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地处平山县中部,滹沱河北岸,恰在平原与山区的交汇地带,俯可瞰华北平原,仰可瞻太行峰巅。沿滹沱河河岸大道即可直入平原,向后则可深入太行腹地,进能攻,退能守,交通便捷,利于机动。
当年的西柏坡村,依偎在一个马蹄状的山湾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河渠纵横,绿树成荫,村前是苇塘水车,开阔而肥沃的良田;村后是层叠的群山,山花溪水,松柏苍翠。
群英际会西柏坡
1947年3月,宁静的黄土高原上响起了炮声,胡宗南25万大军进犯我陕甘宁边区。3月18日黄昏,毛泽东、周恩来在炮火中从容吃过晚饭,在敌军距延安仅3公里时,坐上吉普车出了王家坪,撤离延安,踏上了诱敌深入、转战陕北的艰苦历程。
3月29日,在清涧县的一个小山村枣林沟,撤出延安的党中央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即著名的“枣林沟会议”,会议决定由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组成的中央前方委员会,率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继续留在陕北,指导全国的解放战争;刘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组成中央工作委员会,刘少奇为书记,前往晋西北或其他适当地点担负中央委托的工作;4月11日又决定由叶剑英、杨尚昆等组成中央后方工作委员会,统筹后方工作。
当时晋察冀根据地的总部设在河北省阜平县的城南庄,晋察冀中央局、晋察冀军区负责人聂荣臻、肖克、罗瑞卿等正在平山的封城村指挥正太战役。5月3日,刘少奇、朱德率中央工委来到这里,几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聂荣臻盛情挽留中央工委在晋察冀安营扎寨,经几番考察,太行山区的一个名为西柏坡的小村庄逐渐进入他们的视野。
西柏坡是太行山东麓、滹沱河北岸、一个长满翠柏的七八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她静静地依偎在一个向阳的马蹄状的山湾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背依连绵的太行山,面处华北大平原,幽静隐蔽,攻守自如。这一带村庄稠密,滩地肥美,稻麦两熟,被聂荣臻誉为“晋察冀的乌克兰”,且群众基地好,曾是著名的抗日模范县。得天独厚的条件使西柏坡这个秀丽而普通的小山村,最终成为“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毛主席旧居
1947年5月,刘少奇、朱德率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对外称“工校”或“劳大”,刘少奇任校长,朱德为校董,分别称胡校长、朱校董。
1947年11月,石家庄解放,晋察冀鲁豫解放区连成一片,西柏坡周边有了一较大安全环境,为了便于领导全国的解放战争,党中央决定中央前委、后委都向华北转移,与中央工委会合。
1948年3月23日,转战陕北一年零五天的毛泽东率中央机关在陕北吴堡县川口,告别陕北的父老乡亲,东渡黄河,于5月26日来到西柏坡,中共中央五大书记会合于此,开始了他们辉煌的事业,中国的命运由此而改写。
当时的中共中央大院,是一片古朴的冀西山区民居。低矮狭小,土坯垒就的农村房舍,参差的四合院落,素墙灰瓦,横屋厢房,屋角窗下,茂槐修竹,蓊蓊郁郁。大院自东往西,依次是周恩来、任弼时、毛泽东、刘少奇的住房,后院是朱德的住房,毛泽东住处的西邻便是军委作战室。
周恩来的小院距毛泽东的小院只有一步之遥,小院外边有一个大碾盘,每遇难以决断的重大问题,毛泽东便常来推碾,周恩来在另一边帮助。毛泽东和任弼时两个湖南老乡又成西柏坡的近邻。朱德那三间窑洞式建筑前有一个宽大的院子,他便常于晨风中习拳舞剑。毛泽东的小院里有一棵高大的楸树,楸树旁边有一个磨盘,五大书记常常在这里围坐,研究战略问题,谈笑间,布下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