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革命不朽的英烈,中华民族不死的灵魂。
湖南浏阳人。1927年初,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9月,随浏阳工农义勇队参加秋收起义,并随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参加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和反“会剿”作战。1928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9年春,随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排长、连长,红一军团第十二军34师营长、团长。1930年11月,率红34师第100团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作战,因为指挥果断,作战有功,被任命为红十二军第35师师长。随后,率部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二、三次反“围剿”作战,屡建战功。1932年3月,任红一军团第十五军45师师长。12月,任红二十一军军长。1933年,在第四次反“围剿”作战中,率部牵制国民党军几个师的兵力,保证了红一方面军主力取得黄陂、东陂两个战役的胜利,荣获中央军委特别嘉奖。同年7月,红二十一军与红七军改编为红三军团第5师,任师长。根据党中央指示,红三军团4师、5师和红五军团34师组成东方军,执行收复闽西连城、新泉苏区和开辟闽北新苏区的任务。率红5师从江西广昌头陂地区出发,向福建进军,入闽作战几个月,连战告捷。1933年10月,任红七军团军团长。率部参加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作战。1934年1月,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同年7月,红七军团奉命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任军团长兼抗日先遣队总指挥。1934年11月,率部进入闽浙赣苏区,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任第19师师长,奉令先行出击浙皖边,率部英勇作战,连连取胜。12月14日,在安徽太平县谭家桥战斗中,指挥部队同数倍于我之敌展开激战,不幸腹部中弹负重伤,辗转至泾县茂林,伤重不治,壮烈牺牲,年仅22岁。
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