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星江(1905-1936)
中国人民革命不朽的英烈,中华民族不死的灵魂。
河南省唐河县毕店乡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唐河东部建立了第一个党的支部,并担任书记。后任鄂豫边特别委员会委员、南阳中心县县委书记。1930年11月30日,率领县赤卫队与红九军26师配合,攻克唐河县城,任红九军政治部主任。1934年1月,到江西瑞金参加了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并列席了中共六届五中全会。1935年任鄂豫边省委书记,在他的领导下鄂豫边的革命武装力量迅速发展壮大。
1936年的3月27日(农历三月初五),为坚决铲除疯狂残害当地人民群众的桐柏县保安队,率领30多名游击队员和唐河、桐柏、泌阳三县的党员群众100多人,扮作香客和赶会的民众奔赴桐柏县平氏镇西门外的孤峰山祖师庙庙会。庙会上反动保安队员们成群结队的挎着枪耀武扬威。游击队员和党员群众们每人带了一根木棍,并在脖子上系上了一条白毛巾,作为行动的标记,看似不经意的出现在这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的庙会上。战斗准备已全部就绪,他与队员们迅速打了一个招呼,随即向着保安队开了一枪,保安队长应声倒下。枪声一响,庙会上顿时大乱。游击队员们立即行动,党员群众也挥起木棒,直朝保安队员头上劈头盖脸地打去,整个庙会上都是“砰砰啪啪”的枪声和哭叫声。敌人也不知来了多少游击队,吓得躲在角落里朝天鸣枪壮胆。
这场短兵相接的战斗,彻底打垮了县保安队,游击队共夺得长短枪16支和部分粮食布匹等物资,迅速撤出庙会,向预定地点转移。次日,在转移途中,遭到一股国民党匪军的阻击。游击队员们向敌人进行英勇还击,边打边撤,终于冲出重围。在掩护转移的过程中,他头部被一颗子弹击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在张星江精神的鼓舞下,鄂豫边区游击队发展很快,到1938年就发展到3000多人,这支游击队后来改编为新四军第4支队第8团,成为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中的一支骨干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