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到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参观。作为一个邓小平家乡的年青人,我感到自豪;作为一名邓小平故居陈列馆的讲解员,能为大家服务,我感到非常荣幸。
邓小平故居陈列馆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距邓小平故居约500米,在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之际落成开馆,江泽民题写馆名。
陈列馆由上海现代集团邢同和大师担纲设计,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它以精炼简朴的建筑语言,在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中融入川东民居的建筑风格,交融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性变化的深刻内涵。
陈列馆座西向东,一字排开,三个青瓦坡形屋面,三叠三起,一起比一起高,最后耸立起一座丰碑,蕴寓着邓小平“三落三起”的传奇人生。
陈列馆背靠绵绵小山,面向广袤大地,绿树鲜花环绕,碧水倒影婆娑,既有广安的地域特色,又反映了壮丽的时代精神,与周围环境紧密结合,美仑美奂,风格十分独特。
陈列馆由序厅、三个陈列展厅、电影放映厅、珍藏陈列厅组成。陈列布展工作是根据中共中央关于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的通知精神,在中共四川省委的直接领导下,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协助下,在邓小平同志的亲属大力支持下进行的。陈列馆运用国际博物馆展示的成功理念,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先进展示手段,主题鲜明,特点突出,内容丰富,馆藏珍贵,设计新颖,庄重大方,是目前国内第一家以纪念邓小平为专题的博物馆。
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走进我们这个陈列馆,你首先进入的是序厅。序厅在整个陈列馆面积最大,占有突出位置。迎面映入你眼帘的是高达16米、宽10米的浮雕《峰》。《峰》的背景是天然花岗岩石材雕刻而成的巨型石浮雕,高山、大海、蓝天、白云,山峻、水阔、天高、云长,石浮雕的中间是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向我们走来为题的邓小平铜浮雕,形象生动、亲切自然。浮雕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袁运甫设计制作。序厅的两侧石墙上,镂空雕刻着两段撼人心魄的文字。右侧是邓小平的那句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左侧是中央文献研究室为陈列馆提供的邓小平一生丰功伟绩的准确概括: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为中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新中国诞生,立下赫赫战功。他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巩固和发展,进行艰辛探索。他为成功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建立不朽功勋。整个序厅大气磅礴,雄伟恢宏。
各位游客:
现在,你将随着我走进陈列展厅。我们的导言这样写道:
在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百年图强的史诗中,永远铭刻着他的名字。他为了中国家独立、统一、建设、改革事业,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富裕幸福,为了壮丽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七十多年。他的一生伟大辉煌,又富有传奇色彩。他属于中国,也影响着世界。
也许你是经过战火洗礼的老战士,也许你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也许你是风华正茂的青年,也许你是久居海外的同胞,也许你是对中国充满好奇的外国人……,走进这个陈列馆,让我们随着主人公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一同感受二十世纪的雄壮,领略一代伟人的风采。
三个陈列展厅共有六个单元的内容,我们将用大量的珍贵文物、文献、照片、影视资料和多媒体合成技术,其中有许多是第一次由我们陈列馆公开发表和展出,分别向大家展示邓小平不同历史时期的非凡历程。同时,为了使大家更多地了解邓小平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我们在竖板和横柜间还有一个色带,反映国内外大事。每一单元板上,都精选了邓小平自己的一段话,来概括这一时期他的非凡经历。现在,我们就开始进入展厅内容的参观。
第一部分 走出广安
一、意气风发的广安少年
四川广安,位于华蓥山下、渠江之畔。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1904年8月22日,邓小平出生在这里的协兴乡(今广安市协兴镇)牌坊村。在这里,他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的大部分时光。
邓小平的父亲邓绍昌,字文明,曾在成都法政学校读书,受到一些新式教育,参加过反洋教运动,当过广安县的团练局长。邓小平的母亲淡氏心地善良,勤俭持家。因邓小平的父亲常年在外谋事,邓小平受母亲影响很大。
邓小平原名邓先圣,是家中长子。1909年,5岁的邓小平在翰林院子读私塾。私塾先生认为他的名字“先圣”对孔圣人有欠恭敬,为其改名为邓希贤。从此,这个名字用了18年。1910年至1915年,邓小平进入位于协兴街上的北山小学堂读小学。1915年至1918年到广安县高等小学学习。1918年高小毕业后,邓小平考入广安县立中学校读中学。
