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击队歌》由歌到舞红遍全国
1937年底,著名作曲家贺绿汀随上海文艺界抗日救亡演剧一队巡回慰问演出,辗转南京武汉后,到达了山西临汾的八路军办事处。一路上,他通过与八路军和八路军演剧队的接触,对我军游击战术有了深刻理解和感受;对抗日军民战斗生活的亲身体验,激起了作曲家的创作热情。贺绿汀几经酝酿,终于在油灯下写就了这首内容充满战斗性而语言极富群众性的不朽之作:“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颗子弹消灭一个敌人/我们都是飞行军/哪怕那山高水又深……”
《游击队歌》歌词为两段,它以第一人称自述的形式,描绘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背景下栩栩如生的游击队生活,在自豪的乐观主义精神中表达了必胜的信心:“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送上前/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
1938年初,歌曲创作成功后,在洪洞县高庄召开的八路军总司令部高级将领会议的一次晚会上首唱,便受到朱德、刘伯承、贺龙等全场观众的赞扬和热烈欢迎。后来,贺绿汀又将此歌改编为混声四部合唱,并于1938年5月在刊物上发表,由此在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及大后方的抗日军民中得到广泛的流传。
《游击队歌》活跃动感的形象为舞蹈艺术提供了表演的基础,《游击队舞》也成为当时八路军宣传队中颇受欢迎的节目。全国解放后,这首歌一直得到人们的喜爱,它也多次被改编为器乐曲出现在各种音乐会上。1964年,《游击队舞》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再次登场,遂在全国又一次掀起了演唱和表演的热潮。
窑洞里诞生的《八路军进行曲》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当新世纪的我军年轻官兵唱起嘹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时,可曾想到,这首从《八路军进行曲》和《解放军进行曲》衍化而来的歌曲,从延安窑洞诞生那天算起,已走过了68年的风雨历程。1939年,在冼星海、光未然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的影响下,我军音乐工作者也陆续开始了大型合唱作品的创作。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的《八路军大合唱》,就是其中影响最为广泛的一首。
此前的1938年冬天,词作家公木(原名张松如)与作曲家郑律成同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文工团创作室工作。他们住在延安南门外山坳的一个窑洞里,同饮一个木桶打的水,同吃一副扁担挑的饭,也常常一起听宣传科长讲红军在井冈山开创革命根据地以及长征中的遵义会议和过雪山草地的故事。
1939年7月,郑律成为公木的诗歌《苛岚谣》和《子夜岗兵颂》谱曲后,公木很高兴,随即,他俩又决定创作一部《八路军大合唱》。公木用三四天时间写出了《八路军进行曲》、《八路军军歌》、《快乐的八路军》、《骑兵歌》、《炮兵歌》、《军民一家》、《八路军和新四军》七首歌词,再加上原来的《子夜岗兵颂》一共是八首,突出了一个“八”字。公木每写成一篇词,郑律成就拿去作曲。因为当时没有钢琴和风琴,他只能一边谱曲一边摇头晃脑地打着手势哼唱,有时还围着窑洞中一张白木楂桌子转悠。在当年八九月间,全曲终于创作完成。很快,《八路军大合唱》就在延安开始唱起来了。1939年冬,“鲁艺”音乐系将作品油印成册,并在杨家岭中共中央大礼堂由郑律成指挥进行了演出。不久,《八路军军歌》和《八路军进行曲》即正式刊登在由毛泽东、王稼祥、肖劲光、郭化若、肖向荣为编委的《八路军军政杂志》上。而这部我军首部重要的大合唱作品,也从延安迅速传遍各个抗日民主根据地。
《八路军进行曲》,为《八路军大合唱》套曲中的八首之冠。该套曲于1941年8月荣获毛泽东、周恩来捐助的“五四青年奖金委员会”颁布的“音乐类甲等奖”。1946年,这首见证了人民军队成长壮大的著名进行曲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7月25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决定,正式确定该歌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