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篇散文系作者于2024年8月28日赴江西省南昌市小平小道陈列馆参观后所撰写。
江西师范大学汪春翔教授告诉我,南昌有座小平小道陈列馆,近期成为网红打卡地,每天吸引许多人去参观。
小平小道陈列馆,听起来挺新鲜的。这是一座什么样的陈列馆呢?
图为小平小道陈列馆入口处
恰巧今年8月22日系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几天前中共中央在京举行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媒体为此作了大量报道。有鉴如此,我很想亲眼去看一看。
在江西省烈士纪念堂黄卫书记等人的引导下,我来到了这座颇具特色的陈列馆。该馆主持工作的副馆长孟欣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这座馆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县望城镇省庄村境内,原为新建县拖拉机配件厂厂址。当年被打成“党内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的邓小平同志,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期间,曾经在这里劳动和生活三年零四个月时间。2008年12月18日,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日子里,“小平小道”陈列馆隆重开馆。该馆建筑面积2134平方米,陈展面积1720平方米。如今有许多来自海内外的观众,不约而同地来到了这里,为的是追寻伟人邓小平的足迹。
图为作者与江西省烈士纪念堂黄卫书记(右二)和小平小道陈列馆部分工作人员合影
走入陈列馆,序厅正中间,有一尊邓小平行走姿态的铜雕塑,表情非常的亲切慈祥。雕塑后的背景墙用了署名为“毛毛”(邓榕)于1984年8月22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题目是《在江西的日子里》。这在全国众多的展览序厅中是不多见的,很有创新性。这个创意关键价值是有一段邓小平与小女儿毛毛在这张报纸上面的亲笔对话。毛毛写道:“老爷子 这是我和平平送你的生日礼物,请阅。毛毛 8月22日”其中,“平平”是她的丈夫贺平。在这段话上,邓小平用红笔在“老爷子”处划了一个圈,并在下方写了6个字:“看了,写的真实”。1984年8月22日,时年时月时日是邓小平80岁生日。那一天,人民日报发了毛毛写的这篇文章,毛毛、平平夫妇俩将当天的这篇报纸文章,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父亲邓小平阅示。
图为小平小道陈列馆序厅内邓小平雕像和用人民日报文章作背景墙
为了不破坏原有厂址,这座展览馆新建在厂门口之外。整个厂区被原样原貌地保存了下来。最为明显的是厂门口的墙壁上,依稀可见“抓革命、促生产”“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提高警惕、保卫祖国”“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等“文革特定语言”字迹,把人们带入那个不寻常的年代。
图为新建县拖拉机配件厂被完整保留的原厂大门和车间
整个展览区域共分成“小平小道”纪念馆区、革命史迹浏览区、“小平铜像”、“邓小平劳动车间”、“艰难岁月展厅”、“车辆陈列展厅”、“小平会场”、“休闲广场”等,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从路边竖起的导览牌上清楚地看到,“小平小道”纪念馆区内有“小平小道”“邓小平休息室”“金工车间”“钣锻车间”“翻砂车间”“厂食堂”、“临时展厅”“多功能厅”“VR体验厅”“邓林摄影展”等。
图为该厂区内的展览导示牌
我们沿着那条已经有些下沉不平坦,甚至有点微微开裂的厂区水泥路面走进厂区。已经褪了色的白底红色的小小的“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牌子挂在水泥门垛上,与周围墙壁上出现的高调“文革语言”相比显得很低调。厂区水泥大道两侧排列着红色大瓦的厂房,距离厂门不远处立有一块说明牌,上书写着“邓小平旧居与劳动车间简介”,主要有:“邓小平劳动车间为原江西拖拉机修造厂的一间机修车间,建于60年代。邓小平同志在新建县劳动期间,在该车间从事钳工工作。”
图为该厂门口的水泥门垛上悬挂着“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的牌子
图为该厂区内竖立的“邓小平旧居与劳动车间简介”牌
走进宽阔的车间里,复原陈列再现了修理厂机修车间的原样。最引入注目的是,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当年在这里劳动的工作台。在标有“邓小平工作台”的地方,看见了一台老虎钳、一把钢锯、一把锉刀等劳动工具。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性。16岁的邓小平曾经在法国小城巴耶勤工俭学时当过钳工,时年65岁的邓小平又在这里重操旧业,当了3年多的钳工。想不到当年曾经率部千里挺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政委、淮海战役指挥千军万马的五人总前委书记、中国共产党总书记的邓小平,曾经在这个小小的车间里,在这个小小的钳工桌台前,手持这把小小的钢锯,在这里挥汗如雨地劳动过……在距离“邓小平工作台”大约6米的地方,是邓小平夫人“卓琳工作台”,台面上放置着电机绕线盘等设施和工具,告知观众这里是邓夫人当年劳动的场所。突然间,我想到了什么叫“大智若愚”,什么叫“大丈夫能屈能伸”,什么叫经得起“历史的磨难与考验”……三落三起者,伟人邓小平也。
图为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的金工车间
图为邓小平当年在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金工车间工作台
图为卓琳当年在江西省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金工车间工作台
据讲解员介绍,当年,工厂的工人们自发地给邓小平修了一条往返于他的居所南昌陆军学院“将军楼”与车间的小道,当地人们亲切地称为“小平小道”。2002年5月,“小平小道”初步修复,恢复了当年的原貌。2007年11月,新建县启动“小平小道”纪念馆改扩建后,小平小道陆续对外开放,许多人慕名前来观看体验,发出阵阵感慨与感动。2008年12月在新馆落成之际,邓小平夫人卓琳发来贺信感谢江西人民,同时盛赞“小平小道是一条通往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
图为作者在小平小道上合影
是啊,小平小道与康庄大道之间,似乎有一种自然而又必然地联系。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当年在这条小道上实事求是地看到了中国的民情、社情和国情,他老人家当时一定在这条小道行走的过程中,反复思考着改变中国的现状、改革开放和未来发展?
南昌有条小平小道,那是条红色土路弯弯曲曲,虽朴实无华但路边芳草茵茵,还多少有点高低不平。这里有伟人留下的诸多足迹,更有领袖人物当年对中国命运的思考。如今我也来走走这条小平小道,赞叹他博大睿智的宽广胸襟,学习他在磨难之中仍保持乐观豁达,感悟他作为真正共产党员的精神风骨,崇尚他有信仰有等待的“打不倒”人格……
(作者简介:朱成山,常州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江苏省中国近现代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研究馆员;配图为南昌小平小道陈列馆提供)
|