当时,中国社会正处在大动荡、大变革中,内忧外患日益加剧。1900年,英、美、德、法、俄、日、意、奥等八国侵略军攻陷北京,中国面临着被瓜分、灭亡的危机。1911年,四川人民愤怒抗议清政府将川汉、粤汉铁路修筑权出卖给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的行径,保路运动爆发。1911年10月,孙中山领导的武昌起义爆发,全国响应,清政府统治被推翻,中华民国宣告成立。1919年,北京爆发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五四爱国运动。在这期间,广安的学生成立了广安学生爱国会,组织游行罢课。邓小平和同学们一道,参加了抵制日货、声援五四运动的活动。这对邓小平的人生轨迹产生了重大影响。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兴起留法勤工俭学的热潮。在同盟会员、革命家吴玉章的倡导下,重庆创办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1919年秋,邓小平考入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他和远房叔叔邓绍圣、同乡胡伦(胡明德)一道乘船从广安渠江东门口码头出发,到重庆求学。
1920年夏,邓小平从重庆朝天门码头沿长江东下出川,经上海赴法勤工俭学。
二、走上革命道路
1920年9月,邓小平和他的同学们从上海启程,乘坐法国“盎特莱蓬”号邮轮,于10月抵达法国马赛港,随后转赴巴黎。在华法教育会的帮助下,邓小平进入诺曼底的巴耶中学学习。因生活所迫,他只在学校学习了几个月,大部分时间是到工厂做工。1921年3月,邓小平因交不起学费,不得不放弃学业,离开巴耶中学。1921年4月至1926年1月,邓小平先后在法国的施奈德轧钢厂、哈金森橡胶厂、雷诺汽车厂作过轧钢工、制鞋工、钳工。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下,他和一批先进的中国留学生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1922年,邓小平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之部),1924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邓小平走上无产阶级职业革命家的道路。他担任过青年团旅欧之部的领导成员和中共党组织里昂区的特派员,还做过青年团机关刊物《赤光》杂志的编辑。邓小平白天做工,晚上刻蜡板,被称为“油印博士”。
1926年1月,邓小平和傅钟、邓绍圣等受党的指派,乘火车离法赴苏,先后在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山大学学习。邓小平在《来俄的志愿》中写道:“我来莫的时候,便已打定主意,更坚决地把我的身子交给我们的党,交给本阶级。”
三、投身国内革命洪流
1927年春,邓小平受党的派遣,途经蒙古,穿过沙漠,经宁夏到达西安,到冯玉祥国民军联军担任中山军事学校政治处处长兼政治教官,并任该校中共组织的书记。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公然背叛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冯玉祥下令将国民军联军中的共产党人“礼送出境”。
1927年6、7月间,邓小平转赴汉口,在中共中央机关工作。不久,汪精卫主政的武汉政府也公开反共,中国共产党的活动被迫转入地下。为了适应秘密工作环境,他改名邓小平。8月7日,他参加了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议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年底,邓小平随中共中央机关秘密迁往上海,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中从事地下工作。作为工作的掩护,邓小平当过杂货店老板和古董店老板。1928年至1929年,邓小平担任党中央秘书长。
第二部分 戎马生涯
一、红旗飘过左右江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了挽救革命,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1929年夏,邓小平化名邓斌,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前往广西,任中共广西前敌委员会书记,开始独立地领导一个地区的工作。时年25岁。他同张云逸等于12月发动百色起义,创建了红军第七军和右江根据地。1930年2月发动龙州起义,建立了红军第八军和左江根据地。邓小平任红七军、红八军政治委员和前敌委员会书记。在邓小平等人的领导下,红军很快发展到7000多人,红色区域扩展到20多个县,拥有100多万人口,成为中国当时较大的革命根据地之一。
由于党内“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影响,部队作战连连受挫,不得不转战七千里,到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同中央红军会合。邓小平对“左”的错误指挥提出过不同意见,但未被采纳。1931年2月,他受前委的委派,到上海向中央汇报工作,写了《七军工作报告》,详述了红七军的情况,总结了起义前后的经验教训。
二、从瑞金到延安
1931年夏,邓小平到达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先后担任中共瑞金县委书记、会昌中心县委书记、江西省委宣传部长。由于邓小平同毛泽覃、谢唯俊、古柏等执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反对“城市中心论”,反对“左”的土地分配政策,当时推行“左”倾路线的临时中央开展了反对邓、毛、谢、古的斗争,邓小平被当时党内“左”倾领导撤职,受到党内最后严重警告的处分。这是邓小平政治生涯中的第一次挫折。后来,邓小平负责主编红军总政治部出版的《红星》报。1934年10月,随中央红军从于都河南渡贡水,离开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年底任中央秘书长。1935年1月,邓小平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红一、四方面军会合后,邓小平担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宣传部长,后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