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博生(1897-1933·1)
中国人民革命不朽的英烈,中华民族不死的灵魂。
河北省黄骅县人。193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14年到保定军官学校旁听并考入该校第六期。191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先在皖系、直系、奉系军队中供职,后投入冯玉祥部队。冯玉祥在国民军中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由共产党员刘伯坚担任政治部主任,因而深受共产党人的影响。1929年,派出心腹寻找共产党。1930年担任第26路军的参谋长,部队被调往江西剿共,再次派人到上海寻找共产党。26路军地下党组织关注到他的政治态度,主动与其联系,1931年9月吸收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1年11月14日晚,国民党第26路军参谋长赵博生、旅长董振堂和季振同等爱国将领,成功领导了中国苏维埃革命中一个最伟大的一万七千多名官兵参加暴动的宁都起义。起义成功后的宁都全城到处响彻着“解放”、“自由”的欢呼声,插在总指挥部屋顶和城门楼上的鲜艳红旗,在这个古城的上空迎风招展。1932年在配合红军一、三军团反“围剿”作战中,改任五军团副总指挥、第十三军军长。红五军团成立一周年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下令嘉奖赵博生,并授给他一枚红旗勋章。
1933年1月,蒋介石的主力第90师、27师和15师向金溪、南城一带苏区进犯,企图歼灭红军主力一、三军团。为保障红军主力于黄狮渡歼灭敌人,奉命率四个团在长员庙吸引和钳制三倍于已的国民党军队。1月8日,战斗开始后,战斗十分激烈,在距国民党军队百米远的地方,边指挥,边回击敌人,不幸头部中弹,当即倒地,壮烈牺牲,时年36岁。
毛泽东得知赵博生牺牲后非常痛惜,他说:“赵博生是坚决革命的同志”。1938年毛泽东在延安的凤凰山为宁都起义将士题词:“以赵博生等同志领导的宁都起义精神用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我们是战无不胜的!”
2009年9月10日,赵博生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