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即中央革命根据地,它是在闽西、赣西南地方武装暴动的基础上,由毛泽东、朱德直接领导开辟的,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一块苏区,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毛泽东、朱德同志领导的红一方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起了最重要的作用。”
1930年3月,闽西苏维埃政府的成立,标志着闽西苏区正式形成;1931年4月,中央决定将闽西苏区划入中央苏区。关于闽西中央苏区的范围,现已得到正式确认的有永定、龙岩、上杭、长汀、连城、宁化、清流、明溪、武平、漳平等县。闽西中央苏区的面积有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110万左右,它的区域、人口都占整个中央苏区的2/5左右。闽西苏区除了在地域和隶属关系上属于中央苏区范畴外,在苏区的创建和斗争上,有着赣南苏区所不可比的东西。如:在长汀首先绘制了创建中央苏区的蓝图,随后闽西成为继井冈山之后中国共产党在南方所建立的较早而比较巩固的又一块在全国有影响的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苏区的后方基地和东南屏障; 1929年3月成立的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是红四军下井冈山以来,在赣南、闽西创建的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1929年12月召开的古田会议,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建军原则,成为我党军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苏维埃国家银行的基础来自闽西工农银行;中央苏区正规的红军学校来源于闽西红军学校;汀州的手工业、公营工业占了整个中央苏区的一半,被誉为“红色小上海”。闽西苏区在发展农业生产和工业、手工业方面,创造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大量的事实表明,闽西苏区是中央苏区的半壁江山和经济中心,在战略上十分重要。
闽西苏区精神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波澜壮阔的苏区革命斗争实践,是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而成的。
从朱德、毛泽东率领红军于1929年1月走下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到红一方面军1934年10月开始长征,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央苏区战斗了五年零九个月。在这一段血与火的战斗岁月里,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并致力于治国安邦、局部执政的具体实践。正是基于创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具体实践,中国共产党人由此开始形成一系列的优良传统与作风。作为从战争硝烟中孕育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苏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年代的凝聚与升华,成为了我们党一整套优良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苏区的党和人民培育形成了宝贵的苏区精神。苏区精神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这就是: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这些精神内涵,集中体现在广大红军指战员和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中,体现在苏区干部的好作风中。人民群众作为在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伟大革命的实践主体,也是创造和孕育伟大苏区精神的主体。在苏区精神之中,凝结着苏区人民对中国革命精神的独特贡献。
闽西中央苏区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党群众路线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闽西红色历史、苏区精神是深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宝贵资源。“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穿草鞋干革命,夜打火把访贫农”的民谣至今传颂。在闽西,毛泽东写下了《古田会议决议》《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才溪乡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初稿等光辉著作,成为群众路线理论的探索。
在推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倡导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就是要让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重温我们党在如火如荼的峥嵘岁月里,以艰苦卓绝的不懈奋斗所凝结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由此获得精神鼓舞和前行动力,不断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进而以忠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实际成效,来彰显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一、树立群众观点,为民造福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群众观点是党的根本观点。通过这次学习教育,让我更加深入了解党把群众路线作为其生命线和根本路线。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根本宗旨。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重要政治优势,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把党的群众路线摆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并且对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也有许多精辟的论述。
毛泽东同志曾经强调: 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制度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
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邓小平始终强调党的群众路线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有力保证,在任何情况下,群众路线都必须大大加强而绝不能削弱。他还说过: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组织工作中的根本问题,是党章中的根本问题,是需要在党内反复进行教育的。党必须密切联系群众和依靠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不能站在群众之上;每一个党员必须养成为人民服务、向群众负责、遇事同群众商量和同群众共甘苦的工作作风。在另一方面,它认为党的领导工作能否保持正确,决定于它能否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法。
江泽民一再强调:越是改革开放,越要重视党的群众路线,他说,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应该贯穿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之中。加强党的建设,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胡锦涛对党的群众路线重要性进行了阐述。胡锦涛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习近平作为党和国家的新一代领导人,承接了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党的群众路线重要性的认识,多次在不同场合下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和顽固性,必须经常抓、长期抓,特别是要建立健全促进党员、干部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
我们党执政最大的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最大危险就是脱离群众,群众路线永远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路线,它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作为一名基层党员领导干部,通过学习,把握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党的群众路线重要思想论述,要深刻领会各个时期党的群众路线蕴含的新思想、新要求,准确把握丰富内涵和精髓要义,努力学深吃透、融会贯通。在今后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实了解民意民需民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民造福。
二、树立为民观点,为民履职
在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民”是关键。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行动体现。毛泽东曾说:“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树立群众观点就是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者,是实现全面建设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奋斗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要尊重群众,心系群众,视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视群众需要为第一选择、视群众利益为第一责任,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发挥职能优势,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是要牢固树立党的宗旨。就是要继续发扬苏区干部一心为民的宗旨意识。苏区时期,我们党正是凭借着忠实践行一心为民的宗旨意识,和广大人民群众建立了血肉联系,由此形成了一道什么力量也无法打破的“真正的铜墙铁壁”。一心为民是党的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形势下我们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通过这一活动,使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密切联系群众,努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重铸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坚持一切为人民打算,矢志不渝为民履职、为民担责、为民造福。在我们党的史中领导干部为民的例子不胜枚举。《党的群众路线在闽西》读本中的《不符合工农利益就改》、《看病吃药也关心》、《革命者的责任》等毛泽东、周恩来等党的老一辈革命家坚持群众观点、为民情怀的故事,感人肺腑。毛泽东、周恩来等党的老一辈革命家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给我党树立光辉典范。在县委书记天若工作生活中鲜为人知的细节,折射出刘培善政委树立为民观点,坚持真理,为民履职的高尚情操,充分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本色和崇高道德修养。我读完这则故事,一种无比崇敬的心情油然而生,我被原县委书记田若正直无私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同时,刘培善政委等老一辈革命家给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践行群众路线树立了楷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