归来》在全国业余歌曲创作比赛上荣获一等奖后,此歌在军内外广为传唱。

|<< << < 1 2 3 4 5 > >> >>|

(责任编辑:)
·上一篇:歌曲:边疆的泉水清又纯
·下一篇:国歌歌词修改与恢复的由来
·郭勇、赵静:一位记者的追梦历程――记“红军精神传承人”李崎
·特稿:一位记者的追梦历程――记“红军精神传承人”李崎
·潘麟之:新四军纪念馆铁军精神大讲堂九.一八专场成功开讲(组图)
·特稿:新四军纪念馆铁军精神大讲堂九.一八专场成功开讲(组图)
·特稿:革命后代武汉行 感受革命事迹 传承红色精神(组图)
·革命后代武汉行 感受革命事迹 传承红色精神(组图)
·革命后代武汉行 感受革命事迹 传承红色精神(组图)
·江山、赵朋洋、崔战路:革命后代武汉行 感受革命事迹 传承红色精神(组图)
·特稿:革命后代武汉行 感受革命事迹 传承红色精神(组图)
·闽西革命苏区精神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启示
中国红色旅游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特稿”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国红色旅游网所有,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被授权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红色旅游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或本网站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本网站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的内容或链接。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来信:js88@vip.sina.com
黄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深切缅怀
特稿: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深切缅怀
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王小霞: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特稿: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习仲勋
特稿: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周秉宜: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特稿:周恩来的家风同毛泽东保持一致(组图)
一幕悲壮,一个故事(图)
不忘历史教训,铭记烈士功勋——茅山老区革命英烈事
习仲勋会见原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
解放军厚葬名将张灵甫(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毛泽东称习仲勋:“你比诸葛亮还厉害”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到毛
毛主席“粗话”欣赏
习仲勋与儿子近平、远平
习仲勋生平年表
毛主席语录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纪念堂怀念老人家(组图)
特稿:首都各界隆重纪念毛主席诞辰116周年活动在京
9月9,李讷、毛新宇等来到毛主席纪念堂(组图)
特稿:李讷、张玉凤等毛主席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来
特稿:参加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集锦(组图)
特稿:华国锋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
特稿:华国锋年年到纪念堂瞻仰毛主席遗容(组图)
纪念毛主席诞辰114周年 原毛主席身边工作人员来到
特稿:毛远新出现在邵华遗体告别仪式上(图)
特稿:邵华遗体告别仪式(组图)
 
中 国 红 色 旅 游 网 版 权 所 有,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
建议使用分辩率1024*768浏览本站,16位以上颜色,IE5.5以上版本浏览器
冀ICP备05003408号
E-mail:js88@vip.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