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文摘——
耿仲琳 焦成毅
□引子
——陈铁健《论西路军》,总结西路军失败的教训:“第一,任务多变,且远远超出应有的限度”。“第二,战场主动权的丧失”。“第三,缺乏战场指挥上的机断专行”。“第四,对于蒋介石的轻信”。含沙射影,一股脑把责任推给党中央。其第四曰:对于蒋介石的轻信。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第三天,1936年12月27日,中央军委电告西路军称:“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前途甚佳”,这自然包括西路军的“前途甚佳”。在此以前,中央曾电示在南京的潘汉年转告蒋介石:西路军东进,并非增援西安,而是就粮困难。如蒋介石令马步芳停止进攻,让出凉州及其以西各城给西路军,使该军有粮可食,即停止东进。如果以为蒋介石是可以骗过的,那就太天真了。当西路军不断向中央告急,请求速派援兵时,正值与蒋介石的谈判进入拍板阶段,和平协议即将达成。任何不慎,都会给蒋介石以借口,破坏和谈,挑起内战。所以,对于救援西路军,中央左右为难,总想尽力争取通过谈判解决。等到西路军面临覆灭危险,中央除指示在西安的周恩来,强烈要求蒋介石令二马停止军事进攻外,于2月27日决定组成援西军,但规定援西军的行动以不影响和谈大局为限,不能西进过远。援西军开动时,又由周恩来告知蒋介石的谈判代表顾祝同,请其谅解并予以支持。然而,这是一厢情愿。顾祝同的答复很干脆:“对河西,中央去令不易生效。送钱可用飞机,但不能送服装”,一口回绝了周恩来的要求。因此,虽有援西军之组建与西进,却已无法挽救西路军的覆灭命运了。“事实证明,想通过谈判要蒋介石制约二马,保存西路军,是不现实的。这个论断,言简意赅,含蓄深刻!”摘自《历史研究》(1987年第2期)
——历史是如此“言简”乎?
——“含蓄深刻”在哪儿?
——“对蒋介石的轻信”,这是不是诽谤污蔑嘲笑毛主席党中央?
——是否狂妄无知?
一九三七年二月二十七日 中央军委主席团关于组织援西军问题致电彭德怀、任弼时。增援军以四军、三十一军、二十八军、三十二军及骑兵团组成。以刘伯承为司令员,张浩为政委、左权为参谋长、刘晓为政治部主任,“即日开镇原待命,准备附工兵连为先遣队,抢占靖远渡口并督造船只外,主力两个军限三号准备完毕,四号开始行动”。接令后,援西路军由淳河、三原地区出发,日夜兼程西进。
二月间 党中央代表周恩来委派马德涵先生并由张文彬、马宪民同志陪同去武威与马步青交谈,提出不要杀害红军被俘人员,要求释放扣押在武威的红军补俘人员。
三月四日 党中央致电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告已增援西军的消息。指示西路军陷于绝境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西路军的领导者没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一切困难,群众关系和战略战术上的错误,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要求西路军在政治上、军事上得到彻底转变。
同日周恩来电告中央“河西问题催顾速答”。(注:顾即顾祝同。)
三月十二日二十四时 军委主席团就西路军行动方针问题致电徐向前、陈昌浩,指示“必须立即采取特种方法达到保存一步之目的”或“打游击战争”。
三月上旬,党中央派出的援西军,在刘伯承、张浩同志的率领下,到达甘肃镇原、平凉地区,得悉西路军已失败,乃停止西进。
三月二十三日·凌晨 西路军左支队行至海巡堡以北分水岭的地方,仅有的一部电台和党中央取得联系。党中央电示左支队:“团结一致,保存力量,前进方向是新疆或蒙古,设法去新疆,并将派陈云和滕代远同志去迎接”。左支队立即开会,研究中央指示,决定往新疆行动,并电告中央。
三月二十七日 洛甫、毛泽东、朱德、张国焘致电周恩来并彭德怀、任弼时,指示为解救西路军危局与马步芳、马步青“讲和”,请二马停止对西路军之进攻,并让“以最快速度办妥”此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